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从来非诡道——《论语》悟读【342】
相关推荐
-
论语:不有祝鮀之佞(6-16)
孔子善于借人借物说理,表面上看似就人论人.就人谈事,实则以此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政治秩序的不满和担忧.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祝鮀 ...
-
《论语》:“君子德风,小人德草”,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 ◆ ◆ 内容来源 | 论语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这句话原文出自<论语·颜渊& ...
-
【第135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6章》孔子因何感叹世人“行不由道”?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6章>孔子因何感叹世人"行不由道"? 6·16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户:门户,此处指房门.斯:指示代词 ...
-
素说《论语》:宪问篇(十五)
素说《论语》:宪问篇(十五)
-
【第300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5章》君子与小人在用人上为何不同?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5章>君子与小人在用人上为何不同? 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 ...
-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盗竽非道》悟读述杂【53】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盗竽非道》悟读述杂【53】
-
好言逞勇非为德——《论语》悟读【331】
好言逞勇,非为德也. <论语>第十四篇第五章: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 ...
-
学问之道求放心——《论语》悟读【350】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 ...
-
闲谈何必论人非——《论语》悟读【355】
说三道四非君子,摆尾摇头真奴才.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贡方(评议)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译文] 子贡议论别人.孔子说:&quo ...
-
善恶从来是答案——《论语》悟读【321】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论语>第十三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 ...
-
君子相交也以道——《论语》悟读【297】
以文会友求真谛:邀月裁诗透惠风. <论语>第十二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参说:"君子以合乎礼仪的标准和方式 ...
-
治国之道富民始——《论语》悟读【282】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论语>第十二篇第九章: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即有子)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hé何不)彻(彻,西周时流行于诸 ...
-
以道事君臣之道——《论语》悟读【271】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论语>第十一篇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zēng,乃,竟)由与求之问.所 ...
-
重人轻物圣贤道——《论语》悟读【244】
重人轻物,圣贤之道. <论语>第十篇第十二章: [原文] 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 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到人了吗?&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