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桑亦秀:外婆的传说 2024-05-17 03:28:42 外 婆 的 传 说 作者:桑亦秀(浙江丽水) 亲情,是一种血脉,更是一种延续。昨晚又梦见外婆,外婆依旧是安详地坐在木椅上,一脸慈爱地看着我。我也是乖巧地依偎在外婆身旁,为她梳头、剪指甲。醒来后才知是梦。外婆出生在二十世纪初。外婆的一生可以说是经历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文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几个时期,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正是因为外婆的岁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独立,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每一段历史。所以,外婆最关心的国家大事就是有没有换”皇帝”?有关民生问题的政策制度有没有变化? 外婆和外公两家是世交,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外婆的父亲不仅是远近闻名的商人,而且还是穿着马褂长衫的乡长。外婆父亲为人处世极为豪爽,再加上他善于交际,所以,邻村有点头目的都自愿与他结拜兄弟。他非常好酒,常常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喝酒,喝多了话自然而然就多了,结果一不留神就把心爱的长女,当时才五岁的外婆许给了我六岁的外公,从此两家就订下了娃娃亲。外婆十七岁那年与外公结为百年之好。婚后第二年清明节,外婆的父亲参加十兄弟酒会,酒醉后摔了一跤,从此一病不起。临近端午节,按照农村习俗,新郎家要给新娘父亲,也就是老岳父家送"席箩担子"也叫回门礼,席箩筐里主要的就是端午粽子,其它还有米酒,桔饼及糕点之类。那天,外婆父亲撑着病体打开席箩,拿出他最爱喝的米酒闻了闻,然后把外婆亲手包的粽子提在手上看了又看就轻轻地放下了。他还没吃上一口就奄奄一息。当时,外婆兄弟姐妹四个,大妹妹15岁,弟弟四岁,最小的妹妹才三岁。 外婆毅然决然接过她父亲的商行,把当年叫做南货店的商铺干得风生水起。常年累月,外婆是风里雨里,婆家娘家两头跑。开南货店,主要是酿酒卖酒产销一条龙服务。外婆里里外外一把手,结账的算盘打得是相当得顺溜,那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可谓是天下无敌。由于从小受她父亲的影响和熏陶,外婆的酿酒技术和品酒能力以及外婆的酒量,简直就是巾帼不让须眉! 外婆知书达礼,能说会道,又具有高智商和高情商。所以,外婆的美,美得无可挑剔,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美。外婆的爱美之心人皆无之她有之,人皆有之她绝对不能无之。外婆的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梳妆台照镜子,头发理得一丝不乱,一根发毛都不允许竖起。外婆养育了一对儿女,我的妈妈和舅舅,村里人都说妈妈和舅舅继承了外婆的优良基因。舅舅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商界精英,我母亲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贤妻良母。都说好女人是最好的教科书,此话有理,外婆的言传身教把我妈妈和舅舅打造得完美无瑕。外婆是一位好厨师,她有好多拿手的私房菜,邻村的婚嫁喜宴都要请她掌勺。她心灵手巧,能制作各种各样美味可口的点心。比如包粽子做清明粿等。那味道简直是独一无二。在我们江南农村,有一个千古不变的风俗习惯,那就是在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做清明粿,绿油油的皮,香喷喷的馅,简直让人垂涎欲滴。每年回老家祭祖,左邻右舍都会给我们送一些各种各样的清明粿。可是,尽管这些清明粿货真价实,在我的内心深处就是寻不回当年外婆亲手包的那种味道。外婆在村里,是一位义务调解员,哪家的婆媳、邻里、夫妻间闹矛盾了,只要经过她的苦口婆心的引导都会迎刃而解。外婆还是我塑造的一位青天大老爷,每一次我夫妻俩吵架,她会很公正地分析和劝解。不像我父母,不问青红皂白就一股脑儿地把我臭骂一顿。记得我最后一次跟外婆说:“外婆,您是我们家唯一的清官,如果您走了,万一我们夫妻又吵架了怎么办?”为了这件事,外婆在走的前几天,把我叫到床前,嘱咐了嘱咐,说什么夫妻没有隔夜仇,好女不能跟男斗。我可亲可敬的外婆,在我的记忆里,她很慈爱,对所有人都很好,语言表达极佳。她从不轻易骂人,任何时候以理服人。在村子里有很高的威望。后来,随着舅舅生意的蒸蒸日上,外婆也来到城里定居多年。可是,对农村有深厚感情的外婆,在病重最后期间,强烈要求回归故里。外婆回到村里的当天,全村所有的鸡蛋被抢购一空,外婆房间里挤满了前来探望的村民,家里鸡蛋堆积如山。最为感动的是,一位靠乞丐为生的老人,也给外婆买来十个鸡蛋。外婆继承了他父亲的喜好,爱酒如命!可是,外婆有一个严谨慎点的规矩,外婆喝酒从不喝醉。用外婆的话说:酒醉失态,量肚吃食!她常年喝酒,喝的最多的是自己酿造的米酒,而且最爱喝卵丝酒。说了你们都不会相信,外婆临走的那天早餐还喝下一碗蛋花酒。有时候我想,我的外婆是不是传说中的酒仙?这世上根本就没有能让外婆喝醉的酒?还是因为我外婆太有节制,她根本没有把她的酒量全打开,难道外婆的一生中就用了七分的酒量还有三分一直没表现?清明,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它连接着远去的亲人与现在的生活,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回忆与情感。外婆虽然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是,我们对外婆的思念有增无减,甚至是与日俱增!这不,为了纪念外婆,缅怀外婆生前的音容笑貌,每年的清明节都有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聚会。有一种思念用来诉说,提起来总是让人难以放下。有一种牵挂不用叮咛,想起来总是让人噙满泪花。除荒草、添新土。烧一沓冥币,点一对蜡烛。外婆,您知道吗?在那堆起飞的纸灰里,藏着我们对您浓浓的思念。亲爱的外婆,我们的思念您感觉到了吗? 2021.4.6 赞 (0) 相关推荐 妥叔嗜酒(一)|| 酒宴欢歌/妥叔作品/轩诚清读(第454期) 小菲浅语: 酒之甘饴,如痴如迷.与欢乐者结为良友,悲伤者视为知已,让失意者超脱,让得意者放达,文人骚客饮之增长灵感,添些诗情画意,壮士饮之豪情万丈.扼腕言志.酒是一种文化,喝酒也是一种文化.酒见人心, ... 枣花香 本文作者:灵筠 瞧,这五六年间,李叔将楼前草坪换成了花园,果园,种类也颇多.我喜欢花,喜欢那玫瑰的香,月季的艳,菖蒲的紫嫣,石榴花的火红,蟠桃花的素雅,黄百合的灿烂,还有小时候染指甲的花也能见着,更高 ... 武松喝18碗酒打虎,相当于现代喝多少?古代酒度数大概有多高 我们看很多小说里为了凸显主角英雄豪气,都喜欢在"酒"上面做文章.<水浒>里面的英雄好汉们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武松在景阳冈喝"三碗不过岗"连喝18 ... 做人就像喝酒,醉于不觉间,醒在不知处。 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请您关注酩悦 做人就像这喝酒,醉于不觉间,醒在不知处.当自认为能驾驭人生时却早已被人生操控很久了,正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文:孙勇 | 整理:酩悦团队 ... 几款经典药酒方 补气活血补肾 一.活血化瘀酒 材料:三七85克(打碎或切成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1芎30克,红花18 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 酒质酒量:酒精浓度50%的米酒1千克. 浸泡 ... 外婆的米酒 江南古镇卧彩虹,十里长街酒旗风. 江南的好水,创造了美酒.每次端起酒杯,我总会涌现外婆轻健和蔼的形象.我小时候,寄居在外婆家中.在江南的年尾,外婆都会忙着打年糕,酿米酒.每次过年,我总是兴高采烈,被外 ... 乡村那些事之四:母亲的生日 昨天是母亲的生日. 母亲前天还在打电话,一再辞客.说年底了,我和妹妹两家人都很忙,平时钱和东西没少拿,不要回去了,她不会见怪的.她住在我弟弟家,最心疼她的小舅舅会来,有他们陪着过生日,是一样的. 听着 ... 柯九思书法:亦沉亦秀 柯九思书法题跋<陆继善双钩兰亭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仙居人.官至奎章阁鉴书博士,专门负责宫廷所藏的金石书画的鉴定.柯九思博学能诗文: ... 专栏|安秀堂:太 原 之 春 太 原 之 春 作者:安秀堂(山西) 太原的春季不是从立春而是从春分开始的.春分前后,地面上渐呈"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态势,在向阳背风的角落里,迎春花怯生生.羞答答地开出几朵小黄花, ... 专栏|安秀堂:吃 粽 子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尊重名家,力扶新人 吃 粽 子 作者:安秀堂(山西) 又到端午节,又闻粽枣香.屈子当年怀着满腔悲愤,纵身一跃跳入汨罗江时,应该不 ... 「作家专栏」荆秀清:画意乡愁 诗人样本 | 作家专栏 主编:龙歌 山子 欧阳健子 美编 /梦雅 <诗人样本>打造诗歌高地 <荆秀清专辑> <画意乡愁>(组诗) 作者:荆秀清(河北) ... 专栏|马秀敏:闪婚(小小说) 闪婚(小小说) 作者:马秀敏(每文) 贾暴富早年经商,暴富以后走下坡,拖到三十多岁才成家.他晚婚晚育,三十好几了,有了一个宝贝儿子.夫妻俩非常高兴,寄托全部希望.希望他长的帅气,希望他也能经商赚大钱, ... 专栏|马秀敏(每文):浓淡相宜 浓 淡 相 宜 作者:马秀敏(每文) 偶然间在朋友圈里发现一幅山水画,只上了几天画课的我突然对画中水墨浓淡产生了的兴趣,便和爱人讨论了起来.爱人对画的鉴赏力要比我强很多,因为他有几个书画界的朋友,也收 ... 专栏|安秀堂:活在穷与不穷之间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尊重名家,力扶新人 活在穷与不穷之间 作者丨安秀堂(山西) 生而为人,谁不想一生富贵,谁又想一时贫贱!不过无论富贵或贫贱,几分是命中 ... 赣鄱专栏 | 沈兰兰:外婆的酒糟鱼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图.文 / 沈兰兰 每每读到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亦秀亦豪之红嘴蓝鹊 红嘴蓝鹊,宁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鸦科鸟类.它们有着红色的嘴巴和小脚,拖着超长尾羽,身姿飘逸,仙气十足.不过它们性情却比较凶猛,据大山雀老师说,它们还会捕鸟斗蛇,真是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