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续笔·卷第十四(十七则)
相关推荐
-
语音版《孝经》赏析(8)三才章第七
<孝经>赏析(8)三才章第七 各位网友,<孝经>第二部分,从第2章到第6章,分别阐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的孝道,已经讲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讲第三部分,包括第7至11章 ...
-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继续学习<论语·八佾> 原文: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 ...
-
“枝木之冠”考
<庄子·盗跖>云"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脅,多辞谬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儌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
-
疑古派顾颉刚之流,如何腰斩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掌地图何叫职方氏
<禹贡>是<尚书>中的名篇,仅仅1193字,就纪录了九州风物,人文地理,"任土作贡","水功五服(甸.侯.绥.要.荒)"制度.云云.虽托 ...
-
有道者有特异功能?老道长说:非也,只是他们具备了三大功能而已
有道者在没有光亮的暗房里,真的能读书吗? 吃罢晚饭,我陪着姜道长漫无目的地走在湿漉漉的环山道上,就顺便向他请教:您说过那个在漆黑的夜晚照样读书的人,是真的吗? 在此之前,恍惚间听他说过,有个老道友夜间 ...
-
054卷49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
<后汉书>卷49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袁山松书>:"充幼聪朗.诣太学,观 ...
-
容斋续笔·卷第十(十七则)
经传烦简 <左传>:蔡声子谓楚子木曰:"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淫."其语本于<大禹漠&g ...
-
容斋续笔·卷第十六(十六则)
高德儒 唐高祖起兵太原,使子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郡,执郡丞高德儒,世民数之曰:"汝指野鸟为驾,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遂斩之,自余不戮一人.读史不熟者,但以为史氏 ...
-
容斋续笔·卷第十五(十三则)
紫阁山村诗 宣和间,朱励挟花石进奉之名,以固宠规利.东南部使者郡守多出其门,如徐铸.应安道.王仲闳辈济其恶,豪夺渔取,士民家一石一木稍堪玩,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志,而未即取,护视微不谨,则被以大 ...
-
容斋续笔·卷第十二(十二则)
妇人英烈 妇人女子,婉耍闺房,以柔顺静专为德,其遇哀而悲,临事而惑.蹈死而惧,盖所当然尔.至于能以义断恩,以智决策,干旋大事,视死如归,则几于烈丈夫矣.齐滑王失国,王孙贾从王,失王之处.其母曰:&qu ...
-
容斋续笔·卷第七(十七则)
田租轻重 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云:"一夫治田百亩,岁收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盖十一之外,更无他数也.今时大不然,每当输一石,而义仓省耗别为一斗二升,官 ...
-
容齋续筆卷第十四(十七則)
尹文子 漢藝文志名家內有尹文子一篇,云:「說齊宣王.先公孫龍.」劉歆云:「其學本於黃.老,居稷下,與宋鈃.彭蒙.田駢等同學於公孫龍.」今其書分為上下兩卷,蓋漢末仲長統所銓次也.其文僅五千言,議論亦非純 ...
-
容斋续笔·卷第十三(十四则)
科举恩数 国朝科举取士,自太平兴国以来,恩典始重.然各出一时制旨,未尝辄同,士子随所得而受之,初不以官之大小有所祈诉也.太平之二年,进士一百九人,吕蒙正以下四人得将作丞,余皆大理评事,充诸州通判.三年 ...
-
容斋续笔·卷第十一(十五则)
古錞于 <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四金者,錞.镯.铙.铎也."以金錞和鼓".郑氏注云:"錞,錞于也,圆如碓(duì) ...
-
容斋续笔·卷第九(十四则)
三家七穆 春秋列国卿大夫世家之盛,无越鲁三家.郑七穆者.鲁之公族,如臧氏.展氏.施氏.子叔氏.叔仲氏.东门氏.郈氏之类固多,唯孟孙.叔孙.季孙实出于桓公,其传序累代,皆秉国政,与鲁相为久长.若揆之以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