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注释(二)补正
相关推荐
-
从《中庸》看教育的本质
关于"教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经典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 <中庸>开篇就讲到"教" ...
-
《中庸·天命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显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
说中庸
<中庸>的价值,应当是高于<周易>的. 这里有两个理由.一是<中庸>在<周易>之后,比<周易>晚五.六百年,学问传承,<中庸>在 ...
-
《中庸》注释(一)补正
[题解] 中庸,朱熹以为即<尚书>"允执厥中".<中庸章句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 ...
-
中医类古籍《素问钞补正》十二卷1册全
中医类古籍《素问钞补正》十二卷1册全
-
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的采信、排除与补正
在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鉴定意见是一种难审查的证据,但对查清事实.适用法律.定罪量刑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合法.科学.客观的鉴定意见,依法予以采信:对于有瑕疵的鉴定意见,给予补正后可以采信:对于非法的鉴 ...
-
明抄本《雪菴字要》的流传、信息损耗及试补正方法
无论您远走何方 题记 --侯涛 一 从序.跋文看流传过程 <雪菴字要>原作为元初大同籍雪菴禅师李溥光书于至大元年(西元1308年),其书写成后几经时代涤荡,在刊行,誊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劫难 ...
-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十二:正理论哲学1
印度古代哲学之十二:正理论哲学1 正理梵音" 尼耶也" ,原意是" 引" 或" 导".导引得出某一理论,意思通常指真理而言,所以中译为&qu ...
-
中药漫谈|牛膝,是温性还是寒性,是补正还是祛邪,详细解析
临床视角解读中药系列,喜欢请关注一下 牛膝这味药,看各家本草论说,颇多疑问. 先说性味,<神农本草经>(下称<本经>)谓"苦.酸",<名医别录> ...
-
“赤水”、“弱水”地望考释补正------《山海经》系列研究
本人在<"赤水"."黑水"方位再考>认为:昆仑位于荥阳南的浮戏山.少陉山间:黑水为贾鲁河.赤水为索河:须水河则为青水,也即昆仑北之弱水(若水).此& ...
-
《伤寒论文字考(续)》部分条文补正
<伤寒论文字考续>,二卷,为日本伊藤馨(子德)所著,考据甚详,论证严密,颇有卓见,对于学习研读<伤寒论>有重要参考价值.然而其中也有可商之处,爰为之补正于下.将息 [原文]一医 ...
-
《伤寒论文字考》条文部分补正
岳美中 伤寒论文字考<伤寒论>是医籍中的经典著作,距今1700余年,词简义奥,在古代印刷术未发达之时,张著中的条文字句之间,多为彼此互为补充的体例,读时稍一疏忽,即错解其义,故宜重视古字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