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大部分中国人都陷入到这三个“循环”当中,世代活得痛苦

你,幸福吗?

在没有钱的时候,社会学家跟我们说:只要经济发展起来了,那么社会的幸福度就会整体得到上升。

可当社会得到发展,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之后,心理学家跟我们说:社会发展过快,会让大多人都走向焦虑和抑郁。

对于这些所谓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言论,有人便提出了质疑,你们怎么说都有道理,而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这世上大部分人都认为幸福等于金钱权力;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幸福等于车子房子。可是,这真的能代表幸福吗?

很可笑的是,在我们这代人当完房奴和车奴之后,我们便跟自己的孩子们说,以后结婚生子,也是要有车有房才行的。

于是乎,每代人都活得疲累,每代人都为了房子车子而痛苦一生,哪怕连消费自由都没有。

这,还有意义吗?

白岩松有言:“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原本你可以不用买车,可你看到别人有车了,你就去追求;原本你可以不用买高额的奢侈品,可你看到别人买了,自己也硬着头皮去买,生怕买不到就失去了面子。

于是乎,大多中国人都陷入到这三个“循环”当中,世代活得痛苦。

过分快,是当代人致命的缺点

白岩松有言:“一群人急匆匆的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这个社会经济上去了,物质水平也提高了,可它却给人传达出了这么一个信息,那就是每个人都要活得“快”。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快”是一切祸乱的根源。虽然强调“快”没有错,可过分强调“快”,人就会越来越悲哀。

当人还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求快,要求分数高就好,什么做人的品德都不作要求。到最后,这些孩子就成了“分数加工品”,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

当人到了社会找工作的时候,我们要求快,要求一进职场就得高薪。这就害得大多人都眼高手低,一直处在失业的边缘。

当人想要结婚的时候,我们要求快,要求感情越快越好。到了最后,这些所谓的爱情就像是砒霜,将大多人都毒得只剩下麻木不仁。

总之,现在大多人活得不幸福,活得痛苦,哪怕是他们的后代也痛苦,这不是他们没饭吃造成的,而是他们过分要求“快”所造成的。

快,可以说是现代人的致命缺点。

内心早已干涸,可我们却特别无知

白岩松有言:“我们的口号是“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往往是“活到老,挣到老”,赚钱永远没够。中国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忙”,忙就是“心亡”。”

在整个世界里面,其实我们中国人是特别强调修心的。不论是从中医的角度,还是从生活的角度,内心都是一个人能否长久下去的根源。

在以前,我们的心还是很踏实的,认为自己今天赚了几百块,能够养家糊口了,那就心满意足了。

可在如今,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仿佛发生了改变。每个人都认为,今天赚了好几百,还是不够;今天赚了上千块,还是觉得少。

就这样,在快节奏的时代中,每个人都活得愈发焦虑,愈发贪婪。

而正是因为人过分贪婪,所以才导致了我们的内心,早已处于“干涸”的边缘了。

为何现在有那么多人会得抑郁症,那么多人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

不因为别的,只因为我们过分让心“忙碌”,从而让它趋于“亡”的边缘,影响了人整体的生活质量。

房子车子事业,永远是人头上的大山

白岩松有言:“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做人过“快”,内心过分“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很遗憾的是,那是我们大多人的追求,也是这个社会较为扭曲的一面——房子车子职业。

大多人都认为,这三者不是很正常吗?

如果按照它们的社会属性来划分,其实它们都是日常的事物,平常得不能再平常。

可是,它们如今却跟人之成功,人之家庭,人之婚姻,人之爱情,人之生存扯在一起,这就不正常了。

70后,他们为了孩子和家庭背负房贷和车贷,只愿90后和00后的孩子们能够过得安稳一点。

80后,他们虽然进入职场多年,可如今却还在996中挣扎着,车贷和房贷根本还不起,连养家糊口都成问题,还得时时刻刻提防“猝死”的风险。

90后或者00后,这些70后的儿女们,他们自己也认识到,父母那一代人所背负的车贷和房贷已经过去了,而自己所背负的车贷和房贷即将到来。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如今连结婚都结不起了,一毕业就失业了。所以,他们变得低欲望,变得不想结婚生子,宁可断绝后代,也不想下一代人来受罪。

这是当下社会的循环。90后和00后的思想,看似很极端,可实际上,却是社会和时代的反映,也是不可改变的现实。

只能说,幸不幸福,这要看自己的选择了。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