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确有许多弊端,但否定不了集体化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0)

相关推荐

  • 如何看待生产队大集体、分田到户和分析未来农村经营模式?

    ​我认为正确的的方法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简单概括,即"实事求是". 坚持这一观点,首先必须承认客观事实.其次必须放在一定历史时期分析.三是必辩证地看:即看到正反两面, ...

  • 我的前半生▏贫穷而富有的童年(长篇连载一)

    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生我养我的地方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童年时代的我是贫穷而富有的. 贫穷是指物质的匮乏,那个时候的农村真穷.农民真苦,过着衣不 ...

  • 从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看我国农村生产的发展与变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拨乱反正与调整国民经济的同时,中央领导人民勇敢地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这个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冲破人民公社经营管理模式开始的. 从50年代中期农业合作化到80年代初,农村 ...

  • 我国农业要发展现代化道路,应该靠集体化,还是继续发展私有化?

    中国农业走现代化发展之路,就应该走集体化,集约化和机械化发展道路,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资源的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这里可能也有人会说,当年就是因为在集体化的情况下,大家越来越穷 ...

  • “臭”“美”的回忆

    作者 吕东平 小时候,种地没有化肥,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第一次去地里撒的化肥,叫肥田粉.听说肥田粉对庄稼有助长作用,觉得很神奇.以前种地都用农家肥.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

  • 拾麦记

    今日芒种,俗话说"芒种一半茬."又到一年麦收最忙时,这是农民最高兴的时节,也是农民最繁忙.最辛劳的时节.为了夏收,为了夏粮颗粒还家,农村无闲人,男女老幼齐上阵,故有"五黄 ...

  • 你经历过或者听老人讲过生产队的故事吗?(乙说)

    在头条中,我发现总有那么一些人对那个时候的人民公社及生产队的集体化进行恶毒攻击漫骂,用大锅饭,养懒汉,社员出工不出力,天天搞学习搞阶级斗争,还有甚至说土地和一切生产资料属于公社干部所有,社员交的口粮款 ...

  • 挣工分的日子

    挣工分的日子 飞翔 研究生在华为上班,每月拿2万多元的月工资,有人心里还抱怨收入不高. 农民工在日企上班,每月加班加点也只能拿4000多元的工资,有人觉得工作很累. 你们知不知道50年前的农民,辛苦劳 ...

  • 变化慢的岁月

    变化慢的岁月 美文墨夜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广大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就是政府没收地主的土地,按人头分给农民耕种,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农民种国家的地,每年按面积 ...

  • 华县农村“生产队”时期的三大要素

    邮箱:3125136050@qq.com 蓦然回首一一生产队的岁月里 作者 秦获幸 生产队的全称是XX公社XX生产大队XX生产小队.这个生产小队名称有数字排列,有以自然村村名署名.一般简称都是XX大队 ...

  • 有的农村推行土地“统一耕种”,莫非又要重回集体化耕作模式了?

    #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第二季#"耕者有其田",这是历朝历代农民的梦想,而古代的每一次农民运动,都是把这一目标作为农民运动的最高理想,不过直到新中国成立,农民才算是真正的当家做主.&q ...

  •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虽然实行大集体,但...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虽然实行大集体,但国家还是鼓励农民家庭养鸡.鸭.兔子.猪等家禽家畜的,也允许养殖户买卖.如果说有"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现象,那是指严查无正当职业的人或其他人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