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封来自牧场的邀请:厦门的宸宸读给你听|弗罗斯特:诗塾课(379)
点击“诗塾”,收听你我的诗意童年

“
牧 场
[美国]罗伯特·弗罗斯特
我正要去清理牧场上的泉水;
我将停下来把落叶耙开,
也许我还可以等着看泉水变得清澈:
我不会去得太久——你也来吧。
我正要去抱回那头小牛,
它站在母亲身边,幼小的身躯
摇摇晃晃,让母亲把它舔个够
我不会去得太久——你也来吧。
(题图为:Cornfield)
”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堪称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出生于旧金山一个教师家庭,在美国西部度过童年。中学毕业后,他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后肄业,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同时他也开始写诗,但他的诗歌最初并未在美国引起注意。
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作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卖掉了祖父遗传下来的农场,他们来到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新家。不久之后,他的第一本诗集《孩子的意愿》出版了,很快就以其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诚赢得了诗人们的好评。美国著名诗人庞德特别撰文推荐,说它是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好的一本诗集。
1915年弗罗斯特回到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经营农场。此后他的诗名日盛,分别于1924, 1931, 1937, 1943年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在几所著名的大学中任教师、驻校诗人与诗歌顾问。晚年的他已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弗罗斯特的诗往往从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他素有“新英格兰诗人”之称。这与他诗中大量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有关。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是20世纪美国最有名望,最受人爱戴的诗人。有不少文学批评家认为,如果20世纪的美国有一位民族诗人的话,那就是罗伯特·弗罗斯特,他属于整个美国,属于整个世纪。

(Flatford Mill)

The Pasture
by Robert Frost
I'm going out to clean the pasture spring;
I'll only stop to rake the leaves away
(And wait to watch the water clear, I may):
I sha'n't be gone long.—You come too.
I'm going out to fetch the little calf
That's standing by the mother. It's so young,
It totters when she licks it with her tongue.
I sha'n't be gone long.—You come too.

(Dedham Vale with the River Stour in Flood)

这首诗格调清新淡雅,语言朴实简洁,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新英格兰牧场生活的强烈热爱和赞美之情。读来灵动轻盈,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首节描写牧场上的人常干的活儿——打扫水泉:耙去落叶,使泉水变得清澈。简单平常的劳作,用清新畅快的语言来表达。带给读者无比纯净透明的感觉。
次节描写牧人将小牛抱回,是准备将小牛犊带去饮水或者带回围栏。母牛与小牛犊的浓浓亲情,溢于言表。牧场里牧人对于动物的爱心关照,令人动容。两节浓缩牧民的两个再平常不过的劳动事例,抒发出对于劳作、对于牧场自然景观的衷心热爱。
首节和尾节的结尾句都是用“我不会去得太久——你也来吧”的对话来收束,将读者的视线由牧场里的清泉和牛群移开,到牧场上生活的伙伴或者妻儿等亲人的对话上来。“我不会去得太久”,一方面是农活的轻盈,并不觉得累和疲惫,还带着强烈的趣味和爱意。“你也来吧”,则带有诚挚的邀请,亲切的招呼的意味。

(Golding Constable's Kitchen Garden)
这种亲切和温馨与牧场里的自然景观的美好恬静形成了很好的对应,充分展现出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泉水是生命的象征,耙水的动作则是清洁泉水的人力作为。牧场里自然场景,加上人为的牧场痕迹,增添了物质的美感;而泉水的清澈,令草场茂密鲜嫩,成就了牛羊的丰厚食物。小牛犊的天真可爱,寓意下一代的生命延续,象征着生命力的繁盛,暗示牧场的光明前景。
诗篇流露着浓浓的积极乐观的情绪与温馨可爱的气氛。特别是整篇诗句里的句式采用的是将来时,给我们提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由衷的信心。对于伙伴或者伴侣的邀请,也反映出两人对于这种光明前景的共同认可,显现出充溢的热情和对于劳作创造快乐的自豪。
《牧场》写于1913年,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纯美的诗歌,也是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隽永之作。诗人在后来回忆到,“我想,在距离劳伦斯一、二英里的德里农庄中度过的那段无拘无束的日子大概是我创作的巅峰时期。当时,我们惟独不缺的就是时间和安静。”诗人所说的农庄生活,就是从1900年至1912年在德里农庄度过的温情闲适岁月。

(The White Horse)
大诗人弗罗斯特也是非常喜欢这首诗的。它是首发的诗集《波士顿以北》(1914)的序诗,他也特别地在合集(1830,1938)和全集(1949)中,把这一首小诗列在卷首, 其情有独钟可见一斑。
孩子们,我们读到这样的诗句,收到这样一份诚挚的邀请, 一定会感受到自然美给予我们的无穷的吸引力,一定会感受到牧场里清新劳作给予我们的无限的乐趣,一定会感受到牧场里牛群的温馨亲密给予我们的无比的爱的温暖,也一定会感受到共赴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场景的无边的欣慰与满足。
就让我们也投入到这样一场美的盛宴,劳动的集会,纯粹的诗意体验吧。

(Golding Constable's Flower Garden)

父母读给孩子听全文,六岁+ 听
适合七岁+孩子 读全文
让孩子读,父母不用多的讲解,让孩子自己体会,是最好的阅读方法。
给孩子以原始的音乐感,旋律性。
不会读的字,父母提示下即可。
诗歌天然的美妙,会吸引孩子一首一首地读下去。在多次的阅读中,体会文字与韵律的美好。

(Golding Constable's Kitchen Garden)

朗诵者:宸宸(厦门)
配乐曲:Pastoral
创作者、演奏者:倉本裕基
专辑:Lake Misty Blue
配乐曲选用的是日本新世纪音乐家倉本裕基的钢琴曲《Pastoral》。仓本裕基是日本著名新世纪钢琴演奏家,被称为“日本的理查德·克莱德曼”、“东方的乔治·温斯顿”。他的音乐风格清新自然,空灵率真,宛如一幅脱俗的山水画,有清晨林中的空气徐徐吹来,有山间清澈的泉水在叮咚流淌,为疲倦地奔走在物质生活中的现代人提供了一味心灵清凉剂。选取的这首《Pastoral》清新淡雅,自然韵味十足,与诗意的亲切和谐十分契合。

(Salisbury Cathedral from the Bishop's Garden)
今天的献声者,他是来自厦门的宸宸小朋友。他目前7岁,在读一年级。从小开始每天坚持唐诗宋词的朗读的他,坚定朴实。本期来自厦门的宸宸的朗读,纯净清澈,清新含蓄, 在纯真的声音里,读出了心灵的愉悦和欣慰,诗意饱满,余味无穷。希望宸宸小朋友在以后的朗读中多多尝试各种风格,在诗塾里继续多多发声,给我们带来更多美好的作品,更动听的享受。
阅读,拥有沉默的力量,拥有引领灵魂起飞的力量。而诗歌也拥有绽放的力量,拥有情感温暖的力量。风过留声,雁过留影。每一缕风声,每一道雁影,都在我们心灵里留下涟漪,在我们心田里留下印记。孩子们,让我们绽放,像花儿一样;让我们放声,像鸟儿一样。给我们的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印记。

(Hampstead Heath, with Harrow in the Distance)
诗歌就是上苍馈赠给我们的美好礼物。
愿诗塾能长伴你我左右,共享诗意生活。
支持原创,欢迎转载
热忱欢迎大小朋友们分享音频视频
诗塾是你读诗荐诗分享诗歌的好平台
关注诗塾
给孩子们一个诗意的童年

(Dedham Vale with the House Called 'Dedham Valley’)
图*诗
图片为一组英国10世纪最伟大风景画家约翰·康斯太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油画作品,来自网络,仅供赏析, 特此鸣谢!
(封面图为:wivenhoe park)

(Salisbury Cathedral from the Meadows)
Daniel读英文诗: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诗塾课(131)
宸宸读诗:云影|弗罗斯特:诗塾课(172)
人生经历都是诗:点点妈双语读诗|弗罗斯特:诗塾课(229)
另一个半球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岁月留金|弗罗斯特:诗塾课(296)
听戴子岚读出光明的呐喊:大犬星座|弗罗斯特:诗塾课(298)
你要的诗意,尽在诗塾
你个人的朗读专辑,就在诗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