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黎明静悄悄
这是一个高速公路的卡口。天上的星星稀少,只有漆黑的夜,月牙早已落到了地球的另一边休息去了。
天好像快要亮了。
寒风中,四个身影高低错落,立在高速公路来往的两股车道旁。她们穿着护衣,穿着头套,那不是保暖的护衣和头套。是专业的隔离服,薄如一张A4纸。只见她们不停地跺着脚,几乎没有车辆,只有呼呼的寒风在考验她们的意志。只有天上的星星好奇地眨着眼睛,看着这几个奇怪的人。
偶尔有几辆车子从远方过来,远光灯像两把尖锐的利剑由远及近,直刺过来。此时,这四个原地跺脚的人,立即警觉起来,严肃的站稳,丝纹不动。迎接两把利剑的刺来,示意停车,请打开窗户,上去为司乘人员测量体温。
然后,车子缓缓启动。突然车窗里一个人探出头来,大声喊道:谢谢你们,辛苦了!风很大,也很冷,不知是风吹得,还是刚刚过去车子掀起的沙尘。立在那里的几个人,眼角闪出晶莹的泪花。
天依然很冷,因为,黎明快要来临。这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刻,也是最安静的时刻,也是朝阳正在酝酿升起的时刻。太阳就要升起,阳光一会就会洒满大地,温暖马上就会弥漫人间。
那四个高低错落的影子,又在原地立着。她们注视着前方,等待着过往的车辆。她们有时也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心里充满希望地看着东方即将发白的天际。
医院的重症病房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刚刚为发热病人们忙碌一夜后的医生,静静地坐在那里写病历,护士们在静静地整理药剂。没有一点声音,只偶尔有医生翻阅病历的纸张声,和护士在柜台上取药的声音,更显出病房的安静。
患者们已经睡着了。在极度的安静中,护理人员和医生却在反复观察患者的病历记录,分析研判病情。但我知道,在医务人员心理,却有着怎样的波澜。要准确拿出治疗方案,要精确判断病情。不然就会误判,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外面已经有些发白,但他们没有一点睡意,他们已经习惯于此。越是过了时间点,她们越是没有睡意,因为按职业习惯他(她)们从来没有按正常的生物钟休息过。但毕竟黎明就要到来,他们可以换班,可以休息一会了。
凌晨接到紧急电话,某村有个从外地回来的人员。疾控中心的人员立马穿上防护服,往该人员家里赶。大家谁都不说话,车里寂静得很,尽管车子的声音有些吵。可她们却觉得特别的静,因为她们已经习惯于在这个时候去检测。在黎明时分,最冷的时候,她们迎着朝阳,即将到来的朝阳向前奔去。
留观酒店里,留观人员正在酣睡。楼下的护士们就靠楼梯的地方穿着防护服。坐在一张木椅上,等待着再次给留观人员测量体温。她们不能脱下衣服,也不敢喝水,甚至不敢随意走动,更不愿去大厅别的地方碰一下。
大厅的灯已经关闭,只有几盏小角灯在散发着橘黄色的光。一切都那样安详,护士们看着从外面的射进来的光,她们站起来,立在原地,轻轻地提了几下膝,活动一下僵硬的关节。准备一下工具,准备为楼上的人员再次检查。
天总算亮了,东方一片金黄色的霞光。车辆越来越多,鸟也开始啼鸣,几颗稀疏的星星终于隐去,大地一片光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