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论道

读书论道
话说“论道”总觉有点不自量力!《老子》“三德”(即:“慈、俭、
不敢为天下先”)立刻在我脑海盘旋。但是“道”这个词对我实在太有吸引了。得知天使作家著有《天道人事》,且看了由朱超群、吴开楠合编的《文笔精华》第四届中国龙文学奖征文小说散文诗歌作品集中的“俞娜华作品书评选”专辑后,心生好奇极想见这位天使才女聆听道论。
道家鼻祖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我知“道”的玄机不是常人(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多少年来我一直在悟思“道的秘密”。忽见天使道仙出现,宛如天边闪过一道光亮!飘忽闪隐着实迷人。于是鼓足勇气,烦请朱超群老师牵线搭桥和俞娜华互加微信并通话交流。天使的戒心与生俱来(这就是道痕),寥寥几言测试陌生的对方大致情况(我真实禀告)。她再询问她的熟人,在得知“宇杨这人有道”之后才放心与我畅聊。随后她马上快递给我两本她的书《精句》和《寻找的音符》,我亟不可待地捧读!花三天时间,聚精会神读完《精句》我开悟了。正如她书中所说:“得道必须深入道,深道才会悟出道。书本是知识,懂道心来悟!”。《精句》一书充满智慧,对人生,对自然妙语连珠;对信仰,对哲思有道家思维。读《精句》不失为是一种自我修炼!那经典箴言会一生受用。稍稍夸张一点说,《精句》是现代版的《论语》。可是,凭我的修道阅历,对《精句》中的道论还不足以“茅塞顿开”“神采飞扬”!一般说来,智者布道,愚者听道。我作为“愚者”还是听得不够明白——对“道”的来龙去脉!透析不够明了。
我理解的“道”,乃是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摸准了这两个规律的脉搏就等于悟到了“道”。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常人看无形,道人看有形(“有生于无,无中生有”);常人顺其自然(客观),道人驾驭自然(客观)。真正悟道的人一定高于常人!他(她)能看透世界(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悟透其变化(从量变到质变)发展的一些潜隐规律。
读了很多人对天使俞娜华的文字叙述,我了解到天使是奇人奇才。都说俞娜华身上有一股正义道德善良之气。《道化》上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一个浑身道气的人确实处处与众不同!甚至言行举止都特立独行,有离群索居的神秘状。
然而,综观她的书文及我对她言词感悟,我总有一些疑惑想与她探讨或曰请教。“天变道亦变”,“人道、兽道”,“正道、邪道”以及“白道、黑道”等等,其中的“道”究竟是什么道?再具体一点“政道”“商道”“兵道”“善道”“恶道”“无间道”……又怎么分辨区分?“道”究竟来自何方?是先天得灵道,还是后天知识积累所获?是唯心,还是唯物?心中总有一团疑问(或许她有感知却未见表述)。
据我多年对老庄道家文化的潜研积累。首先,可以肯定道家秉持唯物主义!它不是玄学心学神学。因此道学(“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确有实际功效!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一定会助慧助力——就像人长了一双隐形的翅膀!“隐形的翅膀一定会比众鸟飞翔更高”(俞娜华语)。其次,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人识“道”、拥“道”、获“道”不相同,那是客观存在的。“存在即合理”是黑格尔的名言。黑格尔是大哲学家,道学渊博不容怀疑,而道学最终归咎于哲学。那么我的结论是,一切“道”统归文化范畴。文化包含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是统领人类意识形态!文化产生信仰,信即道。可见,道归根结底属于信仰,是文化的结晶。是陈寅恪的一句话让我悟透了一切。他说:“文化是超越于政治、经济、民族等等之上的”。陈寅恪是公认的著名史学家。他说的“文化”乃指大文化(世上三大文化:基督教、伊斯兰教、儒教)涵盖范围极广。等你真正把大文化悟透了,“道”也就分解了(各种“道”说,便迎刃而解了)——这正是我想与天使论道的内容。
毫无疑问,天使作家俞娜华书里的“道”均为正道!可正道一旦碰上邪道、恶道有时也化不开郁闷的心结!关键还是没有从文化的高度去观赏认识某一些人的道行伎俩。还有,一个人的品与德,光从“道”上寻找也不够准确!一定要从文化根子上去寻找因果“道痕”才更贴切更有说服力。
正如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都是因为各“家”所持的文化价值观不同“看见”的“道”和得出的“结论”亦不同。
在此,我要说,天使俞娜华的书确实超脱超凡超奇。宋汉国先生在序言中已概括的非常到位。他说:“《精句》则灵飞于理性的蓝天,闪耀哲理的光芒,那里有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洞察,敏锐的思考和精准的判断,那是思想的凝聚,是博爱情怀的理性展示。”我完全赞同。
读《精句》恰似与道人(高人)的一次邂逅!它会使你灵魂出窍洗浴尘灰振奋精神!与道人为伍委实使你更睿智。
收笔霎那间,突然发觉今天是伟大导师毛泽东的祭日。他说的那句:“我党真懂马列的人不多。”此刻回响在耳畔!是啊,马列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的“道道”真懂的人有几何?!君不见,那些贪官在高位时“金句”闪耀,“道言”发聩!瞬间变成了“囚句”顿失光辉成为笑话!说明这些人根本不懂啥“道”。连“天道轮回”的规律都没摸着!谈何圣贤治国。
读俞娜华的书我最看重的是真情实感具有辩证思维并充满睿智。感谢她的信任!希望我们能成为道友。
【作者简介】:杨福琪,笔名:宇杨、易梵。从小爱看鲁迅的书,喜欢文学。在军营里意志品格受到锻炼。在大学里知识人文受过熏陶。既做过宣传和编辑,又担责技术与培训。工作之余,喜欢看文、史、哲及人物传记等方面的书。
作品散见《中国电梯》、《建筑世界》、《新民晚报》、《鹃城文艺》、
《文笔精华》,并著有《足迹悟道》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