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天命行仁道——《论语》悟读【203】
相关推荐
-
【第82期】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16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重义轻利吗?
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16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重义轻利吗?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知晓,懂得.义:合宜的 ...
-
《论语》经典五十句
来源:网络 本文选自<论语>,让我们重温先贤智慧,传承传统中华文化. 1.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即便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便 ...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二)
一原文里仁第四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试解]孔老师说:"仁德君子将心安在仁德大道上,忧思自己的言行能否让仁德彰显,从而守着仁义中道的原则,以道义来裁量自心 ...
-
《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十大本质区别,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君子"和"小人"是儒家思想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二者的区别,<论语>一书中论述颇多,标准明 ...
-
每日一学 2021-05-19
2021-05-19 18:00 华人号:华人国学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第一> [孔 ...
-
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1)
本篇共31章,皆论孔子之德行,所以放在<泰伯>尧舜禹之至德后面.首章说明孔子的为人品格,末章孔子以棠棣之华自喻,阐述"事在人为"的道理,亦是孔子心目中的道德标准. 子罕 ...
-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盗竽非道》悟读述杂【53】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盗竽非道》悟读述杂【53】
-
仁道不远行即是——《论语》悟读【173】
仁者爱人,共爱世间百态: 道者有道,同乐万家灯火. <论语>第七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到 ...
-
道本中庸是谓仁——《论语》悟读【476】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第十九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译文]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世道从来非诡道——《论语》悟读【342】
世道从来非诡道,人心自古是良心.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晋文公谲(jué,欺诈)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 ...
-
仁者无敌行天下——《论语》悟读【332】
仁者无敌,德行天下. <论语>第十四篇第六章: [原文] 南宫适(kuò,姓南宫,名适,字子容)问于孔子曰:"羿(yì,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射,奡(ào,古代一个大力士,传 ...
-
学问之道求放心——《论语》悟读【350】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 ...
-
仁和如兰润天下——《论语》悟读【328】
仁和如兰润天下,临达似竹敞胸襟.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章: [原文] "克(好胜).伐(自夸).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 ...
-
君子素其位而行——《论语》悟读【352】
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六章: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译文] 孔子说:&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