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合资还是入门豪华 这是一个问题
天气一天天炎热起来,公交车和地铁上的“香味”越来越浓,不少朋友又开始按捺不住自己的购车欲望,将计划再一次提上议程。
作为“业内人士”的小编自然免不了被亲朋好友各种“问候”,诸如15万落地买什么轿车比较好?25万买哪款城市SUV未来更保值?现在买是不是不划算?等等这一类问题,不过有位朋友的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

“现在车型可选范围极大,覆盖率也很高,30万以内是买更实用的合资品牌呢还是买逼格更高的豪华品牌呢?”
现在合资品牌还能和豪华品牌有竞争关系了?
通过在汽车之家等几家垂直门户查询市场终端售价后,我发现昔日某些要加价的豪华品牌车型,如今已经开始有了不少的优惠。
比如现款沃尔沃XC60的入门配置在优惠后终端售价已经达到28万左右、而即将面临改款的奥迪Q5则也进入了30万以内区间,入门版裸车成交价也达到了29万、像凯迪拉克ATS-L和奥迪A3则都有接近八折的现成折扣,成交价也分别降到了23万和15万左右。
可以看出,除了少部分刚上市的新车型,几乎所有豪华品牌的终端优惠都在拉大。终究其原因,在豪车进入低速增长之后大量的经销商为了降低库存,缓解资金压力选择让利销售。

总之,现在豪华品牌的入门车型已经完全进入了20到30万元的区间,和大部分合资车型价位有了重叠,形成了品牌上田忌赛马的竞争优势。而合资品牌在面对整个豪华品牌的下方时,又该如何安稳自居呢?
那么豪车便宜了不买还等啥?有什么比装逼还重要?
其实,问出这个问题的一定是不了解如今的合资品牌的重磅车型的。现在大家都在喊“消费升级”、“需求升级”,但是这些关键词背后是什么,必然是“升级”过后的产品。
拿最近热门的中型SUV冠道来说,其顶配版32.98万的售价要买一辆豪华品牌的中型SUV非常容易,但是为何冠道还这么火呢?似乎比豪华品牌卖的还要好。
深入了解过冠道的朋友会发现,冠道从研发、设计到配置、动力,各个方面都倾注了本田最核心的科技和工艺,可以说几乎使用了大量讴歌的资源,从某个角度来说,它和豪华品牌的差距又在哪里呢?品牌溢价吗?

丰田的TNGA理念要突破曾经相矛盾的概念,要让动力强劲的车也省油,让运动性优秀的车也足够舒适,而今年底上市的全新凯美瑞就会在这个背景下诞生,它又和豪华品牌的差距在哪里呢?品牌溢价吗?
竞争推动进化,在中国这个最大的汽车市场里,大部分的中端合资品牌已经拿出不少的压箱底技术来抢夺市场。并且在推崇平台化战略的如今,大多数汽车集团旗下的不同品牌都在使用的同一底盘,有的零件通用,有的技术通用,仅仅是在调校和用料上有稍许区别。
从技术核心的角度来说,合资品牌的车型已经离豪华品牌越来越近,甚至等于。
既然中端合资品牌也不错,豪华品牌又便宜,到底该怎么选呢?
要理性的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看他们分别有什么优劣势。拿豪华品牌来说,更高的品牌价值、更高的逼格、更显档次的氛围也许都是我们选择它的原因。

但是相应的,我们在得到了这个体验时,也会付出更高的成本,比如一款发动机其实在集团内各车系是通用的,但是到了不同品牌的时候,他们的保养费用就会拉开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来自不同品牌工时费的差异,有的来自零整比的差异。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豪华品牌所付出的养护成本,一定比同级合资品牌要更高。
比如我们拿同样使用EA211发动机的奥迪A3和高尔夫举例,根据汽车之家实测基础保养费用(仅更换机油机滤)来看,奥迪A3的1124元远远大于了高尔夫400左右的价格,如果是1.8T的奥迪A3则到达到1412元的基础保养成本。这还不算未来在三滤、刹车片等易损件上的差距。

其次,在今年发布的保值率调查报告上,豪华品牌也要全面落后于合资品牌。在二手车市场,往往豪华品牌的折价会比同级合资品牌要多,也许你当时多花10万购买豪华品牌的中级轿车,但是卖的时候也许只能比同级别合资品牌多卖3万,更高的折旧也是豪华品牌车主们不得不承受的成本。
况且,一般与合资品牌比较的豪华车型,通常是这个车系的入门车型,而这个时候顶配或者次顶配的合资车型在配置上就占尽了优势,这也是入门豪华品牌必须面对的事实。

说了这么多,似乎选择合资车型才是最终的奥义了。其实车行生活也并不这样认为,终其而言,还是一句话:要看车的用途。
对于生意场上的商人们来说,一个有价值和象征意义的品牌也许远比一个语音导航更加重要;对于积极响应二胎政策刚出生了新宝宝的奶爸来说,后备箱能否放进婴儿车也许比内饰营造的豪华感更加重要;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的萌新,也许更低的售后养护费用比中控台上高逼格的石英钟要更加重要。
对于鸡头凤尾的选择,其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答案,所有的情况都因人而异。至于问我的那位朋友,当我问到他具体想将这辆车用来做什么的时候,他自己心中已经出现答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