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育女智慧锦囊:用正面的方式沟通 2024-05-04 04:53:43 ↑点击收听今天的节目 ◆ ◆ ◆ ◆ ◆ 今天再一次要提到不同的父母和孩子们,因为青少年时期的争执而造成以后许多年的关系的不良好。我们常常在教学现场中看到,一个孩子在小学里是这样子的,忽然间到了初高中就转变成另外一个孩子了。这位家长提到,好像一个孩子学坏容易,学好很难。这位家长说,十分费心地花了十多年时间培养一点好的习惯、好的品性,在真理的架构上非常费心,可是到了青春期可能瞬间崩溃。很多不好的行为开始出现,甚至以前自己厌弃的一些坏习惯,反而变成格外喜欢去做。孩子很容易受到周围不良的因素影响,家长认为这个孩子不愿意向优秀的人学习,自我的要求很低,不肯全力以赴,只求稍稍能够应付的过关就行了。这个个案提到,孩子追求特立独行,可是都只是表面上的,又说到孩子虎头蛇尾、畏难退缩。在这个个案中,你已经听到了很多负面的词在形容这个孩子。当一个孩子到了所谓的前青春期和青春期,是会有这样的感觉,认为这个孩子似乎变了一个人。上次我已经解释过,孩子在生理方面的青春期和前青春期,大概是13岁开始,一直到18岁左右,会看到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这6-7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而这个时候如果造成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破裂之后,一直到他20几岁,甚至到30岁之前都很难再架构起互相的信任、互相的关心、互相的依赖。孩子不再认为父母亲是他需要敬仰的对象,父母亲也不认为孩子是一个需要再继续去关心的对象。可是请你仔细地回想一下,这个孩子在所谓的前青春期跟青春期之前,从他生下来那一刻开始,你是不是好爱这个孩子?你是不是好宝贝这个孩子?从孩提时候起,你总是不断地看到他的可爱、他的天真,他随便一点点的小动作,你都觉得:哎呀!好可爱!这是我的孩子!忍不住就想去抱她,总想跟别人夸赞他!如果这个孩子从出生到11 -12岁的时候,你都是这样对待他,为什么这个孩子改变之后,你就发现没有办法再用同样的方式来爱他了呢?难道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因为他可爱,像一个小动物一样?小的时候像小狮子,小时候多可爱呀,当他变成一个大狮子的时候,我们就看不到他可爱的地方,难道就不能够再去喜欢,在乎这个孩子吗?请父母仔细想一想,我们爱孩子只是因为他们给我们的回馈好坏,外面的表征好坏吗?因为这些行为的好坏,我们才爱他,还是因为取悦于你,让你开心了而你去关心他爱他?当他不再如此的时候,你就发现你自己没有办法做到了!如果这样,那您认为这应该是父母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呢?这一点我们把它扩大一点,到我们成人的世界来看,不管是在教会里面,或者在你的工作岗位上,总是会有一些同事,总会有些人,他们是很难取悦也很难去喜欢的。假设我们跟他有某一个方面的互动是必须的,不管是在社交上或者是工作岗位上都必须有一些互动,如果知道这个人很难沟通,我们会尽量的挑好时间,对的时间点。为什么?因为我们希望这个沟通能够顺利,事情能够得到一个圆满!如果我们在社交上,跟同事都能够仔细推敲,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要选一个好的时间点和他沟通呢?设法不踩到他的地雷呢?如果能够的话,那我恭喜你!你已经能够开启沟通的第一步了!刚才的个案,我们听到没有真理、坏习惯到处都是、以前不喜欢的现在喜欢去做了,我们听到瞬间崩塌、流于表面、特立独行、虎头蛇尾、好逸恶劳、畏难退缩都是些不好的话,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做到不用负面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上次我特别提到,孩子们在青春期,身体会产生很多的荷尔蒙,会造成他们会去做一些行为动作。这个时候的孩子,脑前额叶开始发展。他们小时候被喂养的那个脑区块是他情绪上的需要,我们还没有去喂养他的逻辑思考,也就是前额叶这个部分。脑前额叶生长的时候,需要我们给他很多的示范。偏偏在这个时候,家长忘记了给他这个好的示范。示范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与人沟通的方式。我们让他看到了很多自己的焦虑、焦躁、生气,就是用非常不逻辑的方法在跟他沟通,于是他就看到了很多我们的生气,我们的恼怒,我们的负面,我们用不合逻辑的方式与他来互动,让他有了错误的认知,所以他反而没有办法用好的方式来跟你沟通。如果我们用健康的方式、正向的方式跟他沟通,他看到了,原来逻辑的方式是用这样子的,用来计划,来为我们的行为踩刹车,逻辑脑是用逻辑的计划来行事,它帮自己去思考未来的走向,建立我们的行为架构,在什么时间点要做什么事,这些种种我们的逻辑脑需要做的事情,都必须靠着生命当中能够看到的一些人为他来做一个好的行为模式来学习的,如果没有,他就必须要在外面,从外面的人来学。那好了,我们现在开始思考,外面是谁?就是他的朋友圈,也就是他看到的师长、老师、朋友圈,还有可能在媒体上所看到的。这个时候,在媒体上面他所看到的都非常的光鲜亮丽,媒体上面人在跳舞、唱歌,看起来很棒!很好看!看起来很有活力!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年轻人特别喜欢聚在一起,运动、跳舞、唱歌,很多团体的互动活动,这是他们的逻辑脑所诉求的,因为那些让他们感觉到,那样的行为方式是正向、充满了活力。而不是常看到大人们的一些不好的脸色或者是负面的言语。这些逻辑脑所诉求的正面的东西,他们在生活当中得不到,就只好在他周遭的朋友当中去得到。在这个生命环节中,很重要的是他旁边的朋友,就是所谓的青春期的孩子,最最需要的是他的朋友圈,他以往不在乎的,在这个时候忽然成为很重要的一个区块!我们为什么会说,孩子在这个年纪会特别的觉得说好像要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深刻地在寻找自己究竟是谁,他们每天都在发觉自己究竟是谁,所以他可能会觉得,他在这个时候特别的发型、衣着特别要去展现一个他自己的样子,不再是以前父母亲帮他买什么衣服他就穿什么衣服,父母亲跟他说要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发型要如何,他就如何。在这个时候,只要孩子不做到伤害自己的事情,让他去尝试一下。如果你试着去理解他的环境,试着跟他一起,跟他一起去揣摩、去想象、去认识、去探索这些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他会觉得说,他后面有一个强大的后盾,正在等待着跟他一起去探索这些他从来不知道的东西。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强大的后盾,也是一个信心的支持,更是让他再往前迈进的时候支撑他的一个力量。与其一直跟他说这样是不对、不好、不可以、不要,还不如把自己放在同样的那个环境当中,跟他一起去认识这个新的他的前额叶所要去探索的、所要去计划的,所以要考量的逻辑到底在哪里,和他一起去找寻。最后我就要谈到,我们刚才说到,如果这个孩子他原本有很多的好习惯、好的品性,它瞬间崩塌了。第一个,这绝对不是瞬间。因为成长是一个过程,它是一点一滴的。可是千万不要认为真的是崩塌了!他只是在这个时候,他先丢弃了以前一些他小孩子的时候所知道的东西,因为他真的想要让大家觉得,说我长大了,这点对他来讲非常的重要。我们越是不去让他认为他是一个长大的个体的时候,越去磨灭掉他这个个体性的时候,他就越觉得他要做一些什么事情,让你去看到他真的是长大了。所以,这绝对不是瞬间的崩塌,是一点一滴的,他一直在推进他的那个底线。我们要做的,绝对不是去批评,我们要做的是让他能够敞开他的心,向你吐诉、向你分享,他到底看到他旁边的这些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这些不良的影响,他们在做什么。你批评得越少,他会说得越多;你认识得越多,他就会更加想要告诉你,他想做的、想学的是什么。你我觉得是很小的事情,你我觉得是很表面的事情,对他们来讲,在这个时候脑的成长,这个时候他的荷尔蒙在身体里面的流窜,是太重要、太大的一件事情,千万不要把它抹灭了。当我们愿意看到孩子他们想要做的这些事情的重要性,请你告诉他说,你看到他们努力!请你让他看到、听到你的支持。你如果告诉他说他是很好逸恶劳的,他只爱玩的,他是虎头蛇尾的话,这个孩子他听到这么多负面的声音,他会越发觉得他外面那些朋友才是好的,你太不了解他了!所以,我们要在这个时候把孩子放到我们的圈子里面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像放风筝一样,你要让他放得高,你就要能够有放有拉,有放有收,有放有收,你要有这样的一个方式,才能够让你的风筝飞得好。同样的,在这一段时间,你知道最最最有创意的一个年龄,就是这段时间,就是介于12到18岁当中这个时间,孩子最越发可能在这个时候不眠不休地去学习一个新的东西就只有在这一段时间当中了,所以千万别让他可惜掉了。只要不影响他的健康,只要他知道他做的事情是在对的道路上,这个是我们要要求的。功课方面,我们能够在适当的时间提醒他,一个孩子他会自己知道,我什么时候开始得去努力了,我们要做的是在旁边支持他、加强他,他需要什么,你告诉他说,你如果需要什么,爸爸或者是妈妈都在旁边随时准备帮你,那你只要记得让他们知道,你想要跟他保持关系的良好,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只要记得,从12岁开始我们对外面的人,在工作、在教会的人是什么样的互动方式,我们就要对我们家的这些青少年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因为他们在这个时候认为他已经是大人了。所以,千万不要再用批判批评的方式和他们说话,这是我希望在今天能够真的交到你们手中的一些认识。因为在这个时候,他的荷尔蒙、他的脑真的都是需要我们用非常科学的方式,而不是在用情绪的方式来对待。 分享:黄雯雯歌曲:《风雨中也能飞翔》、《明天》、《他们需要爱》来自:happy lifeEND /// 赞 (0) 相关推荐 【智力脑】15/16/17.培养孩子记忆力不需要参加培训班 15.记忆力-让游玩变游"学":爸妈会聊天,孩子记得牢 我们通常说的孩子"记事",是指孩子能回忆个人信息,或个人经历的生活事记.研究表明,4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记 ... 父母亲希望你带回什么? 父母亲希望你带回什么? 海 我们常常讲到孝敬父母,但是怎么样孝敬父母,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孝敬父母就是照顾好饮食起居,有人说孝敬父母就是给些钱,有人说孝敬父母就是做父母亲高兴的事情. 当我们出外 ... 莫子麻辣谈 | 我的孩子会受欺负吗? 你有没有担心过你的孩子身边隐藏着一个"马家爵"? 可是你是否相信,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坏"孩子? 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被爱过! 你是否想过,当你的孩子在面对欺负 ... 养儿育女是一场令人敬畏的成长 那天看美国最著名的心灵成长机构奥米茄学院的创始人伊丽莎白·莱瑟的代表作--<破碎重生>,其中一章开头的那段文字,读了之后却让我久久沉浸在我自己养育孩子的经历中,感慨万千!也真是太有同感了, ... 李宗恩老师谈养儿育女必须知道的21件中医知识(全集) 本文所有链接转载自倪海厦老师的传承弟子李宗恩医师的中文博客: http://andylee.pro/wp/.转载请注明出处. 感冒篇--李宗恩老师谈养儿育女必须知道的21件中医知识(1) 发烧篇-- ... 疫苗——李宗恩老师谈养儿育女必须知道的21件中医知识(17) 本文转载自倪海厦老师的传承弟子李宗恩医师的中文博客: http://andylee.pro/wp/.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几天美国辉瑞药厂(Pfizer)公布其研发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有效率达到90%, ... 外伤——李宗恩老师谈养儿育女必须知道的21件中医知识(18) 本文转载自倪海厦老师的传承弟子李宗恩医师的中文博客: http://andylee.pro/wp/. 感冒和外伤,大概是养儿育女最常遇到的问题,这个文章系列一开始时讨论了感冒,这次就来谈谈外伤. 外 ... 产后忧郁症——李宗恩老师谈养儿育女必须知道的21件中医知识(16) 九月底,日本知名女演员竹内结子疑似因产后忧郁症而轻生身亡,让众人悲伤惋惜.其实,很多孕妇生完小孩之后,或多或少都有产后忧郁症,虽然不像竹内结子那么严重,依然承受不少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更会影响到妈妈和 ... 焦虑、压力、叛逆——李宗恩老师谈养儿育女必须知道的21件中医知识(14) 本文转载自倪海厦老师的传承弟子李宗恩医师的中文博客: http://andylee.pro/wp/. 焦虑.压力.叛逆等等,是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问题及心理偏差,看起来像是家庭及学校的问题,和中医没什么 ... 长高——李宗恩老师谈养儿育女必须知道的21件中医知识(15) 本文转载自倪海厦老师的传承弟子李宗恩医师的中文博客: http://andylee.pro/wp/.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年9月2日 好久没有写这个系列的文章了.这半年来,美国真是多事之秋,新冠 ... 皮疹——李宗恩老师谈养儿育女必须知道的21件中医知识(13) 本文转载自倪海厦老师的传承弟子李宗恩医师的中文博客: http://andylee.pro/wp/.转载请注明出处. 皮肤起顽固的疹子,久久不消,是养儿育女时很常遇到的问题,从几周大的小宝宝到念高中 ... 时常头痛——李宗恩老师谈养儿育女必须知道的21件中医知识(10) 本文转载自倪海厦老师的传承弟子李宗恩医师的中文博客: http://andylee.pro/wp/.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甚至儿童常常头痛,在美国,许多的中学生得每天吃止痛药来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