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判断力批判》二:审美和崇高的分析论
相关推荐
-
康德美学观(下)
美或者审美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情感体验,美好的事物更是让人迷恋并沉浸其中,但对于美的本质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历史走到康德的时代,这位伟大的思想者也在心中思索着美的本质.对于审美和美感,康德找到了它们的共性和 ...
-
李秋零 | 康德的目的论思维与形而上学
编 按 使形而上学走上正确的道路,是康德念念在兹追求的目标,但休谟的怀疑和康德自己的理性批判已使康德无法继续采用建构性的方法,而只能采用范导性的方法.康德借助反思的判断力,在对审美判断力的批判中确立 ...
-
先验法则(中)
音乐的反思判断 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 人类不思考 上帝都不屑一笑 Mozart: Sonata in C K.545 Second MovementCyrus Albertson - Classic ...
-
康德《判断力批判》三:审美判断的演绎与辩证论
按照康德的理论体系的习惯,就是分析论.辩证论和方法论,在分析论当中,又可以分为分析部分和演绎部分,前者提出原理,后者进行对这个原理可靠性的演绎. 上一篇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审美和崇高的分析论部分的阅读,接 ...
-
心理、思维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心理.思维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汤凤林 一 思维与心理及生理的区别 以体验.感受为主体的虚拟自我,我们称为心理.心理与思维显然有很大的区别,但几百年来对两者很少有人去区分,甚至将两者混为 ...
-
康德《判断力批判》五: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全书完」
经过前面四篇的内容,我们完成了序言和导言.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中的前半部分,即分析论和辩证论.接下来将在这一篇中完成<判断力批判>的全部内容. 不过在此之前要明确两个问题,一个 ...
-
康德《判断力批判》四: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与辩证论
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 为什么康德要从审美判断力过渡到目的论判断力,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这本来就是一种合目的性的判断力(当然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要将自然引向自由,认识引向实践).如果从判断力的总体划分 ...
-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主要在讲什么
 邓晓芒: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主要在讲什么?  拂晓探索 2016-11-21分享保存 " 既然我看到的这朵花是美的,那么一切看到这朵花的人,都应该觉得是美的.「它有这样一种 ...
-
刘作 | 康德为什么要重写《判断力批判》的导言?
刘作 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刘作,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博导,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康德学会工作委员会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尤其康德哲学,以及与之相关的伦 ...
-
一年40万字的康德三大批判读书笔记背后,会得到怎样的感悟
2020年5月11日到2021年3月24日,317天的时间,写下63篇.近40万字的阅读分析后,完成了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的初步 ...
-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内容分析第五篇/分析论的批判性说明
在<实践理性批判>的分析论中,康德先是提出了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然后深入到对象的概念,最后在动机的分析中完成了整个分析论.这些也就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前半部分. 在第三章的最后一部分 ...
-
康德美学——崇高的分析
西方美学史:康德美学--崇高的分析 2.崇高的分析 (a)康德的崇高分析的重要性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朗吉弩斯的<论崇高风格>一书久经埋没,一直到十六世纪由布瓦罗译成法文,才在欧洲学术界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