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验方】不孕症:沈绍功临床惯用13方

沈绍功临床惯用方(1)

沈绍功,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沈氏女科第十九代传人,40余年来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曾任急诊科主任,基础研究所副所长等职。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胸痹急症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组长,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沈绍功先生提倡中医治疗应序列化(气、血、痰、瘀证治)、多元化(药疗、食疗、体疗……)、客观化(主症、舌象、脉象),重视疗效。在医疗、科研、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肿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不孕不育以及妇科经、孕、产、乳等疾病。

1.不孕症惯用方

沈绍功认为:女子的经带胎产无不以血为主,而肝藏血,故女子以肝为本。月经不调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故调经也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途径之一。

(1)加味逍遥散:气滞者,乳胀胁满,少腹引痛,烦怒不安,舌苔薄黄,脉弦细,宜疏肝行气。因妇人多郁善怒,情志变化最显,气结则血亦结,经前气滞最多见,故有调经不理气,非其治也。拟用加味逍遥散。处方:柴胡、白术、赤芍、白芍、当归、鸡血藤、石菖蒲、郁金、益母草、蒲公英、川楝子、丹皮、栀子、泽兰、茜草、龟板、鳖甲、川断、女贞子。

(2)补中益气汤:气虚者,纳差便溏,面浮肢肿,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宜补中益气。拟用补中益气汤。处方:生黄芪、党参、白术、黄精、仙鹤草、太子参、怀山药、扁豆衣、大枣、升麻、柴胡、丹参、川断、郁金、石菖蒲。此法着重调理脾胃,据“脾胃为生化之源”,脾气一旺,胃气自兴,精微敷布,新血化生,月经自调。

(3)温经汤:宫寒,腹凉下坠,隐痛筋掣,形寒乏力,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迟,宜暖宫。拟投温经汤。处方:党参、阿胶、当归、白芍、桂枝、炮姜、炒橘核、乌药、枸杞子、蛇床子、菟丝子、淫羊藿、紫河车粉、鹿角霜、补骨脂。

(4)胶艾四物汤:月经量多腹凉者,方用胶艾四物汤。熟地15克,当归、白芍各10克,阿胶15克(烊化),艾炭、肉桂炭各10克,生黄芪15克,党参10克,炒橘核、赤石脂各15克,生牡蛎30克,荆芥炭10克。

(5)栀芩四物汤:月经量多腹热,拟用栀芩四物汤。生地、当归、生栀子、黄芩炭各10克,薄荷炭、茜草、地榆各10克,乌贼骨15克,藕节炭、乌梅炭、香附、丹皮各10克。

(6)八珍汤:月经量少腹凉者,拟用八珍汤。生黄芪15克,当归、党参、桂枝、川芎各10克,牛膝15克,柴胡、炮姜各10克,鸡血藤15克,云南白药1克冲。

(7)桃红四物汤:月经量少腹不凉者,拟用桃红四物汤。生地黄、归尾、赤芍、川芎各10克,丹参30克,桃仁、红花、泽兰、香附、茺蔚子各10克,三七粉3克冲。

(8)调肾汤:适用于形寒肢冷,性欲冷淡,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处方:蛇床子、金樱子、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川楝子、伸筋草子各10克,五味子5克,车前子30克。

(9)和营汤: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苔薄黄,舌质紫暗,脉细涩。处方:生地、当归、白芍、泽兰、桂枝、川断、女贞子、鸡血藤、伸筋草各10克,龟板、香附各15克,三七粉3克冲。

(10)止带汤:用于带下有味,外阴瘙痒,小便不畅,苔薄黄腻,脉象细滑。处方:药用炒苍术、生薏苡仁、萆薢、野菊花各10克,黄柏、川牛膝、土茯苓各15克,蝉蜕5克,车前草30克,肉桂3克。

(11)开郁汤:用于恼怒忧郁,乳房有块作痛或子宫肌瘤,经前反应重,经后情绪差,苔薄白,脉弦细。处方:柴胡梢、橘叶、蒲公英、红花、石菖蒲、郁金、桂枝、路路通、山慈姑各10克,夏枯草、茯苓各15克,三七粉3克(冲)。

(12)化痰汤:用于经量渐少,形体发胖,面有黑斑,纳谷不香,苔薄腻,脉细滑。处方:竹茹、枳壳、云苓、炒苍术、法半夏、蛇床子、泽兰、莱菔子各10克,陈皮、川断各15克,丹参、全瓜蒌各30克。

(13)外治坐浴汤:内服方加花椒20粒再煎坐浴;或选用蛇床子、菟丝子、补骨脂、川楝子各10克,女贞子、香附各15克,煎水以熏洗、内灌、浸泡。

要通知:《中医百病防治养》征稿启事发出后,迅及获得鼓励支持。成都中医药大学余曙光校长高度评价此书意义重大、实用性强,他已将征稿啟示转发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全国名中医张之文教授、全国名中医孟如教授、河北省中医研究院曹东义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曾桂芳教授、马烈光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陈涤平教授、陈四清教授、重庆中医学会名誉会长周天寒以及一些省市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的基层中医高度赞赏、积极支持。重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博导黄学宽教授、江琼者教授已开始选题、构思,表示充分利用暑假写好稿件,争取入选。我们十分感谢中医同仁的热情鼓励和支持,我们更要务实策划、落实细节,力争又好又快地编好《中医百病防治养》。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精选作者,让内妇儿外五官各科行家写好自已最有心得、最有经验的病种!为了避免选题重复,特请大家尽快将您拟写的病种发来!我们坚信,有您的参与,本书一定更出彩!务请将您的邮箱准确发来。谢谢!以下重录上次启事内容。征稿启事拟由马有度教授牵头编辑出版《中医百病防治养》医著,在全国范围向中医同仁征稿。今年10月在重庆召开中医百病防治养学术研讨与经验交流会。并从征文中择取优秀稿件,明年集结出版《中医百病防治养》专著。一、征文格式:1、病名,2、概述,3、防、4、治,5、养,6、医案。二、编写体例要求:突出中医特色,适当衷中参西。治的部分,切勿教材式的过多分型,突出重点证型,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渗入名家和个人独特经验,如经验方剂及特色用药。三、文章先后次序说明:1.病名,以中医病名为主,也可以是西医病名。2.概述,该病定义及中医的认识(含名著名家的精辟论述)。3.防是该病的预防措施。4.治是治疗方法。5.养即保养,病后养护,减少和防止复发。6.医案,作者亲自治疗或老师的医案,要求真实可信。另外,请作者在文稿下书写:姓名,性别,年龄,临床年数。职务,职称,毕业院校,师承老师,工作单位或诊所地址,联系方式(手机号)四、中医百病防治养学术研讨与经验交流会主办单位: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养生专委会、马派中医防治养研究中心、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太极集团联合主办。五、征文时间:即日起到9月30号结束。文稿要求三千字左右、深入浅出、有干货、重实用。顺告:中医防治养学术研讨与经验交流会定于今年10月16日(周六)在重庆召开。联系人:刘世峰,电话:18883772987,邮箱:18883772987@163.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