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历史上的“华茅”家族

你知道吗?茅台酒厂的的前身是由华茅、赖茅、王茅三家私人酒坊合并而成的,这三家酒坊是怎样出现的?又是怎样被合并的呢?别急,今天就由小编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第一家——华茅。

1949年前的贵州流传着一句话:华家的银子、唐家的顶子、高家的谷子。华家、唐家、高家是过去贵州三大名门望族。其中,“华家的银子”说明华家资金很雄厚。华氏家族有三代人:华联辉、华之鸿、华问渠,他们不仅传承和发展了茅台酒的生产,还为贵州的文教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华家祖籍江西临川,康熙年间定居遵义团溪,祖上靠行医为生,到华联辉时,在赤水河码头涉足盐业,创办盐号,由此发家致富。

1862年,华联辉在茅台镇上创办了生产茅台酒的“成义烧房”,关于烧房的创办,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华联辉的母亲在一次叙旧中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曾喝过茅台村产的酒,味道很好,思恋无限,至今难以忘怀,嘱托华联辉去茅台时,一定要带些回来给她尝尝。华联辉到茅台时,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只看到酿酒作坊的地基,烧房老板也不知下落。原来在咸丰四年,茅台镇上爆发了农民起义,导致酿酒作坊毁于战火,茅台酒的生产从而中断了数十年。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华联辉在茅台镇上买下一间酿酒作坊的旧址,重建酒坊,找回昔日酒师酿酒,酿出来的酒,母亲品尝后,找回了昔日的感觉,确认就是她年轻时喝过的茅台酒!

就这样,茅台镇中断了数十年的酿酒生产在传统的忠孝文化中重生开来。

最初,华家所酿的茅台酒仅供家庭饮用,不对外销售,亲友们品尝之后纷纷称赞,要求按价购买。华联辉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将烧房扩大规模,增加产量,定名为“成义烧坊”,俗称“华茅”。

到华联辉的儿子华之鸿时期,父辈庞大的家产和兴办教育的心愿都被继承下来。华之鸿创建了“回沙茅台酒”的品牌,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1919年他还创办了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出版机构——文通书局,后来还创办了贵阳一中、贵阳师范学院,为贵州的教育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华之鸿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华问渠全面接管书局事务,恰时,抗战时期,文人汇集贵州,他又成立了文通书局编辑所,并且还承担了部分国家中小学教课书的供应。但是,在当时中国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文通书局几度陷入困境,华问渠并没有放弃,而是将经营茅台酒的利润用以发展文通书局的建设,最终使这项有功于贵州人民文教事业能够长期的保留下来。今天,贵州省图书馆里,大量珍贵的藏书都是文通书局出版的,可见,华家为贵州文教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虽然华家的故事已经走入历史,但是我们仍然能从茅酒之源(三家酒坊的发源地,现位于茅台酒厂制酒一车间旁)的遗址、文通书局印刷的每一篇文章中感受到茅台先辈们的创业精神、文化情怀和商业智慧!

MOUTAI

校稿

赵衍晞

排版

杜文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