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续篇)《国术太极门•杨澄甫宗师拳要》后记
相关推荐
-
太极泰斗:清朝八旗兵后裔牛春明
牛春明(1881-1961),满族人,原籍北京.少年时期,由于家境贫寒历经坎坷,他曾经学过园艺和多种手工艺:21岁(1901年)时在意大利人办的国施医院学医,结识杨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杨健侯,并跟随其学 ...
-
杨澄甫宗师拳照分析,很透彻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中期拳架 晚期拳架 两套拳架的姿态差异反映了杨式家传太极拳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由少数人才能掌握到人人都可练习,由注重技击到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杨澄甫侄外孙 ...
-
杨澄甫宗师详注《王宗岳太极拳论》
疗金句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养生要集> 杨澄甫(1883年7月11日-1936年3月3日),生于北京,与其祖父杨露禅.伯父杨班侯.父亲杨健侯均为太极名家 ...
-
每日一句 | 杨澄甫宗师注解《太极拳论》
太极拳论 TAIJIQUANLUN 每日一句 杨澄甫宗师注解<太极拳论> 虚xū领lǐnɡ顶dǐnɡ劲jìn, 气qì沉chén丹dān田tián, 不bù偏piān不bù倚yǐ. 顶者, ...
-
【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使用法首次公开杨家老...
[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使用法首次公开杨家老谱秘籍]之三太极圈 [杨家老谱歌诀]太极圈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 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 如能水磨催急缓 ...
-
太极宗师杨澄甫的拳照图里藏着惊人的秘密
我们来看几张经典的杨澄甫宗师的拳照图,发现他的上半身都是稍微倾斜,而现在人打太极拳几乎都是身体笔直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练拳不都是要求"立身中正"的吗? 这大概是对" ...
-
杨澄甫宗师传统杨氏85式太极拳图片演示
杨澄甫宗师,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传统杨氏85式太极拳的定型者. 杨澄甫宗师,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传统杨氏85式太极拳的定型者. 展开
-
我们太极拳水平跟陈发科,杨澄甫宗师差多少? 2根手指,一试便知
我们太极拳水平跟陈发科,杨澄甫宗师差多少? 2根手指,一试便知
-
杨澄甫宗师中晚年拳照对比
提及杨式太极第三代宗师杨澄甫的拳照,可能大多数拳友想到的都是他晚年时拍摄的一套照片,这主要来源于杨澄甫的两部著作<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配图.这套照片留传及影响极 ...
-
【问道太极】杨澄甫宗师《太极拳使用法》首...
[问道太极]杨澄甫宗师<太极拳使用法>首次公布的七个歌诀 太极拳前辈们留下的歌诀内涵深刻,本号只能站在自己比较浅薄位置尝试解读,一层功夫一层理解,越研究越觉得太极拳内涵之精奥. 对待用功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