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第380章)

这日,是758年二月初五,天气格外晴朗。时当早春,弱柳依依,春草泛绿,晓风已无寒意。

这日清晨,文武百官来到大明宫外,银烛成行,仪卫俨然。各国使臣也都肃然列队,等候朝拜大唐天子,再睹大唐国威。

卯初二刻(早晨五点半),大明宫的丹凤门缓缓开启,内侍提着灯笼,引导文武百官进入含元殿,依班站立,恭候圣驾。

卯正时分(六点),李亨在仪卫簇拥下登上含元殿。群臣情绪激动,山呼万岁。然后,内侍宣召各国使臣觐见。不同服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各国使臣鱼贯而入,按大唐礼仪拜见大唐天子,礼数甚恭。

这无疑是一个声势浩大的早朝盛典,在场众人无不看到了大唐中兴的希望。

此情此景,让李亨心头振奋,宣布大赦天下,并颁布了一系列德政,群臣一片欢呼。

此时,旭日东升,阳光普照,含元殿内檀香袅袅,大明宫中百鸟齐鸣。

或许是被安史之乱压抑得太久了,朝廷上下很久没有像今日这般振奋人心、扬眉吐气了!早朝结束后,中书舍人贾至诗兴大发,将早朝盛况写成了一首七律,题目是《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全诗如下: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风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工、兵、刑、礼、户、吏部。贾至说的“两省僚友”,指的是门下省、中书省的同僚。

此时,王维已从太子中允改任中书舍人,在中书省任职。杜甫、岑参分别在门下省、中书省担任左拾遗、右补阙,都属于贾至口中的两省僚友。

杜甫最是擅长七律,看了贾至的诗后,顿时文思汹涌,一挥而就,写了《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全诗如下: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看了杜甫的和诗,一旁的岑参也兴致勃勃道:“我也试上一试。”

岑参出生于718年,和贾至同龄,曾两次从军边塞,先后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

多年边塞生涯,让他对边塞诗情有独钟,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佳句闻名诗坛。

片刻工夫后,只见他也提笔写了一首《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全诗如下: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阏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和岑参同在中书省任职的王维,此前虽未见过岑参,但曾听高仙芝提起岑参的边塞诗很是了得。今日看了他的诗,果然有些气势。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了贾至、杜甫、岑参的诗,崔圆连连点头。从他们的诗作中,都可以看出他们对皇上充满了期待,对大唐中兴充满了希望!

想到王维为韦斌写的那篇字字珠玑的碑文,崔圆不由转身看着王维笑道:“王大人写的一手好诗,何不也来一首?”

“崔大人谬赞了,王某平素以五言为多,于七律上却是平平。贾大人、杜大人、岑大人都是后生可畏,王某就不献丑了。”

“王大人过谦了,崔某虽然不才,却也听说过王大人写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句,当真精妙绝伦,实属七律中的上品!”

见崔圆如此盛赞,王维反而不好再推脱了,便笑着抱拳道:“恭敬不如从命,王某也试上一试。”

只见王维从岑参手中接过毛笔,略一思索,便在宣纸上写了下去: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好一个'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读来便觉大气磅礴、气象万千!今日早朝之盛况,已然尽在其中!”崔圆击节赞叹了一番,贾至、岑参、杜甫等人也不由交相称赞。

王维写罢搁笔,其实,当他写下“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时,脑海中浮现的,不仅是今日早朝之盛况,更是他和张九龄、裴耀卿同朝为官的那个时代。

那是735年春天至736年秋天,张九龄、裴耀卿分别担任中书省、门下省的最高长官,在他俩的联袂推荐下,王维入朝担任右拾遗。那真是一个政治清明、政通人和的好时代!

他记得,在张九龄被李隆基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晋封始兴县伯时,他曾写了一首诗《献始兴公》,向张九龄道贺,张九龄邀请他和裴耀卿到他家中用膳。

在那个风清月明的晚上,他们三人举杯共饮,促膝长谈。裴耀卿夸《献始兴公》中的“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两句写得好,寥寥数字,便写出了张九龄的风骨。

张九龄并不以此自傲,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为人臣子者,须知臣子手中的权柄,绝非一己之私器,而是天下之公器。臣子决不能公器私用,更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欲而坏了天下之公器,须知“欲壑难填,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

那样风清月明的夜晚,一生之中,能有几回?740年,张九龄去世了;743年,裴耀卿去世了。他们生前都对他有殷殷期望和谆谆教诲。而他呢?他对得起他们的期望和教诲么?

刹那间,崔圆等人的赞美声似乎都消失不见了,耳畔只剩下张九龄那句君子坦荡荡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是啊,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第975期 : 小讲堂《读杜甫、王维、岑参、和贾舍人大明宫之作有感》点评老师:张中央/沧海云翥】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点评老师简介:      张中央,笔名:沧海云翥/云想衣裳.  性别:女,汉族.湖南省湘乡市壶天镇人,迁籍广东.  2012.12月[碎玉诗词学院]诗词培训.创作学院创办人. ...

  • 他上班时写了一首诗,三位大佬纷纷唱和,一首比一首牛,大唐289年,仅有这么一次!

    文章来源:诗词中国2012(ID:shicizg) 作者:小诗妹 (上图来源于影视剧<大唐荣耀>唐肃宗) 公元758年,距离"渔阳鼙鼓动地来"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时间,曾 ...

  • 王维上班和同事比赛写诗,一出手秒杀原作,入选《唐诗三百首》

    作者:燕七 来源:燕七读诗词(gh_55afc179c9b5)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问题:高考语文最怕的是什么? 最高赞的回答是:命题作文. 最牛的人是将命题作文写成范文的人. 在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 ...

  •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原文、翻译及赏析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岑参 [唐代]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完善 古诗文网 AP ...

  • 唐代贾至,他诗名不显,七律却曾胜杜甫一筹,一首送别小诗《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可见一斑

    七律这一传统诗歌体裁,杜甫几乎是公认的第一人,甚至是传统诗歌的第一人. 不过,人无完人,这世上也没有完美的诗人.杜甫的第一,是综合所有作品而言.其实,一些作品流传不多的诗人,却能写出一两首力压杜甫李白 ...

  • 唐人的高规格唱和(一)

      ☆唐人的高规格唱和(一)☆ 故事起源 唐人的高规格唱和(一) 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这期间涌现出非常多的优秀诗人和作品,他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如繁星一样璀璨.不仅让千年后的我们看到当时繁荣景象 ...

  • 行书唐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辛丑年夏墨缘书

  • 《梁健续集:再启征程》第380章:竞争开始

    第380章 竞争开始 有件事梁健是很有把握的.只要吉祥汽车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避免自燃.刹车失灵等电动汽车的常见错误,吉祥电动汽车肯定能在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毕竟吉祥汽车在国内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在燃油 ...

  • 此物最相思——第159章

    第159章  恩泽一场 是夜,月光如水,清风无边. 玉真公主屏退左右,独自缓缓走进用青石围砌.花瓣漂浮的温泉池.透过氤氲的雾气,可以看到池水泛着粼粼波光.这是皇兄十多年前命人为她开凿的温泉,但她却总觉 ...

  • 此物最相思(第352章)

    安禄山去世后,投降安禄山的大唐官员心情各异. 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在安伪朝廷担任九品及以上职务的大唐官员共三百多人.其中,有在战场上战败投降的武将,如哥舒翰.达奚珣等:有长安沦陷后被俘虏到洛阳.被迫投降 ...

  • 此物最相思(第351章)

    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定都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刚好满一周年. 看着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已在大燕囊中,李隆基已逃到蜀中让出皇位,李亨组织唐军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安禄山越想越是痛快,早就传令下去,正月初一 ...

  • 此物最相思(第353章)

    虽然玉真公主早就有心理准备,猜想遭遇国破家亡.爱妃自缢.太子登基等一连串变故后的皇兄,状态一定大不如前. 然而,当她亲眼看到皇兄时,依然还是吃了一惊--他的双肩已经彻底垮了下去,目光中满是浑浊的苍凉, ...

  • 此物最相思(第350章)

    对于崔光远投奔李亨.边令诚被李亨斩杀.房琯战败于陈涛斜等,远在洛阳的王维都一无所知. 不是洛阳消息不通,而是王维有意封闭了自己. 自开蒙读圣贤书的那一天开始,"名节"二字,就如同烙 ...

  • 此物最相思(第354章)

    自玉真公主来到益州陪伴李隆基后,李隆基心中的悲凉和落寞稍稍纾解了一些,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加上益州的天气也一日日暖和了,李隆基决定出去走走散散. 益州城东有一座寺庙,名为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时期.据益州 ...

  • 此物最相思(第349章)

    无论是李隆基在益州颁布罪己诏,还是李璘在江陵修筑江淮防线,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平定叛乱的重任,最终压在了李亨身上. 当李亨在马嵬驿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时,当李亨历经艰难险阻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州(今宁夏 ...

  • 此物最相思(第347章)

    自从王维答应投降后,安禄山就派人将王维从菩提寺接了出来,安置在洛阳城最为繁华的天津桥附近的宅邸中. 几天后,任命诏书下达,王维被任命为给事中,和陈希烈.张均.张垍等人同朝为官,王维心中的苦闷自不必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