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本中庸是谓仁——《论语》悟读【476】
相关推荐
-
语音版《中庸》赏析(7)择乎中庸则拳拳服膺
<中庸>赏析(7)择乎中庸则拳拳服膺 各位网友,<中庸>的六.七.八章,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第六章,孔子从正面称赞舜隐恶扬善,执两用中,是具有大智慧的人.第七章,从反面指出那些 ...
-
【語文餖飣】张栻交游名字解诂
张栻交游名字解诂 胡俊俊,胡琼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江油621709) 摘要:张栻研究四十年来,学界在各方面都有所探讨,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张栻交游之一隅切入,运用语言研究方 ...
-
潜居抱道待其时——《素书》悟读之【10】
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原始章第一>悟读[10] [原典]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 ...
-
敬畏天命行仁道——《论语》悟读【203】
敬畏天命,且行仁道. <论语>第九篇第一章: [原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利,却看重天命与仁德. [悟读] 吾道一以贯之. 本章体现了夫子一贯的思想主张. 在夫子 ...
-
仁道不远行即是——《论语》悟读【173】
仁者爱人,共爱世间百态: 道者有道,同乐万家灯火. <论语>第七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到 ...
-
道本中庸可致善——《论语》悟读【143】
不偏不倚中庸致善, 勤俭勤劳厚德载福.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七章: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世道从来非诡道——《论语》悟读【342】
世道从来非诡道,人心自古是良心.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晋文公谲(jué,欺诈)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 ...
-
学问之道求放心——《论语》悟读【350】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 ...
-
仁和如兰润天下——《论语》悟读【328】
仁和如兰润天下,临达似竹敞胸襟.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章: [原文] "克(好胜).伐(自夸).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