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林为什么要退出摄影家协会?

1997年,《云南山里人》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展出,吴家林和马克·吕布合影

当今的中国摄影走偏了。沙龙风、唯美风这些表演性的照片已让摄影彻底变味。”中国摄影师吴家林直言对本土摄影现状的隐忧。吴家林,这名从云南大山里走出来的摄影家曾在世界各地举办多次影展,其作品在西方摄影界引起巨大反响。2006年11月,其作品集进入世界摄影大师系列作品丛书《黑皮书》出版,吴家林由此成为首位入选该书系的华人摄影师。  如果吴家林走在云南某条山路上,可能会有人奇怪此人怎么会挂着个相机而不是背着一筐土豆,徕卡公司奖励的徕卡M6被他缠满黑胶带,他希望自己的相机像山里人的锄头一样不引人注目。一向追求简单质朴的他常说自己从外表到内心都和山里人差不多。

吴家林在百年老屋前,与八旬父母及弟妹合影,云南昭通,1997带着浓重故乡口音,吴家林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很多人问我,你进入黑皮书有什么感想?我说我只想哭,中国人搞摄影的人数是全世界最多,却只有我一个人能进黑皮书,这不是国人的悲哀么?拍风花雪月,拍节庆,拍伪民俗片……中国摄影圈的大多数人是在玩,大多数是在扎堆跟风,玩沙龙,玩唯美,出来的照片张张都是雷同的,而这些照片却成为充斥社会的主流。这些东西永远不可能与国际接轨。我是另类的,于是我进了黑皮书。”二十多年前,他曾因为当时不少摄影人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丧失摄影本身的纯粹性,而退出云南摄影家协会。吴家林其实是云南摄协的筹备人之一,他说,可是后来协会逐渐偏离了主旨,成了一些人谋私利的工具:“(云南)摄影家协会错在用官商理念来运作。摄影家协会这块牌子不坏,坏在有人利用摄协的牌子干自己的事,他们不想摄影家的利益,更不想摄影的提高和发展。志不同道不合,干脆走了。”在接受“凡是摄影”采访时,吴家林再次提及和云南摄协的关系:

“我曾是云南摄协的筹备创始人之一。退会是因为不满当时协会的发展方向和处理事情的态度。不过之后我也曾参加过云南摄协举办的一些展览和研讨会活动。后来,有领导动员我重新入会,我表态我已退休了,入会就罢了,今后凡是对云南摄影发展有益的事我一定积极支持。或许,他们觉得我不领情,导致在后面诸多的摄影节或者相关活动上否定我,甚至扭曲一些事实来封杀我。”

“坏事变好事,这反倒让我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创作之中;投入到在全国各地举办人文纪实摄影义务讲座中;投入到用摄影做公益事业中,我在2014年,在香港举办义卖《云南山里人》摄影作品,用义卖的45万元全部捐赠给昭通市昭阳区盘河镇新华小学盖教学楼,了却我回报云南山里人的心愿。”

摄影师吴家林吴家林坦言,“摄影在中国一度成为了伪造世界的工具。”“虽然云南的自然人文环境得天独厚,但很多人对它认识不足,没有很好地在这块土地上拍出自己的风格。很多人拍云南的少数民族,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对着镜头笑,这些照片缺乏实质性的生活,是对受众的一种不尊重。我曾经也拍过这样的东西,被老外丢到了垃圾桶。相机是历史的眼睛,在相机面前表演或者通过相机刻意地选择被观看的世界,照片的价值就会土崩瓦解。” 他说,这样的摄影不是对世界忠直的观察、记录、发现,而是对世界的提纯、美化,或者丑化。很多照片背后的美或痛苦,其实都是被建构起来的。这些摄影师缺的是世界和平相处的平常心,从骨子说,这是对现实漠不关心的一群人。“我现在坚持的摄影风格是'不组织,不摆拍,不表演,不干预’,有人说我是学抓拍大师布列松,我当初拍那些照片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只是我们都是忠实的现实主义者。”吴家林说,我要让我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真实的、鲜活的,哪怕在一个画面的构图中加入一点东西就能很有思想性,但不是真实的我绝对不拍。一个世界的实录,有时比关于这个世界的思想更重要。 

摄影师吴家林
吴家林说,现在很多摄影爱好者进入一个误区,好像非要好的相机才能拍出好的作品。我周围很多朋友,手持几十万的相机,开着进口的越野车,却拍着最差的照片,纯属劳命伤财。摄影不是器材的问题,摄影家的良知、眼光、素养才决定照片的质量。相机仅仅是一个工具,就像画家的笔,关键在于人。“我很多获奖的照片都是用几百元人民币的国产海鸥相机拍的。”在半个世纪的摄影生涯中,吴家林始终把镜头对准边地生活的普通民众,记录他们的生活常态。“我最欣赏的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才是人性最真实最宝贵的东西,我感觉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广。”
记者:你对年轻摄影师有什么建议吗?吴家林:不要把摄影当作追逐名利的工具,摄影有无限的魅力,他寄托凝聚人类文明的精华,我们做摄影的人,我这把年纪一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为什么?我有无限的乐趣,无限幸福感,这个创造好作品过程比什么都快乐。我觉得社会回馈我很多,我没想到我要赚钱,我的生活和健康得益于摄影。要赚钱就去做商人,不要把摄影作为赚钱的武器。我必须讲真话,到这个年纪不说真话,人生太悲哀了。

吴家林摄影专题:保 山


避雨


乘凉


乘凉


大滚锅地热沸泉


粉丝作坊


丰收


风雨桥


赶街路上


‍哥俩好


古道人生


古道驿站


古镇悠悠



guo  殇


过桥

(欢迎关注映像志,ID:image1839)


和顺古镇巷门


和顺居民中堂


和顺老人


回家


回眸


火山人家


火山石是很好的建材


霁虹牛铃响


见证——修筑SDW公路的石碾


酒香


老牛破车


老宅


乐园


傈僳人家


傈僳人家头道门


傈僳族厨房




明天住新房


碾米机


皮影世家

往期推荐

中摄协副主席:中国摄影三大乱象,摄影已沦为名利场
鲍昆:对于“摄影大师”,我一直非常反感林路:中国的风光摄影,到该清算的时候了!
中国摄影界的四种病,再不治就晚了!
萧沉:中国摄影界,受“风光摄影”毒害太深
撕下“艺术”“纪实”的幌子,你拍的只是庸俗摄影
陈丹青:在“世界摄影”中,根本看不见中国摄影家
陈建中:不要糟践了摄影,你只是在拍照!
中国的摄影评论,为什么成不了气候?联系映像志,请加微信:286867239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