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求和且中庸——《论语》悟读【32】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为政篇(16)
一原文为政第二2. 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试解]孔老师说:"学和思是统一的,学需要借助思方可蓬勃向上,思需要学的营养才能茁壮成长.学和思不能偏执于一端,就 ...
-
论语:攻乎异端(2—16 )
孔子认为,但凡治学要治正学.守正道,不能研究那些异端邪说.不然,于自己.于社会都是很有害的事情.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注释] 攻,攻习.攻读.研究. 异端,背离正道的 ...
-
清焦循论语通释简体横排版
论语通释 (清)焦循撰 清光绪李氏刻木犀轩丛书版 自周.秦.汉.魏以来,未有不师孔子之人.虽农工商贾.厮养隶卒,未有不读<论语>者.然而,好恶毁誉之私,不独农工商贾.厮养隶卒有之,而士大夫 ...
-
中庸研读第4讲:第5-7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4讲:第5-7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5.6.7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对中庸之道的不明或不行的原因,要想行道必先明道.虞舜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力行中庸之道.人们由于受物欲的蒙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克己才是真功夫——《论语》悟读【274】
为仁尚礼德配天地,益智崇义道冠古今. <论语>第十二篇第一章: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
-
为人且唱中庸曲——《论语》悟读【265】
中庸致善行事道,厚德载福为人宗. <论语>第十一篇第十七章: [原文]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pì,偏激),由也喭(yàn,鲁莽). [译文] 高柴过于实在,曾参不够聪颖,子张过于偏激, ...
-
极高明而道中庸——《论语》悟读【263】
致广大须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论语>第十一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贡问:"师(子张)与商(子夏)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
-
谦让克己真功夫——《论语》悟读【182】
谦无不吉,人之道: 让无不利,仁之道. <论语>第八篇第一章: [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 孔子说:"泰 ...
-
道本中庸可致善——《论语》悟读【143】
不偏不倚中庸致善, 勤俭勤劳厚德载福.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七章: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 ...
-
人能克己身无患——《论语》悟读【4】
饮食男女,皆有缺点.曾国藩曾设求阙斋,不断反省自己.他走的是一条不断纠错以臻完善之路.--题记 <论语>第一篇第四章: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
-
道本中庸是谓仁——《论语》悟读【476】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第十九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译文]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