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陈恒礼:跟着奶奶去割麦
相关推荐
-
拾麦记
今日芒种,俗话说"芒种一半茬."又到一年麦收最忙时,这是农民最高兴的时节,也是农民最繁忙.最辛劳的时节.为了夏收,为了夏粮颗粒还家,农村无闲人,男女老幼齐上阵,故有"五黄 ...
-
往事如烟 作者/春和景明
[总 第176期] 特约顾问 李清湖(北镇市平安协会会长) 王桂兰(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邵萍(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往事如烟 作者/春和景明 家兄三哥李春青的<往事如烟>随笔,生动 ...
-
芒种•忆昔
快芒种了,天气很炎热,有暑天的味道.临近芒种就会想起童年和少年的往事.记得童年时期,那还是生产队的时代,壮劳力是麦田的收割主力军,他们流着汗水在赤阳下躬背挥镰,一把一把地收割麦秸,后 ...
-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开镰了”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40期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开镰了" 文/杨传勇 俗话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一阵火一样的南风吹过来,仿佛带着神奇的画笔,一下子 ...
-
姜广富:麦收时节|散文
姜广富:公社院里难忘的事(三)|散文 文/姜广富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活跃在文学创造圈内的老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置身逶迤连绵的麦海中,眼望着上 ...
-
天下文章——大车老板子
刘国儒,毕业于昭乌达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在宁城天义中学教书十年,后改行从警二十八年.工作近四十年,不慕名利,追求自由,轻松快乐是生活主旋律. 大车老板子 ...
-
麦口纪事(散文)
麦口纪事 作者:钱兆成 主编:非 鱼 一 看着遍地金黄色的麦子,思绪不由得又回到那我曾亲力过了的麦口天(我们这,把麦收季节叫麦口天). ...
-
【127】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润森作品
我的务农经历(一) 李润森(北京) 1968年6月12日,我结束了十年的校园生活,回到农村,成为一名正式村民.后来我听人说,我们不叫"农民",应该叫"回乡知识青年&quo ...
-
【三秦文学“乡愁”同题征文41】曲京溪:【三爷爷的牛和犁】(散文)
Happy New Year | 新年快乐 三秦文学"乡愁"同题有奖征稿启事 (请点开查看详细内容) 三爷爷的牛和犁 文/曲京溪 清晨,一个汉子,牵着一头牛,猏着一架犁具,走在乡村 ...
-
【灵璧记忆】生产队里的记工员
记工员 文/乡村农夫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不在是地主.富民的私有,农村成立了大队(村).生产队,农民聚在一起,集体劳动,每年到年终才分红,这么长的时间段,谁出勤了,谁缺勤了,队长也记不清 ...
-
难忘土牧尔台中学【二十】
〓第 1641 期 〓 作者|王志成 编辑|王成海 "老事旧人"网上小店,保证货物品质,需要再买,可加微信 在土牧尔台中学就读的三年中,我们参加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生产实践 ...
-
吕小平:与云雀相伴的日子
与云雀相伴的日子 文/吕小平 (一) 我当上耕田手是一个意外. 那天,我们在江湾大田里劳动,恰逢生产队的耕田小组就在大田的其它田亩里耕地.西高东低.两山夹峙的梯田之间,三 ...
-
【自留地】/郭旭
自留地/郭旭 凡是农村出身的,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会对"自留地"记忆深刻,心怀感激.享受着现在优裕的生活的我经常想,如果当年没有父母那每人五分六厘的自留地,我的童年该是咋样的一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