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麦记

(0)

相关推荐

  • 纪实《工分的年代》 陈久平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但凡中国的农民都经过那个时代,从1953年农村实行了初级农业合作社一直到1980年农村人民公社解散,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 ...

  • 我的前半生▏贫穷而富有的童年(长篇连载一)

    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生我养我的地方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童年时代的我是贫穷而富有的. 贫穷是指物质的匮乏,那个时候的农村真穷.农民真苦,过着衣不 ...

  • 你经历过或者听老人讲过生产队的故事吗?(乙说)

    在头条中,我发现总有那么一些人对那个时候的人民公社及生产队的集体化进行恶毒攻击漫骂,用大锅饭,养懒汉,社员出工不出力,天天搞学习搞阶级斗争,还有甚至说土地和一切生产资料属于公社干部所有,社员交的口粮款 ...

  • 散文 | 郭丽武:风吹麦浪麦飘香

    散文 | 郭丽武:风吹麦浪麦飘香

  • 小麦的前世今生(粮丰)‖《济源文学》2021(067)

    小麦的前世今生 粮丰 在豫北小城济源长大并从事了40年的粮食工作,我对小麦有着别样的感情. 无比期待的白蒸馍 小时候,最期待的是什么时候能吃上小麦粉做成的白蒸馍或者捞面条.白米饭连想也不敢想. 冬春时 ...

  • 【来稿选粹】宋坤|​生产队时期那些事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生产队时期那些事 倏忽间,生产队这种最基本的农村集体组织,已消逝三十多年了.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那段经历有着亲身体验,也对生产队的生 ...

  • 徐卫国 黄英伟 | 人民公社社员的活命“工资”:粮食

    作者简介:徐卫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英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5年第1期(总第67辑). "分儿,分儿----社员的 ...

  • 芒种•忆昔

    ​        快芒种了,天气很炎热,有暑天的味道.临近芒种就会想起童年和少年的往事.记得童年时期,那还是生产队的时代,壮劳力是麦田的收割主力军,他们流着汗水在赤阳下躬背挥镰,一把一把地收割麦秸,后 ...

  • 生产队确有许多弊端,但否定不了集体化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生产队确有许多弊端,但否定不了集体化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我写文章宣传的主题是,集体比单干好,集体化道路是全体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唯一道路.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从读者朋友的评论来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 ...

  • 金秋(五):粒粒皆辛苦

    本文作者:徐刚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诗在民间广为流传,长期被选入小学课本,几乎妇孺皆知. 诗题为<悯农>.&qu ...

  • 【自留地】/郭旭

    自留地/郭旭 凡是农村出身的,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会对"自留地"记忆深刻,心怀感激.享受着现在优裕的生活的我经常想,如果当年没有父母那每人五分六厘的自留地,我的童年该是咋样的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