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墓地:寒酸简陋杂草丛生,当年斩首时整整被砍了30多刀而死
相关推荐
-
戊戌六君子康广仁:献身于变法,位卑未敢忘忧国,好花留与后人看
致力维新 康广仁虽然是康有为的胞弟,两人仅仅相差十岁,但人生经历却截然不懂,自幼时这种差异就从思想与行为上显现了出来. 因为这十年清政府正着手于洋务运动,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环境也发 ...
-
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为何不逃,做封疆大吏的老爹又为何不施救?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57期: 1898年9月21日,一直在颐和园颐养天年的慈禧太后,终于忍无可忍,突然返回紫禁城并圈禁了光绪皇帝. 9月25日,在荣禄的嘴里得知,维新派竟然怂恿袁世凯要围 ...
-
戊戌六君子是六个人?并不是
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该变法从1898年开始实施,但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 ...
-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砍头,身为湖广总督的老爸为何无动于衷不求情
在宗族观念至上的古代社会,血浓于水,儿子即将被砍头,身为湖广总督的父亲为何不救?特定的事件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面我们一一道来.不同于家族昌盛的功勋贵族,谭继洵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前无家族扶持,后有幼 ...
-
4位被慈禧斩于菜市口的好汉,一人拒不下跪,被打断双腿才跪下
1283年,南宋著名文臣,诗人文天祥在北京菜市口问斩.文天祥是抗元名将,他写下了无数爱国诗篇流传后世.元朝为了劝降他,从文臣到武将,从宰相到皇帝全部出马.最终宣告失败.文天祥只求一死. ...
-
尚义千秋诗书画 · 情深义重:谭嗣同祭天
尚义千秋诗书画(16) 李人毅作 情深义重 · 谭嗣同祭天 尚义千秋 <谭嗣同祭天>/李人毅绘 本刊寄语 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维新失败后,他本可以像康有为与梁启 ...
-
殊途同归:戊戌六君子的人生轨迹
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就义 图为六君子就义的绘画 原载:<领导文萃>2019年第1期 作者:吉辰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康广仁.林旭.杨深秀的名字,在诸多 ...
-
清末谭嗣同以身殉道,要成为变法成功背后的第一个“流血”之人!
从19世纪末期开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国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难以想象从封建王朝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到底伴随着多少人的牺牲和奉献.在光绪帝年间,参与和领导戊戌变法的谭嗣同,是当时维新派中的激进分子 ...
-
许姬传七十年见闻
许姬传(1900-1990),祖籍浙江海宁,生于苏州,戏剧家.京剧史论家.梅派艺术研究专家:与军政要人及戏曲界.书画界名家多有交往.<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一书(中华书局1985年5月出版) ...
-
谭嗣同行刑前,妻子哭喊:想为你生个孩子,他的回答尽显君子风采
清朝末年,统治者急于从内忧外患中挽救垂死的帝国,光绪帝在梁启超和康有为的启发下进行戊戌变法,提倡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 但戊戌变法仅持续103天,光绪帝就被慈禧太后软禁起来,慈禧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六 ...
-
他左持大刀,右捧经书,溅血拉开中国变革序幕...
星期五言:1898年9月18日,夜色正浓.一位侠士将宝剑匆匆藏入衣服中,来到北京西郊戒备森严的法华寺求见当时兵权在握的袁世凯.袁世凯定睛一看,此人正是光绪皇帝的心腹,时任军机章京的谭嗣同!谭嗣同深夜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