钛合金紧固件的氢脆!

GAF2021 全球螺丝君技术大会

暨高端紧固件“智”造、应用工程博览会

5月12-16日,即将开幕!立即登记免费领票

氢渗入金属材料后,会导致金属损伤,使金属零件在低于材料屈服极限的应力作用下发生脆性断裂失效,这种现象就称为“氢脆”。

金属氢脆,表现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延迟断裂;另一类是材料性能变坏、变脆。

合金钢氢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前者,而钛合金氢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后者。

01

钛合金氢脆的机理

合金钢发生氢脆断裂的机理是:当一定量的氢渗入合金钢材料后,以游离态氢原子、氢离子等形态在材料中游离,从低应力区向高应力区聚集,向材料中的气孔、夹杂、微裂纹等缺陷处聚集,互相结合形成氢分子,从而使氢的压力增大。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材料的微裂纹就会扩大、延伸,以释放压力,而氢分子则以氢气的形式逸出材料。

在拉应力作用下,游离氢继续向新扩展的微裂纹聚集、增压,使其继续扩展,最后演变成更大的裂纹。反复聚集,裂纹反复扩展、增大、延伸,最终导致材料断裂。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延迟断裂”。

钛合金的氢脆的机理与特点不同于合金钢,钛合金中的氢不能以分子形态渗入钛基体,而是与钛合金表面接触后,首先发生表面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活性吸附),氢分子离解出氢原子,氢原子便以极快的速度向钛合金基体内部扩散。

当吸氢量超过其最大溶解度时,扩散到钛中的氢原子就会以固溶状态或氢化物形式存在。氢原子在钛合金中扩散后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而是有一定的“偏聚”。

与合金钢类似,材料的缺陷(如位错、晶界、沉淀相或夹杂物与基体相界面、气孔、微裂纹等)是氢喜欢聚集的地方,往往也是氢脆的断裂源。

02

钛合金氢脆的分类

第一类氢脆的典型形式就是氢化物氢脆。含氢的α钛发生冷却或者含氢的β钛共析分解时,都会析出新的化合物氢化钛(TiH)。

氢化钛是一种稳定的脆性物质,它与基体晶粒之间的结合力相对较弱,二者的弹性、塑性差异较大,受到应力后的应变不协调,基体晶粒与氢化钛晶粒之间的界面就会产生微裂纹,这种裂纹一般沿晶间迅速扩展、扩大,最终导致材料断裂。

第二类氢脆与变形速度有关,氢脆敏感性随变形速度的增加而下降。氢脆的裂纹源是在应力和氢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其中有些是可逆的,有些是不可逆的。可逆性氢脆存在于(α+β)钛合金中,是一种复杂的氢脆现象。

当(α+β)钛合金的溶氢量未超过极限溶解度时,氢处于固溶状态,在此状态下材料进行低速变形,而后卸载、静止,再进行高速拉伸,材料的塑性可以得以恢复。但是对材料再进行连续缓慢加载,或者持续施加静载荷,延续一段时间后,材料就会发生突然断裂(亦即“延迟断裂”)。

如果对断裂重新进行常规的性能试验,会发现材料仍具有正常的塑性和瞬时强度,这种现象在钛合金紧固件中很少见。

03

钛合金紧固件氢的来源

  • 钛合金在冶炼过程中,海绵钛中的氢、含氢化合物以及冶炼、浇铸等过程都会带入氢或氢气氛,这是氢进入钛合金的主要渠道。

  • 钛合金紧固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接触到含氢介质,包括水气、脱模润滑剂、冷却液等,都会使氢附到零件表面,进而渗入材料内部。

  • 钛合金紧固件在热处理过程中接触了含氢或含水的气氛或淬火介质。

  • 钛合金紧固件在除油、酸洗、阳极氧化加工等过程中接触了含氢介质,其中酸洗对于氢脆敏感的高强度钛合金来说,吸氢效果更为显著。

一般将以上除第1项之外的其余3项统称为“氢污染”。

04

钛合金紧固件的氢脆检测

从钛合金氢脆机理的分析可知,钛合金的氢脆主要取决于它吸氢的多少,或者说他的氢含量。因此检测钛合金的氢含量就是判定钛合金紧同件是否会发生氢脆的主要方法。

目前,国内及国外的钛合金紧固件标准一般将含氢量控制在125ppm以内,基本能够确保各类钛合金螺栓的氢脆安全性。

至于螺母、垫圈、环槽铆钉(钉杆)等产品,只要在安装时不发生大变形,其氢含量指标可参考螺栓标准,取小于或等于125ppm即可;而对于安装时需要大变形的普通铆钉、螺纹空心铆钉等产品,可考虑加严控制,取小于或等于85ppm。

钛合金氢含量的检测方法很多,但目前只能按照相应紧同件产品标准规定的方法,采用真空熔化法或者真空提取法。

具体操作是:在规定的特定部位取样,碾碎成粉末后,放入密闭的坩埚容器中高温加热到2000℃左右,使材料中的氢全部析出,然后用标准物质比对确定氢含量。

在进行紧固件氢含量检测时,要注意:
  • 为了保证所测氢含量的准确性,制备的试样一定要保持清洁,清除紧固件表面所有异物,包括润滑层。润滑层中一般都含有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而这些物质基本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常温下这些碳氢化合物不会分解,而在2000℃的高温环境中,碳氢化合物就会分解而析出氢,这就大大加氢的实测值,而这个实测值根本不能反映紧固件材料的实际氢含量。

  • 钛合金紧固件氢含量的检测样本取1件即可。多年的经验表明,在同一检查批中,各个样件的检查结果误差大致在1ppm左右,非常一致。

05

钛合金紧固件的氢脆预防

根据钛合金紧固件的氢脆机理,预防钛合金紧固件氢脆断裂的技术措施,应该是严格控制紧固件材料中的氢含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氢含量

紧固件中的氢主要源于原材料的冶炼,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氢含量。材料在入厂复验时,不能只进行机械性能检验,还必须进行氢含量的复验,以保证用于生产的钛合金材料氢含量符合相应材料标准的规定,生产出的紧固件才有可能符合产品的氢含量要求。

  • 控制紧固件制造过程中和使用状态下的氢污染

紧固件的制造加工往往需要拉拔、挤压、镦锻、螺纹成形等压力加工工艺,需要热处理、清洗、表面阳极氧化处理等热、表加工。

在这些加工过程中,零件半成品不可避免地会与润滑剂、脱模剂等酸类物质接触,造成零件表面氢污染,进而发生氢渗入。为了预防紧固件的氢脆,在这些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氢污染。

例如,尽量避免或减少金属材料与空气的直接接触,经过压力加工后的坯件应尽快清洗干净,清除紧固件表面污物时尽量不用酸洗工艺,尤其是不能采用浓酸洗。

为了避免钛合金紧固件在贮存、运输、工作环境下发生氢污染,一般都需要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使零件表形成一层氧化膜,使其与空气物理隔离,氧化层有蓝色、金黄色、灰褐色等多种。

  • 钛合金紧固件出厂前,必须进行氢含量检测。对于经过固溶、时效热处理,强度较高的钛合金紧固件尤为重要。

(0)

相关推荐

  • SPC在航空航天紧固件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本文简述公司在航空航天紧固件制造过程中,对关键控制点运用统计技术SPC对过程进行监控. 重点描述了SPC实施的流程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统计过程控制 1.1 统计过程控制定义 SPC是 ...

  • 2000元/kg,微细球形3D打印钛粉,射频等离子体短流程制备

    △415家展商,3D打印+粉末冶金+硬质合金+先进陶瓷,工业应用碰撞 南极熊导读:利用射频等离子体实现段流程制备工艺,在最新第四代设备,细粉率可以在99%以上,平均力度在21个微米,压含量小于0.1% ...

  • 紧固件氢脆试验的检测及预防方案

    紧固件氢脆试验,对于紧固件性能尤其是高强度螺栓的性能检测,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桥梁,航空以及汽车领域在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高强度螺栓氢脆的检测需求同样变得越来越旺盛.本次我们来分析一 ...

  • 产品结构设计中怎样减少紧固件的数量和种类

    紧固件,用于联接和紧固零部件的元件,分标准紧固件和非标紧固件(定制件),选用时,基于互换性和成本考虑,应优先选用标准件,因为标准件的成本比定制非标件低得多,同时因标准件是相当成熟的产品,整体质量上也比 ...

  • 西工大《Mater Des》:TA15钛合金热加工过程的应变局部化

    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优良的特征,已在航空航天.造船.核反应堆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性能和轻量化零件的需求激发了很多关于钛合金的研究,且研究重点已从组件形状逐步转移到性能控制上 ...

  • 紧固件金相制样开裂,你遇到过吗,如果处理?

    版权信息 作者:陆柯杰,张玉焕 单位: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来源:<金属加工(热加工)>杂志 高强度紧固件需要经过热处理达到性能要求,通常使用网带炉进行热处理,作为质量控制,淬 ...

  • 课堂 | 钛合金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应用技术

    来源: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向下滑动查看后68页 END

  • 铝合金车身常用的紧固件分类汇总

    铝合金车身常用的紧固件按材质种类可分为钢制和 铝制标准件两种.按与车身连接形式可分为机械连接类和焊接类两种. 机械连接类 1 自穿式  自穿式螺栓或螺母又称自冲铆螺栓或螺母,其中自穿式标准件是通过端部 ...

  • 全球与中国钛合金粉末市场投资前景及发展战略预测报告2021年版

    2020年,全球钛合金粉末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xx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xx%.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钛合金粉末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 ...

  • 金属氢脆原因及去氢脆方法

    在任何电镀溶液中,由于水分子的离解,总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数量的氢离子.因此,电镀过程中,在阴极析出金属(主反应)的同时,伴有氢气的析出(副反应).析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氢脆.氢脆是表面处 ...

  • BEAMIT开发3D打印轻质钛合金Ti6242工艺

    导读:由于理想的强度和重量特性,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对高温钛合金的需求正在增加.然而,工程重量比.复杂的结构.工作温度以及钛零件的发展速度对传统制造工艺提出了挑战.因此,增材制造技术成了制造商突破这一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