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史话番外篇五:一个亡国君的选择与无奈,其结局还算差强人意
相关推荐
-
南宫长万为什么说鲁庄公最适合当国君?原因是什么
南宫长万说鲁庄公最适合当国君,鲁庄公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地人. 鲁庄公刚继位,就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齐襄公要强行吞并纪国,而纪国又是鲁国盟国,是鲁庄公姑父纪侯之国.公元前691年,纪侯之弟被迫携带酅邑( ...
-
【转】齐、鲁文化特色比较
王志民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齐鲁文化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齐鲁文化的元典阶段经历了千余年漫长的发展过程,那个阶段,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制度 ...
-
桓公五年(13):冬,淳于公如曹(二)
--- 01 --- 原文:冬,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 --- 02 --- 上文我们说到,州公抛下国都跑到了曹国,原因是杞国要灭州国.那杞国为什么要灭州国呢?这事要从杞国人第一 ...
-
长勺之战与一鼓作气
长勺之战与一鼓作气 长勺(shuo)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 ...
-
中原多国混战,楚国失势,晋国霸业再起 | 春秋史话连载13
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精编经典中国通史之<春秋史话>连载13,欢迎收看.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的形势已经形成并长期持续着.东方诸侯国基本上属于晋国的阵营,鲁国对晋国的关系是稳定的,这与经常受 ...
-
桓公五年(14):冬,淳于公如曹(三)
--- 01 --- 原文:冬,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 --- 02 --- 上文说到,州国的国君州公,因都城在淳于城,也称为淳于公,国家被杞国入侵,他自我掂量了一下,发现灭国的 ...
-
诸侯史话番外篇四:数次见于史书的小国,出了一对针锋相对的母子
鲁桓公与齐文姜的一场大婚,不仅是鲁.齐两家之间的大事,在当时也一定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所以在下花了两篇文章的篇幅去讲述这段故事,来表达对此事的关切.虽然,从讲述的过程中咱们可以看出,这场大婚存在着种种的 ...
-
诸侯史话番外篇六:《竹书》中奇怪的2个字,以及1个重生的国家
上一次,"闲叙"带着各位又来到了晋国,看了一场几乎没有什么硝烟,却仍然使得一位晋侯离世的"嫡庶之争"第6次交锋.在这场交锋中,无论是被害的晋小子侯,还是赶来讨逆 ...
-
诸侯史话番外篇三:不知名的小国一战成名,他留下的成语你也用过
隐公十一年,不仅对鲁隐公(或者说鲁国)来说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对于郑庄公而言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一年的郑庄公实在是太忙太忙了:从夏初开始,他先是跟鲁侯会面谋伐许之事,接着便开启了真正的伐许 ...
-
诸侯史话番外篇二:一则不太常用的成语,竟源于聚会上的一场争斗
经历了隐公十年一系列的诸侯国大会战以后,在下讲故事的进程也推进到了鲁隐公姬息在位(或者说在世)的最后一年.只不过,姬息的离世要发生于该年的年底,咱们才刚刚进入隐公十一年,暂时还不需要开启如此沉重的话题 ...
-
诸侯史话番外篇七:鲁国的2个意外访客,看他们带来了怎样的讯息
"焚咸丘"三个字是<春秋>记载的,关于鲁桓公七年唯二的两件事之一.正如咱们上篇文章分析的那样,所谓"焚咸丘"不应该是杜预理解的那样(即鲁桓公在咸丘进 ...
-
诸侯史话番外篇八:黄国抗楚看似螳臂当车,实则是身世很牛的古国
前两次的"史话"故事,在下又带各位从中原一带来到了南方,看了看楚国与随国的第二次较量.虽然,楚熊通凭借着"速杞之战"的一场大胜只换来了两国的和谈,看似没讨到什么 ...
-
诸侯史话番外篇一:周公的一支后人世代耿直,却因此惹上了大麻烦
今天的文章,大家一看到标题应该就能想到,这又将是一个新系列作品的开始.之所以鄙人在众多"诸侯国史话"之外又开设番外篇,是因为比较重要的这些诸侯国确实已经有各自的"史话&q ...
-
诸侯史话番外篇九:1群知恩图报的人,等了500余年才重归王化
周朝南部,一场热热闹闹的四国混战于桓王十七年的夏季,在鄾国境内打响了.楚国通过与巴国的紧密配合,以及精妙的诈败夹击战术,一阵击退了邓国大军,又吞下了鄾国的土地,成为这场战役最大的赢家.按说此次的大战已 ...
-
四柱预测学番外篇(三)黄道吉日的选择
春节过了初五,大家开工的开工,开业的开业.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惯例,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所以开年开工开业选择黄道吉日也是一种民俗,也是各位老板们的刚需,今天咱们今天就讲述一下怎么选择黄道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