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摄于杭州西湖
写在前面:
二访杭州,依然是为访亲。
短短一天半,就近游了圈西湖,逛了御街,去了两个商场,停了一个书城,够了,又远远不够。
去年我在游记《杭州,人比景重要》结尾写:
此刻,在杭州-南京的高铁上,依然是这句:我殷切地期待着,下次再来。
(写到一半到站啦,晚上游了秦淮河,会酒店接着写)
变化
和表妹奔赴H爷爷家,八十多岁的老人,相比去年,又清瘦了许多。
“帅颖,你相貌成熟了好多啊。”刚坐下,爷爷就连连感叹。
我叹口气,说“可不是吗,工作催人老,爷爷,去年我来看您时还是学生呢。”
“不是老的意思,是韵味变了。感觉你性格也急躁了许多,老是打断我,我给你讲这个,你又问那个。唉,以前不是这样的呀,工作了变化了。”
爷爷给我讲《易经》,讲风水,讲八卦,我好多听不懂,好多次不假思索打断他。
20200806 摄于杭州后市街
我于是好愧疚,告别学生时代,确实多了许多浮躁气和世故感。
八旬老人,扶了扶镜框深深地看着我,意味深长,“人啊,最怕改变,但是没办法,环境变了,人总是要变的。你是变了,肯定还会变,不会像过去一样勇敢,小帅颖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本质还是没有变的,这点我还是很确定的。”
想说,世上唯一不变的事就是什么都会变。但我看着他额前的道道沟壑,终究什么都没有说。
也许,无声的附和,才是最熨帖的回应吧。
爷爷,我答应您,不论长到多少岁,还是尽力保留,小帅颖时代的一无所惧,能留多少是多少。
20200807 摄于杭州后市街
“过去我让你每年写封信给我,你做到了。那些信,我一直都收着,没事的时候,我就拿出来读,看到你一封比一封写得好。从一年级,到大学,进步好大啊。你现在作文写得好,明白爷爷的良苦用心了么?”
爷爷送我们出门,在暗黑的过道里,他突然说。
我轻轻地拥抱爷爷,与他告别,如鲠在喉:“明白了。”
20200807 摄于杭州上城区
惊喜
旅行的意义,除了按部就班地勾画愿望清单,还有意外遇到的惊喜,包括景与人。
今年像极了去年,最后一天赶车前都邂逅惊艳的风景。去年是中国美术学院,今年是最天使文创书城。
20200807 摄于杭州
我去过那么多的书城,最爱这一家:大气、闲适、慵懒,到处都是巨大的公仔,读者可以随意倚靠,而且抬头就是镜子做成的天花板。
下面这张图,找得到我嘛😁
台阶玻璃下也摆了书,设计感满满:
巨型书墙:
不想走了……(这一段词穷,看图感悟吧。)
读研的时候,导师跟我提过一个概念:现场感,她说,有些感受,必须要身临其境,作为参与者,才能真正感受。
我想是的,所谓惊喜,也只有身临其境的那一刻,哪怕只是匆匆地路过,心脏突然涌起的那种悸动、因为欣喜而微微放大的瞳孔、像小松鼠般乱跳的雀跃心绪,只有来了实地,才能体会。
我爱杭州。
20200807 摄于杭州公交上
慵懒
杭州处处散发着慵懒气息,怪不得南宋时期,杭州又称“临安”,虽有封建王朝统治者“君临即安”自我开解的意味,但杭州给我的感觉,确乎如此。
就是那种不紧不慢走在街头的安全感。
哪怕在极熙攘的南宋御街、河坊街,也像初冬的早晨,拉开窗帘洒下的阳光般安逸。当地大叔大妈,在车水马龙的街角坐着,手中的狗绳,连着各式各样的狗狗。
有系着时尚三角巾,咬着矿泉水瓶,趴在酒店门前冷气直吹的地毯上不肯走,铲屎官在旁边殷勤扇风的萨摩耶:
也有毛色光亮,人群中撒欢乱窜的约克夏:
还有眯着眼也不忘吐舌微笑,名叫“乐乐”的秋田:
或者通身雪白、围着秋田献媚的狐狸犬:
有时候,真的觉得,动物比人更会享受生活。
角落
在御街洗手间门口,和保洁阿姨聊天,安徽人,工资三千多一月,租房一千四,十来米的平房。
“阿姨,感觉杭州氛围虽然闲适,但生活压力不小哇,物价、房租都不低。”
“是呀,也没办法,来了十多年了,走不了了哇。”她拄着扫帚,苦笑一声。
也许不是走不了,而是见过了大城市的繁华,为了孩子,就走不了了。
御街繁华,人群匆忙,狗狗闲适,街灯拐角,教堂旁边的角落,没有人留意一位异乡人的艰难。
20200806 摄于杭州鼓楼堂
生存,无论在哪都很艰难。
阿姨絮絮叨叨跟我说起大三在杭州读大学的女儿,眉飞色舞,满脸骄傲。
后来与她道别,妹妹问:“姐姐,刚刚阿姨说她女儿做家教七八十块一小时,你怎么说她好厉害,都不实话告诉她,你之前多少钱一小时呢。”
我说,“你知道吗,有些时候,诚实并不算一种绝对的美德。对一位母亲的炫耀,不浇冷水,是一种修为。我想,尊重底层人民,要做的第一步心理建设,就是收起那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也许,对于潦倒的母亲,孩子,渐渐成为了她唯一的骄傲。以所谓实话实说为名,剥夺这种骄傲,我不忍。
20200806摄于杭州
昏暗的角落里,想起我亲爱的母亲,漫长的成长岁月里,虽然在内对我,主要是打压教育;但对外则是敝帚自珍,也曾把我细微不足道的优点,放在显微镜下、扩音机里,与人分享。
感谢那些善良而仁慈的听者,亦不曾掐灭一位平凡母亲,骄傲的火。
每一个平庸的孩子,都是母亲眼里的至宝。而听者最温柔的善意,就是附和一句:哇,你孩子好厉害呀。
20200807 摄于杭州公交上
西湖
去年,独自骑车夜游西湖,念念不忘,总结而言就是那句“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
今年,选择白天乘舟登岛。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真真是欧阳修那句: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20200806 摄于杭州西湖
我大概是老了吧,以前偏爱热闹与人文景观,出行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怎么也不会想到,有天竟会安安静静沿着西湖慢慢地走。
风吹来,湖面泛起锡纸般闪亮的涟漪。偶遇一只迷途的鸭子,浮在绿波里懵懵懂懂,可可爱爱。
我在那里看了好久,妹妹问,“这有什么好玩的啊?”
是啊,如果我也是二十出头的年纪,肯定也会这样感叹,但是啊,可能在人间住久了,就厌倦繁琐啦。
毕竟,细水才能长流。
20200806 摄于杭州西湖
温柔
杭州太温柔了。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她,实在太贴切不过了。
从城站进站,就看到地铁里的宣传房,温柔地写满句子。
如果,阳光也有声音的话。那一定是西湖边温柔的垂柳被风吹起;路边梧桐“悉悉索索”地响。
第一次看到移动花店,各色斑斓的鲜花,安安静静地呆在冷柜里。大概是我孤陋寡闻,初次看到真的惊奇。
所谓生活气息,不过就是一点一滴的细节吗。桌上的一把花、鞋柜上的一瓶香薰、床头的一盏灯。
就是这些细节,一点点编织出温柔的生活。
我不是温柔的人,也不会收拾屋子,却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墙壁要刷什么油漆、窗帘要选什么颜色、阳台要摆几盆花。
这些温柔的琐碎,都是我在年轻时,未曾拥有时,美好的遐想。
岁月啊,愿你仁慈点,不要让年纪卷走这份热爱。
生活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许渊冲
花全开了,开的到处都是,后来就很孤单。——顾城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海子
我们还年轻,长长的人生可以受一点风浪。——三毛
人间本不应该令我这么欢喜的,但是你来了。——北岛
(以上20200806 摄于杭州御街-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
最后
杭州一天半的行程,想起马克吐温的一句比喻:为什么你坐在那儿,看上去就像一个没写地址的信封?
杭州给我的感觉,与这句惊人地契合。
没有地址的信,无限遐想,无限温柔,无限自由,也有淡淡的不知何方的孤独与惆怅。
但西湖的风、满街的梧桐、临街的桥,全都温温柔柔地接纳与稀释。
20200806摄于杭州银泰百货
白居易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杭州,是我来了两次还想再来的城市。一座城的风韵,几天根本就是管中窥豹,我殷切地期待着,下次再来。
20200807 摄于杭州最天使文创书城
20200806 摄于杭州银泰百货

20200807 摄于杭州西湖
大家晚安或早安,在金陵问候各位🥂
Shine 于南京
接下来四天是纯玩啦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