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之声||《不要离开》作者:赖永勤 朗诵:罗兰

↑点击上方"罗兰之声"订阅

作者母亲年轻时唯一的一张照片

不要离开

作者:赖永勤  朗诵:罗兰  配乐:傅冰

母亲,你一生不知有过多少次远行。年轻时的你就敢于冲破封建的桎梏,只身一人到湖北宜昌去找我的父亲。之后,你数次翻秦岭跨黄河皆为一人独行。在你年满七旬之时,还带着不满三岁的小侄儿乘着马车,穿越莽莽的大巴山麓,去看我在大山深处地质队工作的三姐。而这一次,你却是越走越远……
         “不要离开。”这是你留给我最后的一句话。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处于弥留之际。你的手不停地比划着,像是在寻找着什么,而一当接触到我的手便紧紧攥住不放。你知道我会满足你最后的夙愿,会将你的躯体乃至整个灵魂,安葬在乌江大山的深处。
        你一直很乐观,就是到了八旬高龄也很少提到死。去年盛夏,你不幸摔成重伤,几乎不能动弹,只能躺在床上念书。在所有的书中,你唯独喜欢老舍的《四世同堂》。就这样,病痛、寂寞与书,陪伴你度过了整整一个炎炎夏季。
  当窗外传来大雁南飞的啼鸣,你似乎感到自己也临近生命的黄昏。那是一个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的日子,一阵闷雷之后便是一阵肆虐的风,之后又是紧一阵慢一阵的雨。我为你擦完身子后,你很冷静地向我交待了你的后事,你的冷静使我很吃惊。你没有哭,也劝我不要哭,你说:“趁我现在还好将我送回去,在那里,我会更安宁。”
  落叶归根,说的是人在垂暮之时最留念生命的诞生地。乌江不是你的故乡,只是你生命的一个驿站,而这个驿站一旦选择了你便与之结下不解之缘。抗战时你和父亲带领全家从湖北宜昌逃难出来,一路上历尽艰辛。路过长江与乌江交汇的涪陵本想稍作休息再回老家,不料这一休整就是一生。你在那里生下了三姐、三哥和我。你多次对我说,“这儿虽然不是我的故乡,却是你们生命的摇篮,没有它就没有壮壮实实的你们。”
  我应了你的承诺决定将你送回乌江。似乎是一种天意,连连几天的下雨,而到了你起程的那天却格外晴朗。你踏上归途显得格外兴奋。在船上你依旧不能动弹,只能通过船窗玻璃的折射看到窗外,当你看到从玻璃映出的蓝天和青山就不断地说:“真好,真好……”
  你终于在你热恋的土地上闭上了双眼。又似乎是一种天意,你刚一闭上眼睛乌江就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你的身躯舒放在蓝天之下,一身素装与白茫茫的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使你也成为这土地的一部分。暮霭的风撩动着你银白的头发,乍一看,就像白鹤展开双翅。你难道还要飞么?母亲,你飞得太累了!我凑近你耳边想对你轻轻说,猛然发现你的眼里还含着泪,那泪水正从你的眼角汩汩地流出,流在你最爱的土地上,慢慢地渗透进雪层……
  这块虽然贫瘠但却润浸着抚爱的土地,就这样张开了双臂接纳了你。事后,我在清理你的遗物时,看到了你在《四世同堂》上的眉批竟是“不要离开”四个歪歪斜斜的字。你经历过老舍先生那样的年代,遭受过各种苦难的磨砺,但脚下这片广袤的土地却始终和你不弃不离,你爱它,它也爱你。“不要离开”这四个字,蕴涵着你对生命的全部认知和体会。
  母亲,你安息吧!我会记住你留给我的最后的这四个字,它对于我,就像一部生命的鸿著,会使我更加热爱爱过我的土地以及每一个人……

朗诵

罗兰: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人,大型活动策划人。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

作者

赖永勤:国家一级文学编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重庆文化委员会、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节目评审专家。

往  期  精  彩

《听你谈起奶奶》作者:赖永勤 朗诵:罗兰

《致一只隐形的候鸟》作者:赖永勤 朗诵:罗兰

《母亲的微笑》作者:赖永勤 朗诵:罗兰

《罗兰之声》订阅号,用声音与您邂逅!将为喜欢罗兰之声的朋友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罗兰之声后期将针对性地开设不同等级的线上课程。《罗兰之声》订阅号也将推送相关课件和朗诵作品。营造一个多平台、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和探讨的氛围!

罗兰之声用声音传播真善美!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第一百七十五期     主编邮箱:1946163792  @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