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蓝||捐班出身不炫耀,赃物自用不高调​1148

捐班出身不炫耀,赃物自用不高调

邹蓝/文,图

清代官制,当官有两个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正途的科甲出身。童生、监生、举人,进士这样一路过来的官员。相当于正常的中考、正常的高考,正规的高校毕业进入党政机关(后来需要再加一道公务员考试)。

第二个途径则是捐班,就是以钱买官。

以钱买官的,一般只能买到候补的资格,有点类似现在的“享受某级(医疗)待遇”;算在官府挂了号,能穿相应级别的官衣,候补实缺。

科甲出身是身经百战真刀真枪靠学问考出来的;而捐班的除了少数有才华却不走运的,大部分参差不齐,包括草包在内。高一点的官多半是补缺为副职;实缺有,主要还是知县知府一类的中低级官职。

也因此,除非是有才干且政绩响亮,捐班出身的官员都低调而不张扬。这不是说正途科甲出身的人就必然张扬,而是说,正途出身的官员就是张扬也不怕,就跟现在动不动说我北大清华毕业的那样,而学校不硬的毕业生里有能力者大多数是拿业绩说话。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西京某大学里的贾“诗人”,遭遇群讽不是因为文学能力。而是其出身可疑。她有几首歪诗被人挖苦,专门研究自己父亲的论文也传为笑谈,哪个责任编辑或总编敢质疑她说得不对?别人研究都行,身边的女儿研究老爹的一言一行,写他自己作品到哪一段,看别人何作品时的一开怀一皱眉都能观察得一清二楚,谁有她权威?

实际上遭遇群讽的是她那就学和入职的一步步履历变化,恰恰与她老爹的一个个职务的变动同步,几乎是买一送一。

贾浅浅的在职攻读的2009年硕士论文“生命的言说与意义:试论贾平凹的书画艺术”。嘿嘿。以后国家烟草总公司或陕西烟草,或可以给她一个委托课题,省作协贾主席历年抽烟品牌与每日抽烟量变化之变量研究。或者财政厅委托个课题:试论贾主席收入的变化与饮食口味的变动:1990-2010。或者来一个交通厅课题:贾平凹历年西安-丹凤往返所用不同的汽车油耗与耗时研究。省统计局调查队委托个课题:陕西省主要作家家庭新世纪以来的收入与消费变化与生活水平研究

怎么样?还有新的课题建议吗?只有贾浅浅能精准研究如此课题。

要是她不姓贾,而是姓郏,同音不同调,同样的文学资质,而老爹是一个农学家,试问,贾诗人能如此五年本科就到大学文科任教?到点就升职甚至破格升职?荣誉和社会头衔一个个扔到头上套起来?

这些年靠着父荫,在父亲读过书的学校五年混了个蹊跷的本科文凭(清华以前是五年制,不过那是清华。后来看到传言出自西大教授的话,云为专升本的贾浅浅授过课,这么着,三年专科加两年专升本,本科五年就好解释了。先声明此事未经证实),然后又到父亲任职的另一个学校弄了个高校教师的资格(传言建筑学院希望贾作家来任文学院院长时,将贾作家研究所办在建筑学院,故此答应接收转升本的贾入职大学当教师。声明此事也未经证实),然后又在职读研究生,靠“研究”自己父亲的论文混上中级职称和副高职称,又回到父亲又新任职的自己“母”校,并在职读博。而且还在社会上混到一些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头衔资格。这抢占了多少个别人的机会和资源?比别人的起跑线超前了多少米啊?

在相当程度上,贾“诗人”相当于清朝的捐班出身,学历和资格问题百出,一般人是不敢张扬的,生怕引来目光,招致别人挖苦和轻视。

明明学历有水分,能力一般般,还高调炫耀。同在陕西,北大出身的陆步轩境遇公开后,曾表示辱没了北大。可人家贾诗人,西大,陕师大还有建筑学院的名声,都因为帮她(更准确说帮她爹,她算个鸟啊)而弄了个狗血喷头。看看北大清华博士都无法混进哪怕一般高校当个教师,这么个专升本的学历的竟然当大学教师?不招人恨吗?难怪人家挖苦说,600分考入211西大的,结果发现授课的是考250多分大专学历的。

而贾“诗人”的所有一切职称职务头衔,几乎是基于她是她父亲的女儿这一血缘关系基础上得来的。没有这层父女关系,那些头衔职务职称都不会轻易得到。因此那冠冕堂皇富丽张扬的楼房,就是没有地基支撑的,人一推就会倒。而现在,投鼠忌器,谁敢折腾贾“诗人”,谁就是与贾作家过不去。谁敢?除非这人不想在文学圈子里混。

1992年敦煌鸣沙山下这个孤零零的树,到2002年俺再次到敦煌时,不见了。

既如此,文学圈子里混的人,有人跳出来阿谀奉承,给捐班而非正途出身的贾女儿抬轿子吹喇叭鸣锣开道,举回避肃静牌,图的是贾作家回过头来为之站台或说好话,或交换以作协主席控制的资源。

因此啊,出身非正途的,而且能力水水的,真不能因为有阿谀奉承而当真开始张扬炫耀。这不,一高调,就给人盯上,于是锦袍上的一只只虱子,一个个破绽,一个个漏洞,还有走近了看锦袍上的一个个补丁,都给人用放大镜找出来了。

来路不正的东西拿出来炫耀,就跟小偷把赃物拿来自己公开用那样。你本来可以在家里和小圈子里(院子里)偷着乐,结果非穿着偷来的不合身貂皮大衣,挎着偷来的跟自己收入不符的昂贵爱马仕Hermes包到大广场上炫富,拿着自己的烟袋锅,用偷来的zippo打火机点火那样,给人挖苦耻笑,甚至被人当面斥责。那都是活该,自找的。

2021/2/6

鸣沙山下的这棵树,活在1994年版的一组邮票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