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话当年4】刘金廷:转正为国干 分工管财粮

转正为国干

分工管财粮

刘金廷

一九五六年五月,撤区并乡。全县十七个区撤销,二百六十七个乡、七个区辖镇、一个县辖镇,合并为五十五个乡、一个镇。原第十七区划为毛荷殿、荷公殿、堡面前三个乡,由云麓、南源、堡年、安和、建台五个小乡合并为堡面前乡。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山村小集镇堡面前设立政府机关。利用清末建的团防局三间老屋办公。办公房东临街道,南挨油铺,西近河流,北靠戏台和观戏坪。坪东便是亭子,亭子过道宽敞,过道里面是神殿改为供销社营业厅。解放前,这里是一条约四百米长的半边街,分天、地、仁、和四市,四十来户,一百七十余人,全街一家中药铺,一家客栈,两家杂货铺兼卖猪肉,一家油铺,一家染铺,一家师公。亭子走廊是个小市场交易大米等物资。设立乡政府,为这个小集镇增添了几分繁荣。乡里的干部,除周伯魁由区里放下来的外,全部从小乡干部中择优录取,转为国家正式干部。成立党的总支委员会,书记周伯魁、副书记文荣华、组织委员王义明、宣传委员李运生。乡政府乡长贺俊、副乡长刘克文、秘书宁润身、民政委员刘希堂、生产委员刘南田、财粮委员刘金廷、团总支书记刘怡元、妇女主任文荣华兼。一班人马,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团结协作,干劲十足。灵官殿办事处(辖堡面前、毛荷殿、荷公殿、灵官殿、茶子山、石株桥六个乡)派曾再生同志任堡面前乡指导员,加强领导。

在干部队伍中,我是最年轻的一个,未满十八岁,周围的人多数对我作不懂事的孩儿看待,有时甚至逗着好玩,有领导担心工作任务难以完成。我察觉到这种情形,心里琢磨着,怎样才能让人们改变看法,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联想起三国时期,东吴周瑜十八岁当督都,老将程普不服,周瑜开会,程普托病不出。后来听说周瑜军事部署得当,用兵有方,表现出卓越的才能,程普拜服了,同心协力,效忠国家。这个故事启发和鼓舞着我,暗下决心,用出色的业绩来回敬他们。

各乡班子组好后,县里立即召开乡干部会议,稳定情绪,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大会结束,县财政科留下财粮委员培训业务。学习财政会计、记帐、报表、资金管理,既管帐,又管钱;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农业税征收,粮食统购统销的业务。会上我认真领会精神,钻研业务,生怕有疏漏之处。经过努力,明确了工作任务、要求和做法,懂得了业务常识,树立了必胜的信心。

回到乡里,第一件事就是发干部工资,报销办公用品发票,发放救济款和残废、复员军人补助。紧接着做征粮和粮食统购统销的准备工作。到原区公所领回《土地分户清册》。一九五二年实行查田定产,分户逐丘丈量水田面积,按土质分为一、二、三等,确定每等的稻谷亩产标准,求得稻谷总产量,按总产量计征农业税(公粮)。还按每人年口粮标准三百六十斤,超过部分国家统购,不足部分国家统销。农业税,统购户交稻谷,统销和自足户交现金(代金)。任务繁重,请刘纯俭、张长能帮助。第一步,深入到社、到户,查清土地异动,人口增减。我们三人分工各包一片,带着《土地分户清册》,逐户核对落实,一个月时间完成。第二步计算农业税额。我们三人在王家庄一间房子里,计算到户,填写清册,夜以继日的干了一个月才结束。经过这一工作,熟练了珠算,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又快又准。第三步填发农业税征收通知单。入社的农户,通知单发到农业合作社,单干户则要发到户。经过两个半月的努力,准备工作胜利完成。

计算结果,全乡二千四百一十户,九千六百三十人,二十二个高级社,入社户数二千O四十户,入社人口八千一百四十个,单干三百七十户,一千四百九十人。水田五千二百六十八亩,定产量二百六十三万斤,征粮一十三万一千五百斤,其中公粮五千八百斤,代金一十二万五千七百斤,扣人民币七千五百四十二元。粮食统购五千八百斤,统销九十一万七千九百斤。任务完成后,向领导汇报,乡党总支委员会十分满意。曾再生同志笑眯眯地对我说:“小刘,干得好,原来担心你搞不好,现在放心了。”

时值秋收,缴纳农业税时机已到。那时农民的爱国热情很高,有现成的谷子,踊跃交纳爱国粮,有的高级社组成大队伍,浩浩荡荡送谷到国家粮食仓库;交代金要现钱,难度大得多,特别是单干户,要所在的高级社菅,社干部不主动。摸清情况,向党总支委员会汇报,争取领导重视,群力群策抓农业税征收。本人主管业务,更应积极主动,三手抓。

会议敦促。自从发出征收农业税通知单,开会布置征收任务以后,逢会都讲,引起社主任重视。到十一月中,任务还只完成一半,心里着急。在一次社主任会议上发言,公布进度,表扬先进,批评后进,分析后进的原因,强调社主任如何做好工作,保证在十二月底完成任务。散会了,新元高级社主任李德义等几位长辈当着我父亲的面同我开玩笑:“小刘,你刚才讲话讲得很好,很受感动,很受启发。不过,你父老子八爷也在下面听,你对父亲也教训起来了。”我笑着回答:“我一个乳臭未消的小子,岂敢教训长辈!工作需要,摆事实,讲道理,敦促大家早日完成任务。如有不妥之处,还望长辈们批评指教。”大家在欢笑中离散回家了。

登门催促。从发通知单到完成任务的近四个月内,我个人逐社,单干户逐户登门催促五次,全体干部下乡帮助催交。登门面对面的交谈,很实际,效果好,有不少户,上门一次就交了。越到后期越难收,或是思想上的难通户,或是经济上的困难户。有的拖欠户住在边远的山冲,跑一次来回三四十里。新元社的树桐年冲里一户一元五角钱的代金,去他家走了四次,每次都和蔼地讲道理。最后受到了感动,他说:“刘同志,你为我的一点代金走了一两百里路,讲了一谷箩的话,真是脚板走成丁,嘴巴磨成泡,今天也该交了。”

简报督促。征收期间,印发了六期《农业税征收简报》每期公布进度,介绍好的典型经验,表扬好人好事。送县财政科和乡里的全体干部,下发各高级社和拖欠代金的户。一份小简报,办的质量不高,收效还是较好的。社干和农户,对墨沾纸的东西都重视,受表扬的高兴,拖欠户的名单公布全乡,给本人有点压力,给别人有种看法,形成社会舆论督促的作用。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如期圆满完成了当年农业税征收任务,还收回了前三年的老欠。是全县农业税代金完成得最好的乡。

【作者简介】刘金廷:湖南邵东人。曾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纪检干部和先进工作者、立功等荣誉称号。一九八四年到一九九六年,中央纪委、省委、市委和县委颁发荣誉证书十六本,授予全国优秀纪检干部勋章,奖励一级工资,退休养老金高百分之五,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现系邵东县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

(0)

相关推荐

  • 70年 代的华西村,那时还只是普通的小村庄

    来源:罕见老照片 华西村隶属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位于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 从2001年开始,华西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帮带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建成了一个面积35平方公里.人 ...

  • 兴隆县快活林村六十年前的一场“快活的”辩论:钱多了以后怎么花?!

    翻旧书,看到这条老新闻: 一场生动的辩论 钱多了镶金牙 河北兴隆县快活林乡快活林村建成中兴高级社后,连续二年梨果大丰收.全社二百零二户,九百九十九口人.今年分一千元以上的有十户,分五百元以上的有一百十 ...

  • 那棵大树

    那棵大树 --怀念老书记王凯同志 孟元勋 一 王凯是南关的老书记,地道的农民,一辈子当村干部,一辈子受苦,一辈子做好事:从解放初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到文革的中后期,一直担任村里的社长.党 ...

  • 乡土散文:交公粮

    难忘那时交公粮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并且亲身经历过多年的交公粮过程,品透了交公粮的滋味.而这种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制度,于2006年给全部取消了.那一时刻的如释重负之感和无比愉悦之情,充满 ...

  • 刘继红 | 含辛茹苦慈和母

    [往期回读] 小巷故事多 我在这里守望你    今天 坚贞不屈生身父 看海    昏黄烛火下最美是你 我想给您一个像样的工作室 粥香十里   送粮趣事    流浪猫 奶奶的草窝       傻子的弹弓 ...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四卷 提留与统筹

    这是在农村里流传的顺口溜,自从分税制,收支两条线以来,税收上去,由于技术问题支不下来,三提留五统筹无节制地执行,乡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只有多收多敛,才能保证他们的工资,中国乡镇基层干群矛盾普遍激化,圆铃镇 ...

  • 【老干部话当年1】刘金廷:家庭如学校 父母胜教师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家庭如学校 父母胜教师 刘金廷 衡邵边界,屹立着巍峨的大云山.西麓有个大云村,境内群山起伏,峰嶂迭层,环抱着一 ...

  • 【老干部话当年3】刘金廷:小乡管经济 征收三项税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小乡管经济 征收三项税 刘金廷 解放以后,经历了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土改复查.三反五反等翻天覆地的政治运动,彻 ...

  • 【老干部话当年5】刘金廷:改行当秘书 蹲点永胜社

    改行当秘书 蹲点永胜社 刘金廷 为了充实和加强基层的领导,上级决定,各乡党的总支委员会提升为党委会.一九五七年二月,堡面前乡由曾再生同志任党委书记,周伯魁同志任副书记,贺俊任乡长,刘金廷任党委秘书,宁 ...

  • 【老干部话当年7】刘金廷:建人民公社 办公共食堂

    建人民公社 办公共食堂 刘金廷 宁丕成同志被扫回老家劳动改造以后,一九五八年四月,县委派李德发同志任堡面前乡党委书记,曾再生同志任副书记.李书记到任,我没有驻点的任务,专门为党委当参谋. 一九五八年三 ...

  • 【老干部话当年8】刘金廷:举三面红旗 刮五股歪风

    举三面红旗 刮五股歪风 刘金廷 人民公社刚刚建立,大张旗鼓宣传"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向共产主义迈进!"一九五八年五月,中共八大二次全会通过了毛主 ...

  • 【老干部话当年9】刘金廷:学卧薪尝胆 齐过苦日子

    学卧薪尝胆齐过苦日子刘金廷一九五九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终止对华援助,全部撤回在华专家一千三百九十人,终止派遣专家九百名,撕毁三百四十三个专家项目,废除二百五十七个科技合作项目.援建的三百零四个项目,尚 ...

  • 【老干部话当年10】刘金廷:撤公共食堂 让农民生息

    撤公共食堂 让农民生息 刘金廷 公共食堂建立之初,社队干部和共产党员积极热情,采取措施,想把它办好.居住集中,社员思想和物资条件好,干部能力强的食堂办得可好.食堂一班人马得力,管理制度严明,厨房大木饭 ...

  • 【老干部话当年11】刘金廷:惩治忤逆子 教训烈泼妇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惩治忤逆子 教训烈泼妇 刘金廷 孝悌观念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善事父母为孝,顺从兄长为悌.孝道孝行, ...

  • 【老干部话当年12】刘金廷:抛关睢四句 引鸳鸯三章

    抛关睢四句 引鸳鸯三章 刘金廷 白鹿祠堂座落在白鹿町的中心,东头的三进两横是毛荷殿公社机关,西头两大排横屋是白鹿学校,公社干部和学校老师交往甚密.一九六三年上学期初,白鹿学校校长罗友三老师找我谈:&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