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正经读书人不会凹造型

人为什么要读书?

当你看到柿树挂果,脑海里浮现的是:“秋去冬来万物休,唯有柿树挂灯笼。”而不是“卧槽,嘀溜当啷的真好看。”当失恋时你会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而不是像个大傻子在小河边咆哮。

你问我为什么要读书?

这么说吧,每次不想学习的时候我就照镜子,然后告诉自己,长这样一定要好好读书,不然别人会说,那个人除了漂亮一无是处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人丑就要多读书!你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骗你还留着过年啊……

去一个地方旅游,读了书去和不读书去是两种体验,连美国南北战争都不知道,你去林肯纪念堂不过是看了个寂寞。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路也不过是邮差。

读书越少越容易对环境不满,读书越多越容易对自己不满。读书少,看问题往往失于主观简单,归咎外因,牢骚抱怨。书读多了,人变得谦逊、沉着、清晰,更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视野提升,心胸开阔,拨云见日,迷途知返。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独处时思考。

为什么读书?我最认同杨绛先生的观点: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正经读书人不会凹这两种造型:

收藏家和旅行家。

收藏家

收藏从未停止,学习从未开始。

你网盘存了多少视频?你都看完了吗?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我们在意的是这本书的拥有过程:购买时的场景,到手后的喜爱,隆重的上架仪式,拍了照晒朋友圈,然后……就很少有人有然后了……

买而不读,书的价值就是零。

书,买了等于读过;健身,办了卡等于练过;视频教程,下载了等于看过;网络公开课,付了费等于学过……唯有吃的,买了一定吃完!只有在吃上,我们从不自欺。

一家健身房,靠的是办了卡又不来健身的人挣钱,如果你把会员次数满满当当用完,健身房就该赔钱了;一家出版社,靠的是买了书没看或没看完的人挣钱,如果你把买的书仔仔细细看完了再买新书,出版社就该倒闭了。

从消费心理学来说,买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所有权迷恋症:这件东西是属于我的。你没有,而我有;你有那么点,而我有这么多;你的是这样的,而我的是那样的;以及,我们是一路的,某一类书会成为某种身份的象征,某种品味的装饰。

作家亦舒有这么一段话很有意思:

内心富足的人,从不炫耀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不告诉别人读过什么书,开过什么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为他没有自卑感。

阅读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刚需,虚荣才是,于是我们买书、晒书太多而读书太少。人们不断地买书,是靠一种错觉来维系:摆上书架,标志着已经拥有;粗略一翻,就宛若了解熟知;旧的未读新的已至,是因为相信自己以后总会有时间看的,那时候至少应该手头有啊。

我在书店看到一本书叫《解决你人生50%的问题》,于是买了两本,那天,阳光灿烂,水波温柔,我感觉自己要起飞了。

拥有知识的错觉,比没有知识更可怕。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而不是藏书。

旅行家

有一种看书,是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

有一种旅行,是带着手机、自拍杆、单反、三脚架……到了地方后摆各种姿势花样拍照。旅行的意义是享受风景带给我们的愉悦,而不是到此一游和呈堂证供。

一本书看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零零散散两个月才翻完,合上最后一页时,还有着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问题是:这本书你记住了多少?搞不好最后的价值只有一个:和别人聊天扯淡时提到这本书,你一拍巴掌“这本书我也看过”,装了个松花蛋,仅此而已。

把书读成自己的,变成自己知识的积累或行为的改变。

假装很努力貌似想学习,浑身上下这么多戏,你咋不去当演员呢?看一本书,听一堂课,笔记、思考、实践,缺一不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人的大脑主要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不可否认知识是一种力量,但同时知识多了也是一种“负担”。知识越多,往往脑子里“标准答案”也就越多,人的大脑容易被限制在条条框框里。

顾颉刚在《怎样读书》文中写道:

读书,是要借助书籍寻出一条求知的路,而非让书来限制我们的思想,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疑。

培根有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很多人喜欢阅读,很少人喜欢思考。

读书不可死读,无论是否圣贤,其观点于今日于己身未必适宜。知识不会改变命运,活用知识才会改变命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一条马里亚纳大海沟,没什么比知行合一更难了。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不要抱怨读书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0)

相关推荐

  •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古今成大事者,皆以勇气和智慧之高为最甚.我们需要拥有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人生美丽的境界,人生最快乐的境界.只有读书能使我们拥有这一切. 你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结识世界上所有的伟人.大 ...

  • 借着《教师的力量》说说读书的事

    今年教师节,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书<教师的力量>,我一看封面,作者是北京十一学校的魏勇.十一学校的?顿时来了兴趣. 知道北京十一学校,还是去年在北师培训时.那位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特级老师 ...

  • 读书日话说读书(今天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 老顽童朗诵——海的晚霞

    第九十一期 编者寄语-- 读书日话说读书 2018年4月23日 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 文/史生林 古人说:最是书香能致远,腹中有诗气自华. 你若读书,风雅自来!自古就有"少年读书不用心, ...

  • 朗诵 | 世界读书日: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世 界 读 书 日 2021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 这一天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要记得读书. 永恒心灵驿站 欢迎关注永恒心灵驿站,相识是缘,相逢是歌,感恩相 ...

  • 世界读书日:读书,是精神的旅行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 作者:儒风君  诵读:蝴蝶 编辑:蝴蝶诵读 (ID:hdsd66888) 关于读书,其实古人早已经给出了答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是一个先后关系,而是并列关系,读书和旅行应该是同 ...

  • 世界读书日: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汐言 来源:雨露微刊(luer2200) "读书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人生,是一场身体与灵魂的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

  • 世界读书日: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原创)

    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 WORLD BOOK DAY 作者丨汐言 · 朗诵丨诗婧 " 人生,是一场身体与灵魂的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读书,是一种美好的缘分,是自己与灵魂的遇见-- ...

  • 世界读书日:读书就读智慧之书

    Spirit Within 传奇乐坊 - 天箫吟唱-世界上最动听的排箫音乐 魏韶华|绘 读智慧书 文:余光中 图:Lilla Cabot Perry 在知识爆炸的现代,书,是绝对读不完的,如果读书不得 ...

  • 致敬世界读书日 · 谈读书的五条进路

    美国排名前十的高校,做过一个统计,图书借阅量最多的哪些?下面是数据. 1.<理想国>柏拉图: 2.<利维坦>霍布斯: 3.<君主论>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4.< ...

  • 世界读书日 | 校友读书故事 刘增荣:我最难忘的读书故事

    各位亲爱的校友:  刘增荣,中国人民大学1980级财政系校友.现为首经贸新闻中心记者,近9年,每年参与<感动中国>图书创作.    我最难忘的读书故事 文/刘增荣      作为一位年过半 ...

  • 世界读书日丨读书一点也不高贵,多读书终成一无所用之人

    2020-04-24 06:15 椿萱学堂家庭教育标签:一无所用颜如玉黄金屋文丨椿萱我有一个发小,不仅从小不爱读书连上学都不喜欢.我上大学的时候,他去学厨,我毕业的时候他开了个小饭馆.后来小饭馆挣了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