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进士—刘达

刘达,生卒年不详,字未斋,河南卫辉府浚县人。明崇祯十年(1637),登丁丑科同进士第149名(刘同升榜)。入清,知陕西南郑县。擢监察御史,巡视京通二仓、河东盐政,所在厘奸剔弊。寻掌京畿道。转山东东昌道副使,创均徭法,东省称便。官至兵部左侍郎,予告归里卒。康熙十六年(1677),祀乡贤。

(0)

相关推荐

  • “浚县”五两腰锭

    清代河南"浚县"五两腰锭,重169.5克,原色包浆,保存较佳

  • 浚县进士—张施大

    张施大,生卒年不详,河南卫辉府浚县张洼村人.顺治十二年(1655),登乙未科同进士第245名(史大成榜).十四年(1657),授山西山阴令.丁母艰.再补广西柳城令,柳邑猺獞杂处,互相仇杀.施大集村老, ...

  • 浚县的世界文化遗产永济渠上有段惊心动魄的“十八里溜”

    河南省北部有个浚县,浚县有条河,一头在春秋卫地,一头在天津卫,因而被称为卫河,也曾被叫做白沟.清水.屯氏河.御河.永济渠等.是中国隋唐大运河永济渠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她于2014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 ...

  • 浚县456个行政村村名的来历(之五):小河镇(62个村)

    本文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文化珍藏> 丛书主编马金章授权发布 小河镇 小河镇政府 1.小 河    据传,该村原名顺河集,位于今集东0.5公里处,以南临卫河而取名.后因卫河决口,村被冲 ...

  • 浚县大伾山,八丈大佛七丈楼

    浚县是河南省鹤壁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大家都知道天地之中河南历史沉淀多,浚县就是其中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大家也知道中原大地上一马平川山丘少,但在浚县县城里却有两座相望而立的小山峰,一座叫大伾山, ...

  • 浚县古城:一城阅遍千年

    浚县商代称黎,西汉初年置黎阳县,明初改称浚县至今,是国务院第三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史料记载,汉时黎阳古城在大伾山东北方向约15里,距今2200多年,现在的 ...

  • 浚县大明古城墙、大清朝的翰林院后花园

          中国古城都是一个方盒子,曾经的浚县城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方盒子,城门.角楼.瓮城.护城河.石桥,池塘,缺一不可. 清代南城墙遗址 明代南城墙遗址 南门外石桥,沿着这条路直走,过卫校,还有一座 ...

  • 黎阳古县治,浚县旧县衙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城市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金字招牌,从1982年开始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到现在,一共有137座城市被评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南省一共有8 ...

  • 浚县历史上的境域面积有多大?有2个镇很难保住,就剩下7个乡镇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安阳市东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浚县历史文化灿烂,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卫河.淇河.大运河. 浚县古城 浚县西城门 卫河蜿蜒纵 ...

  • 河南浚县:陇西尹公石塔和开元经幢

    河南浚县城郊浮丘山顶的碧霞宫内,有两座搬迁来的石质古建,陇西尹公石塔和唐开元经幢 [陇西尹公石塔和经幢] 陇西尹公石塔高度有四米多,方形塔身,下部是须弥座,上部是层层密檐,中部塔身正面和背面都雕刻有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