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有何底气造反?不只是拥兵20万,更重要的还有这两点
相关推荐
-
钟会为什么会谋反?他谋反有什么目的?
钟会是三国后期魏国非常重要的谋臣,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他曾经不遗余力地支持司马昭攻打蜀国的计划,并且亲自上阵主持伐蜀,可以说,灭亡蜀国的事情中,钟会贡献出了非常大的力量.可是后来,他的态度却发生了大转 ...
-
司马昭伐蜀,刘禅若不举城投降的话,姜维真的能保住蜀汉江山吗?
蜀国人才凋零,贤臣和大将已去其三,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姜维已然独木难支.伴随着五虎上将的逝去,中流砥柱的诸葛亮也已病死,但靠一个姜维苦苦支持,灭亡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对面的魏国的司马懿也在诸葛亮死后一命 ...
-
邓艾钟会手握20万重兵,为何却被只有一千兵马的监军卫瓘制服?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最后随着曹丕,就刘备和孙权的先后称帝,遂成为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其中三国以蜀国实力最弱,也最先被灭亡.司马氏灭蜀之战充满了传奇色彩,景元四年(263年),魏将钟会和邓艾领兵20余万伐蜀 ...
-
注定失败的起兵谋反,聪明一世的钟会,为何会惨死于巴蜀大地
三国末年,魏国已然成为了司马家手中的玩物,三家归晋已成大势所趋.恰巧这时蜀国内部发生了权力纠纷,身为三军统帅的姜维因为害怕宦官黄皓的迫害,而选择了离开中央前往沓中种麦.姜维的离开,让黄皓更加肆无忌惮, ...
-
刘禅投降后,蜀汉君臣大多得以善终,为何姜维却遭遇灭门之祸
当刘禅站在城楼之上,举起白旗投降之时,姜维还在剑阁与钟会对峙呢!剑阁易守难攻,钟会打不进来,姜维也不主动出击,准备打消耗战,让钟会知难而退. 大图模式忽然有一天,成都有信使来了,呈给姜维一封信,上面插 ...
-
钟会除掉邓艾之后就打算谋反了,可这些都被司马昭看在眼中!
接受了姜维的投降,钟会这心里是大为畅快啊,本来嘛,自己是这次伐蜀的主力统帅,结果被打辅助的邓艾抢先一步收降了刘禅.姜维可以说是蜀国的二号人物,他能向自己投降,也算是天大的荣誉了. 钟会这个人啊,除了带 ...
-
关于钟会、邓艾的10个成语,你了解几个呢?
虽然<三国演义>没有涉及,但后三国时期同样精彩,少了些孤注一掷的买卖,多了些大场面,比如淮南三叛,比如吴.蜀的灭亡. 鱼贯而进 邓艾.钟会总是出双入对,再加上一个姜维,熟面孔就这么几个了. ...
-
利益诱惑,难以抵挡,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忠臣随时有可能变心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十(公元264) [事由]从此他们俩感情 ...
-
山西新军仅2000人,16年扩军百倍,成为拥兵20万的晋绥军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驻山西的清朝新军第85标也起兵响应,击毙山西巡抚,攻取省会太原城,但最后胜利成果却被隐藏在革命队伍里的野心家阎锡山攫取,当时,阎担任第86标标统(相当于团长),在 ...
-
郑芝龙拥兵20万富可敌国,降清却落得被斩首的下场,他错在了哪里
22岁的郑芝龙可谓少年得志,他不仅继承了颜思齐在台湾开创的拓垦大业,势力也不断壮大:又继承了华商领袖李旦的部分海商事业,成为当时海上最大的武装集团的头领,领导数万人开始了亦商亦盗的海上生涯.但郑芝龙对 ...
-
郑芝龙拥兵20万富可敌国,降清却落得被斩首下场,他错在了哪里?
22岁的郑芝龙可谓少年得志,他不仅继承了颜思齐在台湾开创的拓垦大业,势力也不断壮大:又继承了华商领袖李旦的部分海商事业,成为当时海上最大的武装集团的头领,领导数万人开始了亦商亦盗的海上生涯.但郑芝龙对 ...
-
七国之乱,为何诸侯联军兵强马壮,拥兵20万,却未能成大事呢?
汉景帝即位的第三年,汉朝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原因是朝廷中有一个叫做晁错的人向景帝递呈了一份<削藩策>,并希望景帝能够参考其中的内容来进行削藩.景帝觉得晁错所提建议可行,便开始进行削 ...
-
他拥兵20万富可敌国,降清却落得被斩首的下场,他错在了哪里
22岁的郑芝龙可谓少年得志,他不仅继承了颜思齐在台湾开创的拓垦大业,势力也不断壮大:又继承了华商领袖李旦的部分海商事业,成为当时海上最大的武装集团的头领,领导数万人开始了亦商亦盗的海上生涯.但郑芝龙对 ...
-
1991年苏联解体,拥兵400万的苏联军队为何“放弃”了政权
苏联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苏联军队的保护.但是在苏联解体之时,这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却意外的"放弃"了国家.当时(1990~1991年),苏联军队历经裁撤,仍有350~400万兵力 ...
-
此国拥兵600万,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开战不到18天就亡国
二战爆发之前,有一个国家拥兵600万,超过了德国整个"德国国防军"的540万人,被称为"世界第一陆军",却在开展不到一个月就被德国灭国,自己被迫只能跑到英国组织 ...
-
袁世凯拥兵7万敢篡位,曾国藩领军50万却甘为人臣,他在怕什么?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在清廷和南方革命党之间首鼠两端,终于在1912年诱使隆裕太后,做出了逊位让国的决定,传承276年的清朝自此灭亡. 袁世凯作为清朝的直接篡位者,被满清遗老遗少所痛恨.但实际上,袁世 ...
-
游杂武装拥兵2万,看不起500八路军,3个月后被瓦解仅剩千人
▲八路军东进冀南 1937年12月中旬,八路军129师所属4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和1个骑兵连组成东进纵队,在386旅副旅长陈再道等人指挥下,挺进河北南部,并在当地群众支持下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此前,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