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三甲医院延长门诊时间,什么原因?

公立医院过起紧日子了?

近期,多家医院调整门诊出诊安排,延长普通门诊与特需门诊出诊时间,“周末无差别诊疗”“晨光医疗”“午间医疗”“夜间门诊”等齐上线。

据“医学界”不完全统计,近期调整门诊安排的医院主要集中在武汉和北京,且不乏全国知名的大三甲医院。

虽说医院此举解决了普通群众尤其是上班族看病就医的难题,但各地医院纷纷在同一时段调整门诊安排,其背后耐人寻味。

武汉同济医院、

浙大一院……多家三甲医院延长门诊时间

5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官宣,将推行“周末无差别”就医模式,在三个院区开放41个科室300多位专家的号源。

所谓“周末无差别”,即在保留工作日门诊的基础上,周末正常开放门诊,放射科、核医学科、消化内镜中心、超声影像科、检验科等相关医技科室照常开设,手术室、麻醉科也要确保安排在周末的手术与在工作日的同品质、同效率。

次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总部一期也将全面开放周日门诊,而此前其已全面开放周六门诊。至此,该院35个门诊开通周末门诊。

据“医学界”不完全统计,2021年3月10日至5月24日,全国已有8家三甲医院宣布开通周末门诊。部分医院同时在周末开放了抽血窗口,心电图、超声、CT等辅助检查也可在周末进行正常预约。

除了开通周末门诊,有的医院选择延长工作日的门诊接诊及检查时间。如武汉市第一医院从5月17日起启动2021年度“晨光医疗”及“午间医疗”,早上7点半即开始门诊接诊及检查,中午12:00—14:00也有医生坐诊。
再如北京天坛医院国际医疗部于5月8日起开通的“黄昏门诊”,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于5月10日起开通的神经内科晚间特需门诊,开设时间均为周一至周五17点至20点。
延长门诊背后:
开源的需求、管理水平的提高、医院发展需要
“医院开通这些门诊当然是便民的好事,但为什么之前不开,而在现在这个时间开,显然就涉及到医院的运营管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贺滨说。
他认为,医院此举的深层目的是为了开源,即增加收入。“公立医院的收入下降由来已久。药品集采之后,医院明面上和暗地里的药品'回扣’收入均极剧减少。各种医保控费措施、网上问诊包括网络购药,都影响到了医院的收入,而疫情又加重了这些影响。”
与此同时,对一些知名医院来说,患者的巨大就医需求一直存在。这样一来,开通多时段门诊、延长门诊时间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虽然它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服务体系研究部副主任黄二丹则认为,医院此举与公立医院“紧日子”并无直接关系,“你想,额外增设门诊还有人挂号的,都不是一般的医院,都是很大的医院,它们受到的经营压力并没有那么大”。
“那为什么医院以前不这么做呢?”黄二丹认为,主要是由于之前医院内部的管理程度、精细化水平达不到,“包括现在很多医院的夜间手术开得越来越晚,周末也开始正常做手术,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否则医院不会去做这个事”。
他还提到,出于疫情期间门诊控流的要求,医院为了提高自身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也是医院增设门诊的原因之一。“相当于用时间换空间,来解决业务面积不足的问题。”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运营管理部部长张丽华同样感觉到,疫情之后,患者就医需求明显增大,门诊量、住院量和手术量均有所增加。“比如以前很少有人会挂号来做肺部检查的,疫情之后,不少人来医院查低剂量螺旋CT,有的因此查出了早期肺癌。”
据她介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长期开展周末门诊和周末手术,“第一是为了进一步满足患者的就诊需要,第二是为了节省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床位周转率,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医疗质量,对帮助患者控费减负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也和医院的发展有关,”她告诉“医学界”,“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院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诊疗能力、进行特色学科的品牌建设、开设新门诊、发展新技术新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医院有时也会通过延长门诊时间的方式以吸引病人就诊。”

来源:医学界智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