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述而篇(三十)
相关推荐
-
《论语》的结束语讲的是什么
姑且不管<论语>是语录体还是散文体,<论语>最后一段(篇)<尧曰篇第二十·三>,好像是对整部<论语>作了概括性的总结,给每一个立志成为君子的人树立了一个 ...
-
《论语雅述·述而篇·第四话》
31.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用弋射的方式获取猎物,但是从来不射取归巢栖息的鸟兽. 32.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6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述而第七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 ...
-
论语: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7-31)
鲁昭公习于威仪之节而以知礼称,但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当时"礼"的规定.孔子并不认为他是违礼,而委婉地以自己有过错.别人会指出为辞,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作为自己言行的最高原则. ...
-
【第178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0章》孔子因何要代人受过?
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0章>孔子因何要代人受过? 7·30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 ...
-
【第174期】音频学《论语》孔子因何代人受过?
音频学<论语>孔子因何代人受过? 述而篇第30章 陈司败①问:"昭公②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③而进之,曰:"吾闻君子 ...
-
如何面对他人的刁难?| 论语浅说
工作.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有意让我们难堪的人,鉴于此,我们是该歇斯底里.奋力反击,还是沉默隐忍,退避三舍?亦或镇定自若,气定神闲地化解?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两千五百多前的孔子也曾经遭遇同样的境况,面临同 ...
-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
-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二)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二)
-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四)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四)
-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五)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五)
-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六)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六)
-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八)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八)
-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九)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九)
-
《论语·述而篇第12章》孔子对哪三件事格外谨慎?
7·12 子之所慎:齐(音 zhāi ).战.疾. 齐:同斋.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叫做斋,或斋戒.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所谨慎对待的是:斋戒.战争 ...
-
《论语·述而篇第21章》“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三人”指什么?
7·2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善者.不善者:指同行人的善与不善的品德.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几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
-
【第169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21章》“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三人”指什么?
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21章>"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三人"指什么? 7·2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