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风俗】微山湖上大船帮






渔歌(经典版) 小杨老师 - 民乐葫芦丝音乐



微山湖上大船帮




大船帮,水大捕鱼,水枯运输。因捕鱼用的网大,又叫“大网帮”。大船帮,船大,网大,收益大,为“帮”中首富,素有“一网金,二网银,三网拉个聚宝盆”之誉。
微山湖的渔民以船为家。水到哪里,船到哪里。鱼游去哪里,船追到哪里,船底无根,漂泊不定。大约在清朝末年,一些渔网具相同的渔民,为反抗渔霸的欺压,在逮鱼中相互帮助,逐渐漂泊相聚在一起, 形成“枪”“罱”“网”“船” 四大帮。帮有“帮主”或叫“帮头”,由大家推选帮内族户大德高望重有办事能力的长者担任。

大船帮逮鱼用的网叫“风网”,以风为动力,没有风不能起捕。风网逮鱼时由两只大船往前拉着,所以又叫“拖网”。 拖网为两列,逮鱼时两船靠拢,两列网口门杆处用插销连接上,两列网拉起来像两只上宽下窄的大囊袋子。拉网的两只大船叫“一对子”, 船上两篷两桅,借风力时,后艄还得另加一个活动篷桅。大网船扬帆结对,在波浪汹涌的大湖里,来往如梭,桅樯林立,蔚为壮观。两只小船紧随其后。拉网主要借用风力,往往“巧艄公善借八面风”。东南西北风随你用,关键在一个“巧”字上,巧来自于熟,熟方能“抢风头,赶风尾”。三四级风打满篷,六七级风打半篷,什么网逮什么鱼,大网逮大鱼,小网逮小鱼。但是,网、风和船速的配合十分关键。拉风网的渔民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经验:“紧拉鱼,慢拉虾,不紧不慢拉蛤蟆。”照这样看,用拉虾的速度拉鱼显然不行。
随网而行的小船上有一人专管倒鱼和剔除网衣上的杂草。又倒鱼又剔草,沿水缆前后不停地滑动,一步跳到船头,又一下蹿至船尾,快似狸猫前后左右忙个不停,而且是在几尺长走动的小船上,没有些功夫是绝难如此娴熟的。大网船有时“早上捕黎明,晚上捕黄昏。”昼夜不停。只有浪平风息之时,一家人才齐动手。草叉剔草,清水洗鱼虾,再用筛篮筛选分类处理。

大船帮逮鱼的旺季在水深浪大不封湖的冬天。天气愈冷、鱼虾的身子愈硬,逮的愈多。冬天拉鱼很苦,水面上有冰渣子,还得按时起网倒鱼虾,手和网衣冻在一起是常有的事。 渔民见逮得鱼多,心里高兴,喝上几口烧酒,使劲搓搓手就不觉冷了,这叫“鱼头起火”。近几年,为丢掉辛苦的营生,大船帮家家排大驳船,专营运输,渐渐组成了远近闻名蛟龙似的水上运输队,驰骋大江南北。


摘自:
微山湖文化系列丛书第一辑
人物 景物 文物
出版日期:
2004年
文 章:摘自《微山湖文化系列丛书》
图片摄影:种晓靖
编 辑:璇 子
音 乐:网 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