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拥兵20万富可敌国,降清却落得被斩首的下场,他错在了哪里
相关推荐
-
残酷的皇权:为何南明不能团结一致抗清?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自度 图片/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5100字,大约需要15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赢得最高权力的只能有一个人,而所有参与 ...
-
是忠于明室,还是割据自雄?
郑成功,究竟是否有着如他自己诗中所说的一般,"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的态度呢? 在东亚的传统道德语境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比郑成功更加特殊的英雄人物.他的身份定位出人意 ...
-
郑成功之子郑经,错失了推翻清朝的最好机会?
八旗军从明朝万历年间起兵立国,到最终奠定清王朝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土,经历了长达百年的战争.而八旗军战史中,令他们损失最惨重的劲敌,正是南明延平王.民族英雄郑成功. 根据<中国军事&g ...
-
郑成功为什么要把他的母亲开膛破肚?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民族大英雄,驱逐荷兰人收复失地,是多么可歌可泣,但是他将自己的母亲死后开肠破肚,确实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不解,对于那些误会他的人说这是郑成功一生的污点,但是那些都是不了解他的人! 郑成功 ...
-
郑芝龙拥兵20万富可敌国,降清却落得被斩首下场,他错在了哪里?
22岁的郑芝龙可谓少年得志,他不仅继承了颜思齐在台湾开创的拓垦大业,势力也不断壮大:又继承了华商领袖李旦的部分海商事业,成为当时海上最大的武装集团的头领,领导数万人开始了亦商亦盗的海上生涯.但郑芝龙对 ...
-
他拥兵20万富可敌国,降清却落得被斩首的下场,他错在了哪里
22岁的郑芝龙可谓少年得志,他不仅继承了颜思齐在台湾开创的拓垦大业,势力也不断壮大:又继承了华商领袖李旦的部分海商事业,成为当时海上最大的武装集团的头领,领导数万人开始了亦商亦盗的海上生涯.但郑芝龙对 ...
-
山西新军仅2000人,16年扩军百倍,成为拥兵20万的晋绥军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驻山西的清朝新军第85标也起兵响应,击毙山西巡抚,攻取省会太原城,但最后胜利成果却被隐藏在革命队伍里的野心家阎锡山攫取,当时,阎担任第86标标统(相当于团长),在 ...
-
钟会有何底气造反?不只是拥兵20万,更重要的还有这两点
在三国这么多有名的大将中,钟会的死法是可谓是最悲催的了--他是被部下乱刀砍死的.他之所以被部下砍死,就是因为他造反没成功.那么,钟会为什么会造反呢?很多人都说,钟会是进入蜀国之后,拥兵自重,然后他个人 ...
-
七国之乱,为何诸侯联军兵强马壮,拥兵20万,却未能成大事呢?
汉景帝即位的第三年,汉朝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原因是朝廷中有一个叫做晁错的人向景帝递呈了一份<削藩策>,并希望景帝能够参考其中的内容来进行削藩.景帝觉得晁错所提建议可行,便开始进行削 ...
-
郑芝龙的“海洋兄弟”与刘五店“渔兵”(地史碎片)
图 1:刘五店一角(2020年摄) 明崇祯元年(1628年),海商武装集团巨头郑芝龙厌倦颠簸的海上生活,便想着来个华丽的转身.要想改换生活模式又不改变生活质量,最好的办法就是招安受降.被郑氏集团折磨得 ...
-
吴三桂叛乱时拥兵70万,而康熙只有20万,但为何是康熙笑到了最后
大家好,我们的罗布爱谈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吴三桂起兵时除了联合尚可喜,耿精忠之外,还联系了台湾的延平王郑经(郑成功长子),也就是说这边除了他之外 ...
-
朱元璋仅有20万军队,为何却能打赢拥兵60万的陈友谅?
鄱阳湖大战,是元末战争史上打得最激烈.最残酷.最悲壮的一场大战.在这场历时36天的鏖战中,朱元璋先是乘陈友谅久攻洪都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口处,截断了其退路:然后再巧用火攻,歼灭了其水师主力: ...
-
郑成功在他父亲郑芝龙投降清朝后曾经向日本四次借兵抗击清朝
据日本人回忆郑芝龙投降清朝后,其子郑成功仍旧孤军奋战,支持明朝,并四次向日本国派了使者,要求援军和物资.郑成功将军心向朝廷,不惜向日本借兵,企图光复大明,时乃忠臣也! 清朝就这样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