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苓半汤的组成原理及临床运用
相关推荐
-
善用乌附——姜桂汤证临床举例
姜桂汤证 流涕案(姜桂汤加味) 韩某,男,21岁.流涕4年,夏季明显.面色晄白,舌淡红.边有齿痕,脉细微.尺弱. 桂枝30g 生姜30g 荆芥穗5g 西砂仁20g.5剂 曾按:此属过敏性鼻炎,多属对寒 ...
-
肺气肿--阳虚水泛--金匮肾气丸合真武汤加3方
6.阳虚水泛 证候浮肿心悸,气短倚息,尿少肢凉,唇绀舌紫苔腻,脉沉虚数或结代. 证候分析劳倦七情伤及心脾肾,阳气衰微,水津代谢障碍,水饮上干外溢,致浮肿心悸,气短倚息,尿少肢冷: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 ...
-
姜桂苓半汤如何用,看这里!
姜桂苓半汤系由生姜.桂枝.法半夏.茯苓四药组合而成. 本方取材于清朝郑钦安姜桂汤和局方二陈汤.前者见于<医理真传>鼻流清涕不止,原治上焦阳虚而致鼻流清涕不止:后者乃一切痰饮为患之总方.方中 ...
-
潜阳丹与姜附苓半汤
潜阳丹<医理真传> 1.组成:砂仁一两,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 2.方歌:火神派中潜阳丹,龟板附片砂草添. 3.解析: ①附子-<本经>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 ...
-
麻黄桂枝各半汤神奇作用与功效、加减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桂枝麻黄各半汤简介 [原文]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 ...
-
苓桂汤术甘汤主治功能与临床新应用
苓桂汤术甘汤主治功能与临床新应用
-
【经方与临床】桂枝麻黄各半汤在皮肤病中的运用
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笔者于临证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举数例如下,以飨同道.(公众号:经方世界) 1.慢性荨麻疹 李某,女,56岁.诉浑身泛发痒疹5 ...
-
附苓理中汤的临床疗效。
合方:理中汤加附子.茯苓 方组:制附片15g 茯苓60g 党参45g 白术45g 干姜45g 炙甘草45g 附苓理中汤应用案例19则 1.山东省吕滨愉医生案例: 患者:马某 山东淄博周村人 ...
-
桂枝麻黄各半汤与麻黄连翘赤小豆在临床中如何鉴别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067天. 桂枝麻黄各半汤与麻黄连翘赤小豆在临床中如何鉴别? 桂枝麻黄各半汤在临床中运用机会比较多,我在门诊常用于感冒后,咳嗽,荨麻疹,没有没有学习经方的时候,忽略了这首方子的运用. ...
-
降脂苓丹汤治疗高脂血症36例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 探讨降脂苓丹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降脂苓丹汤治疗高脂血症36例. 结果中药治疗组服药3个月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 结论活血化痰中药能调整机 ...
-
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方,组成,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