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话当年4】刘金廷:转正为国干 分工管财粮

转正为国干
分工管财粮
刘金廷
一九五六年五月,撤区并乡。全县十七个区撤销,二百六十七个乡、七个区辖镇、一个县辖镇,合并为五十五个乡、一个镇。原第十七区划为毛荷殿、荷公殿、堡面前三个乡,由云麓、南源、堡年、安和、建台五个小乡合并为堡面前乡。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山村小集镇堡面前设立政府机关。利用清末建的团防局三间老屋办公。办公房东临街道,南挨油铺,西近河流,北靠戏台和观戏坪。坪东便是亭子,亭子过道宽敞,过道里面是神殿改为供销社营业厅。解放前,这里是一条约四百米长的半边街,分天、地、仁、和四市,四十来户,一百七十余人,全街一家中药铺,一家客栈,两家杂货铺兼卖猪肉,一家油铺,一家染铺,一家师公。亭子走廊是个小市场交易大米等物资。设立乡政府,为这个小集镇增添了几分繁荣。乡里的干部,除周伯魁由区里放下来的外,全部从小乡干部中择优录取,转为国家正式干部。成立党的总支委员会,书记周伯魁、副书记文荣华、组织委员王义明、宣传委员李运生。乡政府乡长贺俊、副乡长刘克文、秘书宁润身、民政委员刘希堂、生产委员刘南田、财粮委员刘金廷、团总支书记刘怡元、妇女主任文荣华兼。一班人马,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团结协作,干劲十足。灵官殿办事处(辖堡面前、毛荷殿、荷公殿、灵官殿、茶子山、石株桥六个乡)派曾再生同志任堡面前乡指导员,加强领导。
在干部队伍中,我是最年轻的一个,未满十八岁,周围的人多数对我作不懂事的孩儿看待,有时甚至逗着好玩,有领导担心工作任务难以完成。我察觉到这种情形,心里琢磨着,怎样才能让人们改变看法,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联想起三国时期,东吴周瑜十八岁当督都,老将程普不服,周瑜开会,程普托病不出。后来听说周瑜军事部署得当,用兵有方,表现出卓越的才能,程普拜服了,同心协力,效忠国家。这个故事启发和鼓舞着我,暗下决心,用出色的业绩来回敬他们。
各乡班子组好后,县里立即召开乡干部会议,稳定情绪,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大会结束,县财政科留下财粮委员培训业务。学习财政会计、记帐、报表、资金管理,既管帐,又管钱;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农业税征收,粮食统购统销的业务。会上我认真领会精神,钻研业务,生怕有疏漏之处。经过努力,明确了工作任务、要求和做法,懂得了业务常识,树立了必胜的信心。
回到乡里,第一件事就是发干部工资,报销办公用品发票,发放救济款和残废、复员军人补助。紧接着做征粮和粮食统购统销的准备工作。到原区公所领回《土地分户清册》。一九五二年实行查田定产,分户逐丘丈量水田面积,按土质分为一、二、三等,确定每等的稻谷亩产标准,求得稻谷总产量,按总产量计征农业税(公粮)。还按每人年口粮标准三百六十斤,超过部分国家统购,不足部分国家统销。农业税,统购户交稻谷,统销和自足户交现金(代金)。任务繁重,请刘纯俭、张长能帮助。第一步,深入到社、到户,查清土地异动,人口增减。我们三人分工各包一片,带着《土地分户清册》,逐户核对落实,一个月时间完成。第二步计算农业税额。我们三人在王家庄一间房子里,计算到户,填写清册,夜以继日的干了一个月才结束。经过这一工作,熟练了珠算,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又快又准。第三步填发农业税征收通知单。入社的农户,通知单发到农业合作社,单干户则要发到户。经过两个半月的努力,准备工作胜利完成。
计算结果,全乡二千四百一十户,九千六百三十人,二十二个高级社,入社户数二千O四十户,入社人口八千一百四十个,单干三百七十户,一千四百九十人。水田五千二百六十八亩,定产量二百六十三万斤,征粮一十三万一千五百斤,其中公粮五千八百斤,代金一十二万五千七百斤,扣人民币七千五百四十二元。粮食统购五千八百斤,统销九十一万七千九百斤。任务完成后,向领导汇报,乡党总支委员会十分满意。曾再生同志笑眯眯地对我说:“小刘,干得好,原来担心你搞不好,现在放心了。”
时值秋收,缴纳农业税时机已到。那时农民的爱国热情很高,有现成的谷子,踊跃交纳爱国粮,有的高级社组成大队伍,浩浩荡荡送谷到国家粮食仓库;交代金要现钱,难度大得多,特别是单干户,要所在的高级社菅,社干部不主动。摸清情况,向党总支委员会汇报,争取领导重视,群力群策抓农业税征收。本人主管业务,更应积极主动,三手抓。
会议敦促。自从发出征收农业税通知单,开会布置征收任务以后,逢会都讲,引起社主任重视。到十一月中,任务还只完成一半,心里着急。在一次社主任会议上发言,公布进度,表扬先进,批评后进,分析后进的原因,强调社主任如何做好工作,保证在十二月底完成任务。散会了,新元高级社主任李德义等几位长辈当着我父亲的面同我开玩笑:“小刘,你刚才讲话讲得很好,很受感动,很受启发。不过,你父老子八爷也在下面听,你对父亲也教训起来了。”我笑着回答:“我一个乳臭未消的小子,岂敢教训长辈!工作需要,摆事实,讲道理,敦促大家早日完成任务。如有不妥之处,还望长辈们批评指教。”大家在欢笑中离散回家了。
登门催促。从发通知单到完成任务的近四个月内,我个人逐社,单干户逐户登门催促五次,全体干部下乡帮助催交。登门面对面的交谈,很实际,效果好,有不少户,上门一次就交了。越到后期越难收,或是思想上的难通户,或是经济上的困难户。有的拖欠户住在边远的山冲,跑一次来回三四十里。新元社的树桐年冲里一户一元五角钱的代金,去他家走了四次,每次都和蔼地讲道理。最后受到了感动,他说:“刘同志,你为我的一点代金走了一两百里路,讲了一谷箩的话,真是脚板走成丁,嘴巴磨成泡,今天也该交了。”
简报督促。征收期间,印发了六期《农业税征收简报》每期公布进度,介绍好的典型经验,表扬好人好事。送县财政科和乡里的全体干部,下发各高级社和拖欠代金的户。一份小简报,办的质量不高,收效还是较好的。社干和农户,对墨沾纸的东西都重视,受表扬的高兴,拖欠户的名单公布全乡,给本人有点压力,给别人有种看法,形成社会舆论督促的作用。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如期圆满完成了当年农业税征收任务,还收回了前三年的老欠。是全县农业税代金完成得最好的乡。

【作者简介】刘金廷:湖南邵东人。曾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纪检干部和先进工作者、立功等荣誉称号。一九八四年到一九九六年,中央纪委、省委、市委和县委颁发荣誉证书十六本,授予全国优秀纪检干部勋章,奖励一级工资,退休养老金高百分之五,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现系邵东县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