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之路 2024-08-07 05:43:00 这里,是闽台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是郑和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这里,是东海之滨,是祖国大陆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这里,一条钢铁巨龙横空出世,穿山过水,跨越海峡,连接大陆与岛屿,优美的身姿一直延伸向蔚蓝深处。福平铁路,福州始,经长乐,抵平潭。这些吉祥、动听的地名,令人神往。仅从字面看,这条铁路就蕴含着许多美好的寓意。福平铁路,长88公里,时速200公里,长度与速度虽不能上榜,难度却名列前茅。这条铁路,历经七年,艰辛筑成,抒写着建设者的豪情,创造了修路建桥的奇迹。一、乡愁之眸浩瀚东海,碧波荡漾,长空极目,水天一色。大海无垠,浪花朵朵。这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台湾海峡。我国三大海峡,台湾海峡、渤海海峡和琼州海峡,台湾海峡位居首位。一峡隔两岸,台湾海峡有太多的故事,牵动了太多国人的情感。最能代表这种情感的,当属诗人余光中创作的这首现代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到台湾。 不管走到哪里,家乡一直是诗人心中深深的牵挂。他说:“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强烈的故土之念、思乡之恋,化作诗人澎湃激昂的诗情。1972年,余光中在台北厦门街的寓所内,写下了这首清新隽永的诗。这首诗,语言真率,情感深切,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但鲜为人知的是,关于这首诗,还有续章。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在华南理工大学讲学时,曾在千余学生面前,亲自朗读了自己为《乡愁》续写的第五段: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此时,诗人升华了乡愁的内涵,将其化作沟通往来的桥梁,描绘出海峡两岸紧密融合在一起、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图景。斯人已去,乡愁永在。现在,一座跨海大桥,一条高速铁路,即将同步开通投用,跨越海峡的沟通,有了更加便捷、快速的大能力通道。诗人的愿望,得到了第一步的实现。君不见,东海之滨,蔚蓝深处,大桥犹如巨龙出水,高铁好似飞虹在天!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的福平铁路,迎来了开通运营的时刻。福平铁路,起于福州站,终抵平潭岛,一端连接京福高铁、杭深铁路等主要通道,一端遥望海峡对岸台湾岛。凭借其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的距离,可以窥探到其作为推动闽台往来、通往台湾重要通道的远景规划。一个细节,耐人寻味。福平铁路虽然只有80多公里,但标注在线路上的里程标,却是1800多公里。为什么?因为它是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里程从首都北京为起点计算而来。一座大桥,栖息于海的中央;一条铁路,旖旎于海天之间。它是大海中领航导向的灯塔,它是盼归人望穿秋水的眼眸。二、非凡之桥福平铁路建设之难,难在一座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平潭海峡是世界三大风暴海域之一,与百慕大、好望角齐名,被称为“东方的百慕大”。这里的海况,用八个字形容:风大、浪高、水深、流急,常年惊涛骇浪。古时,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海底的十数个古代沉船遗址,在向人们诉说着这片大海中自古以来的“步步惊心”。这里,每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掀起最大浪高近10米。这里,无风也起浪,水流速度相当于长江中下游洪峰。在如此海域建造公铁大桥,上层是设计时速为100公里的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是设计时速为200公里的双线I级铁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世界最长、全球最难——无论是设计者,还是施工者,都用这两个“最”来表述。一位大桥建设者坦言:每一座桥梁建设都有自己的难点,但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把这些难点集中到了一起。他从港珠澳大桥项目转战平潭,一到现场就发现,新的项目施工难度甚至比港珠澳大桥更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永远是中国人拼搏奉献的可贵品质。2013年,随着一声令下,建设者劈波斩浪,向“建桥禁区”发起了挑战。第一大挑战,风。大风,是修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最大挑战。每年6月至8月是台风季,从10月至第二年3月进入季风季。遇到大风天,施工就得暂停,建设者只能“望风兴叹”。2015年的13号超强台风“苏迪罗”,风力达到14级,狂风袭来,大浪滔天,工地的吊机被刮垮,移动板房平移了30多米。人不能让风憋死。大桥一开工,建设者就开始与大风斗智斗勇,从“惧风者”变身“驭风者”。不能做到呼风唤雨,至少可以摸清风浪的“脾气”。为精准追风,建设者开动脑筋,建立风浪预警机制,沿线密布监测点,实时监测风速、风向、浪涌,为施工作业输送精确气象数据。海上建大桥,先得修栈桥。虽然脚底波涛汹涌,但在高出海面七、八米的栈桥上,却如履平地。建设者自豪地说,这是能抵御14级台风的栈桥,其造价超过了上海的房价。面对茫茫大海,还得学会“凌波微步”。于是,建设者耗资数亿,打造了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度最高的起重船——“大桥海鸥号”。它高大威猛,力大无比,排水量相当于一艘小型航母,现场吊装了超过10万吨的钢梁,是抗风建桥的头号功臣。如何为大桥遮风挡雨,也是建设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为确保大桥建成后行车安全,在公路和铁路两侧设置风屏障,总延长超40公里,整体减风率达到55%以上,确保在大风环境下车辆能够正常、安全通行。第二大挑战,硬。平潭海峡的岩石,被称之为光板岩。亿万年来的海峡大风,带动海涌,淘走了海底的松散岩层,剩下的是硬度堪比钢铁的光板岩。刚开始施工,建设者就被坚硬的岩床来了个下马威。第一根钢管桩桩头打进岩床1米深许,就被挤压以致严重变形,这是以前从没碰到的情况。这里的岩床之硬,超出想像。光板岩如同“硬骨头”,更加激起了建设者的斗志。他们知道,面对脾气倔硬的光板岩以及行踪诡异的海底孤石,比的不仅是钻探技术,还有耐心和毅力。施工过程中,建设者开展攻关,创新工艺,累计打入了1865根桩。最费神的一根,从钻进到成桩,竟用了1年6个月之久。挑战,一个接着一个。围堰施工怎么克服强大的波浪力,极其有限的施工“窗口期”怎么把握,还有大桥钢桁梁整体制造后怎么像“乐高”一样拼装?海上的风,天空的云,以及那绚烂的落日与晨曦,都记录着大桥建设者栉风沐雨、攻坚克难的身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些“硬骨头”,铁路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一个一个啃了下来。海峡环境桥梁深水基础建造技术、常遇大风环境下高塔施工技术、钢桁梁整体全焊建造技术、海峡桥梁安全运营保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弹指间,七年过去。经过建设者的接力奋斗,大桥顺利贯通,铁路即将开通。在辽阔蔚蓝的海面上,一座白练般的大桥凌空飞架,穿越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4座海岛,横跨三条航道。巨龙卧波,雄姿英发,好似一条海上天路。这片高深莫测的海,那些横行肆虐的风,在勤劳智慧的人们面前,低下了高昂的头颅。三、追风之路风,是平潭岛的一大特产。历史上,平潭的风大得恐怖。“狂风过处风沙起,一夜沙埋十八村”,民国版《平潭县志》载,“相传清初,浦尾十八村,一夕风起沙拥,田庐尽墟,附近各村患之。”现如今,虽然岛上风力有所减弱,但依然大得吓人。大风,孤岛,出行不便,缺少淡水,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施工条件,考验着铁路建设者的意志,也让追风之路显得格外艰辛。一位建设者说,“把海上孤岛一年四季的风都尝遍了”。台风呼啸而过,摧枯拉朽,让人望而生畏;冬日的海上季风,寒冷刺骨,吹得人头疼。风大得实在没地方躲时,有人想出不是办法的办法——“挖个坑跳下去,在坑里躲风”。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吓退英勇果敢的中国人。海天一色风波处,更有行舟踏波人——追风疾速的中国高铁,亦是我们顶风冒雨砥砺前行的精神象征。岛上的祖先们,能够想象今日的场景吗?在海岛与大陆之间,修筑起一条能跑火车、开汽车的跨海通道,后代子孙们用高铁的速度,越过海峡,穿过风浪,奔赴海岛之外的诗和远方。从空间看,福平铁路是跨越海峡的“超级工程”,是连接大陆与岛屿的“通途大道”。但从深层分析,它更诠释了前进中的中国在“世界级难题”前,迸发出的拼搏和创造精神。就如同面对“东方百慕大”的挑战,我们躲不掉也绕不开,只有靠自己的不断增强的能力,才能穿透惊涛骇浪,直奔预定的方向。从时间看,福平铁路将高铁带到小岛,平潭、福州、长乐连接成“半小时经济圈”,平潭岛一步跨入高铁时代,融入全国高铁网。在这个效率和发展紧密相关的时代,福平铁路突破的是一个地区协同发展的瓶颈。岁月变迁,人们对平潭的风有了新的认识和解读,不再“谈风色变”,而是“变风为宝”,更有人追风逐梦。来平潭吹吹风,已经成为一句流行语。大桥通达,高铁加持,平潭的旅游等资源和产业必将大放异彩。从心间看,福平铁路纾解乡愁,寄托着我们的美好期盼。福平铁路开通后,“十三五规划”中那条从北京直通台湾的高速铁路,只剩下最后一段路程。路通,心畅,海峡隔阻的乡愁,将不再那么绵长。总书记说过的一席话情真意切: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心手相牵的一件件民生工程,为两岸民众带来共同福祉,同时也在一点点地解开心结。曾经,平潭是一个闭塞的小岛,孤独地矗立在海中央。如今,福平铁路让天堑变为通途,让遥远变得触手可及,就如这首小诗写的那样:海上的风,吹来你的消息我们紧紧相依度过每一个日夜每一个月明星稀流云告诉我,你在海中央等待我的归期 追风的路,送来你的消息经历风雨相逼我们劈波斩浪在每一个朝朝暮夕霞光告诉我,你在海中央诗意地栖息 你是一道梯架在海峡两端你踏着东海的浪镌刻了壮举勇敢地让地动山移 你是一只笛演奏动人乐曲你追着海坛的风迷离了潮汐醉心地让风景旖旎 你轻盈的步履掠过大地延伸向大海里像风一样的你抒写着追风的奇迹 赞 (0) 相关推荐 我国桥梁建设创多项世界第一 本文转自[央视网]: (新闻联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十三五"期间,依靠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桥梁设计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 ... 中国砸147亿,4万人奔向台湾海峡,跨海高铁有望直通台湾 20世纪全球基建讨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可能离不开基建狂魔这四个大字,没错,据福布斯杂志最新排名,全球十大建筑大型企业评选中,我国拿到了6席,我们用火箭造桥,在沙漠建高铁,又完成了世界难度最高的工程港珠 ... 不惧风高浪急,把铁路修到离祖国宝岛最近的地方! <国家规划>2035年前完成"修路至台湾",祖国统一时间,不言自明! 近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发布.在这份<纲要>中,除成渝地区首次 ...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2020年12月26日,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桥.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面通车."7年付出,在这一刻我觉得全都值了."中铁大桥局副总经理张红心看着缓缓驶 ... “超级工程”,实至名归! "全面通车近一个月,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实现了'安全.便利.有序.通畅'的预期目标."近日,中铁大桥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项目常务副经理肖世波看着大桥,感慨地说. 日前 "202 ... 攻克“世界级”建桥难题,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投用 随着26日连接福州与平潭铁路的开通运营,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正式投入使用,我国桥梁建设者成功攻克"世界级风口"建桥的难题.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新华社记者 宋 ... 湖北建桥军团造出世界超级工程 刚通车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通讯员 罗京新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张静 刘佩娅 12月26日9时43分,福建平潭站首列动车发出,从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上疾驰而过,奔向福州.这标志着 ... 想要追到中年女人,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好这3点 爱是建立在好感的基础上,一个男人如果爱一个女人,必然会拿出百分百的诚意, 不会开过分的玩笑,时刻懂得保持距离,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意. 慢慢地等待对方的接纳,这就是正常的恋爱过程, 恋爱是循序渐进,所有 ... 为什么男人就是戒不掉'色'?追其根本,原因在这里 色字头上一把刀.好色也是一种危险. 一个男人,他可能不爱抽烟,不喜喝酒,但是男人一定会好色.如果你让一个男人从戒烟还是戒酒还是戒色中,做出选择,那他是不会选择戒色的,甚至有的男人说,让我戒色还不如直接 ... 涨姿势:为啥最近防御性板块如此受追捧(附股) A股行情不好,需谨慎,但仍有精彩个股,可酌情关注防御性板块! 防御性板块?什么是防御性板块?防御性板块的股票有哪些? 今天这里就给大家说说防御性板块! 防御性板块是指大盘下跌的时候表现抗跌甚至出现上涨 ... 文征明《游石湖追和徐天全满庭芳》,85岁... 文征明<游石湖追和徐天全满庭芳>,85岁的作品,洒脱奔放,飘逸清狂,肆意而又不失法度,老辣精妙,而又文质彬彬. 名校之道(7)|行进在追本求真的路上——沈阳市宁山路小学的生本追求与国学教育(一) 沈阳市宁山路小学这个老字号的教育品牌,是一所有着很高美誉度的名校.2009年开始,他们以生本教育为核心,又找到了新的生长点.通过生本课堂.生本活动.生本管理.国学经典教育.团队精诚合作等一系列的措施, ... 一见钟情,喜爱至极,这款茶为何深得众茶友追捧? 龑王牌创始人艾文华老师.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有些茶,不能等,一等再等,就是一年:有的爱,不能等,一等再等,就是一生.此生,我或将以茶为业,以茶为生,择此一业,终其一生.时至今日 ... 人到中年不要在朋友圈显摆这些,看似被人追捧实则惹人厌 识途 04-15 阅读 4.5万 关注 来自话题 #心灵"鸡汤" 7.6万篇 人生海海 世事无常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人,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从不 ... 下笔有神追谪仙 高山居士 下笔有神追谪仙 高山居士 奉和饶惠熙老师<春感> 作者/王 华 青山满目醉花春,腹有诗书巧句频. 桃李三千皆是景,园林幸遇圣贤人. 奉和锦瑟小主<月下酌句> 作者/王 华 仙女 ... 英法冲突爆发,互派军舰对峙!法国渔船一点不怂,追着英国军舰撞 跟着虹摄看世界 摄影.旅游.各国博物馆趣闻-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前期头条: 节日太忙没更新,完成了两篇超1万5千字的文章 最近,英法两国在英属泽西岛附近的渔业纠纷持续升级. 据报道,当地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