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帝的传说——望从祠

 四川郫县城南的望丛祠,是奉祀古蜀王望帝和丛帝的祠堂,内有望帝和从帝之陵。
望帝杜宇、丛帝开明是先后创业、开发蜀地的两位著名古蜀国皇帝。杜宇发展农业,开明平治水患,为蜀地成为"天府"打下深厚基础,受到蜀人世世代代的崇敬,岿然千载。
望丛祠历经修缮,我们今天看到的整体布局是民国初年熊克武重新培修后的祠堂规模。

古蜀的历史知道的人并不多,大约局限在李冰治水和三国文化中,其实望帝和丛帝时期才是古蜀文化的发祥地。

这是望帝从帝纪念馆,望丛祠的主体建筑。其实也就是古蜀文化历史的展览馆。

这是望帝杜宇和从帝开明的塑像。
    望帝:杜宇是在鱼凫之后为蜀王的,称帝,号曰望帝。望帝时国力富强,不断向外扩张,北边到了今陕西汉中一带,南边到了今天四川青神、芦山一带,西边以玉垒、峨眉为城郭。东边已与巴国接壤。杜宇帝晚年,感于开明治水之功,法尧舜禅让故事,而退隐于西山。
丛帝:开明立,号丛帝。丛帝善治水,望帝自以为德不如.以国禅与鳖令,为蜀王,号曰开明。丛帝承袭望帝开创的丰厚基业,既守成,又继续发展,能与北方强邻秦国争雄。周慎王五年,秦伐蜀……开明氏遂亡。

望丛祠面积不是很大,主要是以帝陵为主。这是望帝陵的封土堆,近椭圆形,状若丘山。高15米,周长250米。从帝陵的面积也相似,后人修缮时规模相当。
苍松翠柏的掩映之中,便是帝陵所在。

古望帝杜宇之陵的石碑。为民国熊克武所立,但懋辛书。

古丛帝开明之陵,石碑也是民国初年重建。
望帝陵和从帝陵是四川地区保存最大最古老的帝王陵。由于没有纳入历史上帝王朝代的主流,因此知道的人不多。至今如此完好,这也是巴蜀后人对先祖的崇敬吧。

望丛祠在清代曾经大理修缮,因此留下很多清代建筑和一些不知年代的文物。

这是形象怪异、凶猛的一对石兽之一,比较少见,具体年代不详。在帝陵周围有些奇异的物件是必须的。

望丛祠风景优美,即使帝陵所在,也是川西有名的园林。亭台楼阁都具有清代园林的特色,是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这是清代的荷风亭,每逢喜庆之日,人们相聚于此对歌,抒发情感。对歌会成为当地的传统节目。古蜀特色的特色在这里一直流传至今。
最后需要说一下杜鹃,
杜鹃的传说:杜宇帝对蜀民的功业却常使蜀民难以忘怀。每当春天农事季节,听到催耕的子规鸟啼声,便以为望帝回来催他们快快耕种,并以为子规鸟就是望帝死后魂魄化的。此鸟遂被呼为杜鹃。

左思《蜀都赋》有"鸟生杜宇之魄”的句子,杜甫有《杜鳖》诗以咏其事,李商隐更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感叹。后人更把望帝都城郫邑也称为杜鹃城。
蜀中各地遍设土主(杜宇)庙,各家皆祀土地神,与中原奉祀后稷一样普遍而隆重,可见蜀人怀念望帝之深。
几千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来到望丛祠,我们应该虔诚的祭祀古蜀的祖先。
望帝和丛帝的魂魄将永远守护着巴蜀大地,守护着我们的子孙,让天府之国永远繁荣昌盛。
 
(0)

相关推荐

  • 汉书:“巴蜀广汉本南夷”——古蜀国及其诸王发展脉络

    此所言"古蜀国"为秦汉之先,非后蜀汉之"蜀".前"蜀"约在公元前30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秦灭蜀时,后"蜀"在公元2世纪上中 ...

  • 『天府之国的奠基者——古蜀人』

    复杂的百越终于讲述完毕.其中,错误在所难免.期间,有许多朋友提出了宝贵建议.核对后,我会全部改正.今天,我们一起熟悉四川盆地的古老民族--古蜀人.他们曾经是"天府之国"的奠基者. ...

  • 游 望丛祠    2021-4-15

    望丛祠是为了纪念最早的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丛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凭吊蜀人先贤的最大的帝王陵冢.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他在蜀地首创了按农事季节耕种的制度,被后代奉为农神.丛 ...

  • 古蜀国彝人部落

    2008-5-28 古蜀国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蜀族在现今四川建立的国家.古蜀人先祖为蜀山氏,有观点认为:蜀山氏与蚕丛氏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是古夷人(有说古羌人)的一个分支.蜀国不只拥有单独一个王朝,在 ...

  •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古蜀文明的兴与衰

    2020-11-04 10:46 华人号:中国文化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1986年,三星堆考古实现重大突破,大量珍贵文物出土,轰动海内外,开国上将张爱萍将军(四川达州人) ...

  • 中原古帝传说-神农氏

    神农亦称"神农氏".农业的发明者.关于神农的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阶段的情况.<周易系辞下第八>:"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 ...

  • 养蚕、捕鱼、狩猎、种稻、治水——细说“古蜀四帝”那些事儿

    问答音频探究视频辟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1924,阅读时间:约5分钟 前段时间,三星堆遗址考古,几成霸屏之势,尤其 ...

  • 望帝春心托杜鹃:三星堆背后的古蜀国,都有哪些神秘传说?

    近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提到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其中已经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 ...

  • 高大伦:因为三星堆,古蜀国的历史由传说变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近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正在开展前期考古发掘,更多的国宝重器将陆续出土. 1986年,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出现吸引了全中国.全世界人的目光,由此也奠定了三星堆遗址在中国 ...

  • 高大伦:因为三星堆,古蜀国的历史由传说变成了信史

    近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正在开展前期考古发掘,更多的国宝重器将陆续出土. 1986年,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出现吸引了全中国.全世界人的目光,由此也奠定了三星堆遗址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地位,确定了 ...

  • 因为三星堆,古蜀国的历史由传说变成了信史

    近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正在开展前期考古发掘,更多的国宝重器将陆续出土. 1986年,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出现吸引了全中国.全世界人的目光,由此也奠定了三星堆遗址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地位,确定了 ...

  • 南科大教授高大伦:因为三星堆,古蜀国的历史由传说变成了信史

    近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正在开展前期考古发掘,更多的国宝重器将陆续出土. 1986年,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出现吸引了全中国.全世界人的目光,由此也奠定了三星堆遗址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地位,确定了 ...

  • 因为三星堆,古蜀国的历史由传说变成了信史。

    作者:高大伦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教授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 源自:公众号"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1  三星堆, 中国考古史上的第二次考古发掘 三星堆的初现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一直由 ...

  • 哀怨凄婉的民间传说:望帝禅让所托非人,声声布谷泣血杜鹃

    文/晏砚砚 我想,很多人大概都非常喜欢下面这首诗: <锦瑟> 晚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