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拉拉缨盛开的河滩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拉拉缨盛开的河滩

  宁夏 包作军 

家乡在黄河边上,水多,河滩也多。仅是带滩字的地名,就有十多处。譬如,王老滩、刘滩、上滩、中滩、陈袁滩、蒋滩、包家滩等等。这些河滩地因为上游高山积雪融化,河水泛滥,滋润着两岸的土地,这里土壤肥沃,气候也适宜。

不过,这些黄河滩地,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却是满目荒芜悲凉的景象,滩地上长满了芦苇和拉拉缨。

著名诗人雷抒雁1968年大学毕业,到宁夏来“接受再教育”,就在我们青铜峡市叶升堡的包家滩插队,在这里种了三年庄稼。说起青铜峡,雷抒雁饱含深情地说:“青铜峡民风淳朴,人诚恳厚道,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能保持快乐的心情,执著地生活,花儿唱得那么欢快,风沙中劳动妇女戴着五颜六色的头巾,远远看去就像一朵朵花……”这让雷抒雁很受启发,“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苦难,我不会绝望,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老百姓都能生活下去,还有什么难关不能过去呢?我很喜欢西北人的这种精神,他们在旷野中高歌,对抗着恶劣的环境。”

孩提时期,我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黄河滩上度过的。因此,我与黄河滩结下了不解之缘。黄河滩的一草一木,一沙一水,一景一物,如同古人笔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至今想起,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黄河滩既是我人生的乐园,又是我人生的课堂,在夏种秋收时,童年的我会手持着一个小件的农具,跟随着父辈到黄河滩劳动。夏天收割麦子,秋天收获黄豆、玉米和土豆。

黄河滩给我的一个感悟就是:挥汗如雨的劳动,灌浇出丰盈的收获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在这里,黄河滩简直是一面镜子,一切浮华和虚伪的东西都在这里现出原形。当时,农业生产比较落后,劳动基本靠手,拉拉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路上积尘能埋没脚踝。沙土里还隐藏着挡车轮的石块,人不小心踩在上面,就会扭伤脚。在这样的路上空车都费劲,何况还要拉上满满一车麦子或者玉米秸秆。襻带紧扣进肩膀的肉里,双手紧攥车把,走不出一里路,拉车的人已经是肩背发麻,腿脚发软。

更多的时候,是跟小伙伴们一起牧马放驴。正是在这片河滩上放牲畜的闲暇,我从河边打渔的河南侉子那里听说了《包青天》《隋唐演义》《封神榜》《水浒》《杨家将》这些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养成了我喜好文学的性情。

每到夏季,一望绿洲似的黄河滩变得生动起来,长堤两侧木叶葱郁,护堤草疯狂地爬满了土坡,一直延伸到那片即将收割的麦田.来自黄河的缕缕劲风,是那样粗粝,那样凉爽,让人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没事的时候,我们就去地里剜拉拉缨的茎块吃。

拉拉缨,也叫辣辣缨,是黄河滩上常常可以看到的一种最不值钱的草,根茎白嫩,吃起来津津的,还有点辣味。

生命力顽强的拉拉缨没有山珍的野味,却蕴藏朝露的气息,没有花朵的骄艳,却披挂四季如春的时装,没有松树的刚挺,却委曲角落,生生不息。

在河滩里剜苦苦菜的女娃娃们因为手里有铲子,不一会儿便剜出一小堆拉拉缨,还在河边洗净了,正准备吃的时候。我们这些调皮的小嘎子们,就在一旁大声唱:“拉拉缨,开黄花;丫头片子吃了长鸡巴。”

那些女娃娃们听了,便赌气地扔掉刚洗净的甜根根,吐口唾沫甩着麻花辫子气咻咻地扬长而去。这正中我们下怀,大家欢呼雀跃着扑向那些白生生的拉拉缨,吃得大快朵颐。

上学时,我遇到一个女孩,很孤傲。许多男生都跟她搭不上话儿。有一次,我对她说:“你还别说,你还挺像那拉拉缨,白白净净的,倔强,还有点辣味……”

出生于城市的她很好奇:“什么是拉拉缨啊?”

我那时正沉浸在徐志摩的诗歌里,就给她写了一首诗:

你是世上的奇女子呀

我就是那地上的拉拉缨

我要给你那新鲜的花儿

你让我闻到了刺骨的香味儿

你是世上的奇女子呀

我就是那地上的拉拉缨

我要给你那新鲜的花儿

你让我闻到了刺骨的香味儿

……

有一年暑期回来,我特意带她到黄河滩里去看遍地的拉拉缨。后来,这个傲慢的女生成为我的女友。

除了抢那些女娃娃们的拉拉缨吃之外,我们还偷吃别人种在黄河滩上的蚕豆、豌豆、黄豆和玉米。十分“残忍”地把这些豆子连根带枝地拔下来,架一堆火,往火上一扔,很快,豆子或者玉米就熟了。也顾不得去洗,一顿狼吞虎咽。吃完,互相瞅瞅,一个个脸蛋和嘴巴被柴灰给染得乌黑,于是,便嘻嘻哈哈地开起玩笑来。

记忆里最深刻的是在月下摘豌豆的情景。

当月亮挂到了大河的天空,蚊子下去了,我们把布衫的袖子打个结做袋子,趁着朦胧的月光来到河滩上。不远处的月光之下,长势良好的豌豆田像蒙上了一层轻纱,显得虚无而缥缈。白天的大太阳让河面上依然蒸腾着一层淡淡的水汽,袅袅上升。水汽与幽幽的豌豆秧一同融合在月光的清辉中,使人恍如来到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长大以后,我读到了李白的诗句“平林漠漠烟如织”,回想起月光下的豌豆田,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诗的妙处。我们光着脚丫继续向前走,脚下的沙地,在月光映照下,像乳白色的面粉,软绵绵的。清凉的露水落在沙地上,搓揉得我们的脚板痒酥酥的,很舒坦。摘一把嫩嫩的豌豆,放在嘴里,甜津津的,沁人心脾。那清凉的豆汁,直到如今,仍然能把心儿甜透,比现在的粒粒橙、汇源果汁味道不知强多少倍。

每年的夏秋时节,我们就会成天都在河汊里嬉戏。作为一个黄河滩上长大的孩子,假如不好游泳的话,会被同伴们笑话的。约摸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学会了游泳。有一次逞能,去游黄河,游出不远就被一个激浪淹没,被一个大人拉了回来,在驴背上控出了一肚子黄水。不过,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我水性一直很好,即使在大海里耍水,那我也是不怯场的。

十月的黄河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随处可见的芦苇被疏朗的河风熏陶成秋季最为优雅的植物了。

这种水生植物把岑寂的农人们的心情和秋收后的大地装点的异常生动和分外妖饶。不时有成熟的芦花飞舞,如雪片纷纷飘落在空旷的黄河滩,洁白的轻盈地摇曳着,把风的尾巴拖得很长很长。  说来也怪,当芦花轻舞飞扬的季节,沿着黄河边溜着玩的河风,一阵紧似一阵地赶着趟儿刮,那风被秋阳的车辇镀上了一层泛黄的古铜色,裹挟着黄河浪的一丝一缕沁凉的寒意。大片的芦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银色的光,蓬松地在天空下绵延伸展,如一把把扫帚,将秋后的天空打扫得没有些许尘埃,清澈如水。

近几年,许多城里人休闲都喜欢到水草相溶,碧水蓝天的黄河滩去玩。黄河滩也顺应天时地搞起了开发,有农家乐,有度假村。特别是兴修了滨河大道,路面宽阔平坦,将黄河边的一处处滩地都联系在了一起。

人们利用闲暇,或全家、或亲朋、或好友,三三两两结伴而来,呼吸一下空气,开阔一下视野,陶冶一下情操,放松一下精神。喜欢垂钓的支起鱼竿悠悠等待鱼儿上钩。喜欢放松的敞开嗓门吼几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心胸顿觉豁然开朗。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陈袁滩、唐滩等河滩沿线正在打造滨河风情线,这里有天下黄河第一楼,有黄河母亲雕塑,有最适宜人居的住宅小区,必将成为黄河风情线上一段最美丽的景致。

包作军,现任青铜峡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朔方》《安徽文学》《广西文学》等刊物。著有杂文集《杯中窥人》、小说集《骆驼的“罗曼史”》(合著)、散文集《你是黄河我是沙》《稻花香里》。散文《千年河坛》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美丽宁夏”征文一等奖。散文《水韵青铜峡》获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黄河文化”征文一等奖。

【大赛公告】 ‖ 关于举办首届“天津散文杯” 全国乡情散文大赛的公告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田光兰

制作:陈彩洁

友情提示

1、征文稿件,原文发出。如错别字较多或乱用标点符号的,会影响文章质量,评审减分。

2、由于征文来稿很多,微刊由每周一、三、五出刊暂时调整为每周一、二、三、四、五,大赛结束恢复为每周一、三、五出刊。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732241689@qq.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

(0)

相关推荐

  • 游记散文系列:坐上火车去西北 (17):宁夏青铜峡之108塔

        青铜峡108塔由108座喇嘛佛塔组成.自上而下按1.3.5.7--19奇数错落排列成12层,因塔数而得名.--题记                            一 青铜峡108塔就在 ...

  • 游记散文系列:坐上火车去西北 (16):宁夏青铜峡之中华黄河楼

            坐上火车去西北(16) 宁夏青铜峡之 中华黄河楼 (文/吴秀明)  九州同饮天堂水,  寻根溯源黄河楼.         --题记                           ...

  • 图说丨带你空中漫步青铜古峡

    漫步古峡 青铜峡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银川平原之南.牛首.峡口两山对峙,黄河穿峡而过,两岸奇岩怪石.古木森森,山光水色相映,宛如开然铜镜,"青铜峡"由此而得名,举世闻名的青铜峡 ...

  • 【大蔡摄影】徒步黄河大侠谷

    徒步黄河大峡谷   黄河大峡谷(青铜峡黄河大峡谷)位于宁夏吴忠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国家4A级景区,为石灰岩和砂页岩构成的黄河峡谷类风景区,被誉为"黄河中上游第一峡谷",素有"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时光抹不去的乡情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时光抹不去的乡情 山东  赵金雷 小时候,没有走出过大山,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就是我的全部世界,村里的每一个地名,都是我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一宫旧事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一宫旧事 天津  李英 为了写好<一宫旧事>,星期日上午11:00时一下课,我从老年大学立即乘车,直奔一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姗姗来迟的惊喜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姗姗来迟的惊喜 天津  孙乃秀 静悄悄的1983年和往常没什么区别.知青们在新桥农场依旧过着十九年来"日出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隔代亲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隔代亲 河北 王友明 记得小时候,奶奶常抚摸着我的头用亲昵的口吻说:"孙子孙子,奶奶的命根子."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我爷爷的故事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爷爷的故事 宁夏  罗万军 有时侯,我们怀念一个人,不是为了歌功颂德,也不是为了炫耀吹嘘,而是为了念本,为了感恩,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龙多村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龙多村 重庆 文贵杰  一 "潘家湾的土,合坎院子的田,李家湾的豌豆.胡豆不需放油盐.&q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我记忆中的墙子河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记忆中的墙子河 天津  周乐凯 南京路是天津最繁华的道路之一,路面宽阔.高楼林立,夜晚流光溢彩的灯光好似奇妙的幻境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我的天津缘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的天津缘 天津  张曼君 我的籍贯是河北省丰润县,而我是生在天津.长在天津的天津人,和平区陕西路144号是我住了1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元 宵 节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元宵节 宁夏 樊文举 又到元宵,又想起娘捏的荞面灯盏.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我们村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