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人”养老金?“中人”养老金有这些特点

1、“中人”养老金是指“中人”的养老金,也可专门指过渡期“中人”的养老金。

2、“中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具有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无实际缴费,改革后有实际缴费的特点。

3、过渡期内的“中人”养老金的计发实行新老办法对比,保低限高;非过渡期内的“中人”养老金的计发使用新办法。

4、所有“中人”养老金构成项目中均含有过渡性养老金,而其他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般不含有。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一、退休人员按退休时间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间关系的分类

在介绍“中人”养老金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哪些退休人员属于“中人”。

“中人”的定义与参加工作时间、所参加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间有关。

“中人”是指:当地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参加工作,并在改革以后退休的人员。

参保人员所参加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间也不同。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间一般在上世纪90年代。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国统一在2014年10月。

下图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为例,能够较好地说明参加工作与人员类型的关系。

如上图所示,与“中人”类型相对的人员类型还有“老人”“新人”。“中人”又分为“过渡期的中人”和非“过渡期的中人”。

二、“中人”的特点

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的不同只是“中人”与其他人员的基本区别。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核心的是改革参保人员的缴费方式和退休待遇计发方式。

1、“中人”在所参加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不缴纳养老保险费。改革后,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缴费问题不是今天我们要讲的重点,“中人”养老金是我们今天的重点研究对象。

2、“中人”养老金的计发方式与“老人”“新人”不同。

三、“中人”养老金的特点

“中人”养老金构成部门中含有一个特殊项目——过渡性养老金。

1、“中人”与“老人”退休待遇计发的方式不同。

“老人”退休时的工资主要按照工龄和退休前的在职工资计发退休待遇。我们这里将这种退休待遇计发方式定义为“老办法”待遇计发方式。

由于“中人”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缴纳了养老保险费,为鼓励“多缴多得”,所以在计发退休待遇时,改革后的缴费情况参与养老金的待遇计算过程。

2、“中人”与“新人”退休待遇计发的方式不同。

“新人”从参加工作至退休期间均要求缴纳养老保险费,如果有部分时间不缴纳养老保险费,则该段时间不计算工龄和参与待遇计算。缴费时长和缴费高低是决定养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这里我们将这种退休待遇计发方式定义为“新办法”待遇计发方式。

这里有必要列出“新办法”待遇计发方式。

“新办法”退休待遇计发公式为:

“新办法”退休待遇=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由于“中人”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不缴纳养老保险费,所以“中人”养老金的计发方式不能完全按照“新人”的计发方式计发退休待遇。

PS:“中人”改革前的工龄称为为视同缴费年限,“中人”改革后的实际缴纳了养老保险费的工龄为实际缴费年限。

3、“中人”养老金的特点。

根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规定,“中人”设置过渡期。

“过渡期内中人”退休待遇的计发实行新老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过渡期内中人”退休待遇={老办法待遇 (新办法待遇-老办法待遇)}×规定的比例

当新办法待遇-老办法待遇<0时,规定该值=0

非“过渡期中人”退休待遇的计发实行新办法。

“新办法”退休待遇=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其中过渡性养老金必大于0。

4、小结

“中人”养老金含有过渡性养老金,且过渡性养老金必大于0。

四、总结

1、“中人”养老金是指“中人”的养老金,也可专门指过渡期“中人”的养老金。

2、“中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具有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无实际缴费,改革后有实际缴费的特点。

3、过渡期内的“中人”养老金的计发实行新老办法对比,保低限高;非过渡期内的“中人”养老金的计发使用新办法。

4、所有“中人”养老金构成项目中均含有过渡性养老金,而其他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般不含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