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升格(5)】七剑下天下之《辩证思维 立意深刻》

辩证思维  立意深刻

【技法说明】

   辩证思维就是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运用对立、发展、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事物,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内涵。对立,是指作文题目里所给的不同材料是对立的,或是材料的内容可从正方面去思考揣摩立意;发展,是指材料的内容,在审题时要以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客观公正的去分析;联系,则是指作文材料直接,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考虑到相互间的关系。

辩证思维的培养,可考虑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

一是细读作文材料,洞察辩证角度

对作文提供的材料,要仔细的审读。一般而言,作文所提供的材料,都不是单一的角度,而是各种方面的一个综合,其关键是考查对材料的把握能力。很多考生,在审题时或贪图快捷,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到材料就动手,导致立意的角度简单。这就要求考生在审题时不能图快,而是要全面思考材料,侧重于全面分析。如2020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高分作文《化敌为友,共谋发展》,辩证分析“敌我”关系,确定写作角度。

二是拟题谨慎细微,抓住关键词语

考场作文的好坏,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是题目。考生在拟题时,在对材料内容的把握上,必须要细心。对作文提供的所有材料,在整体上进行思考,确定不同材料的关键词。在拟题时,选用一些固定的词语放到题目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题好文一半,一个带着辩证思维的题目,直接激发阅卷老师兴趣。如2020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高分作文《选择面前,大局优先》《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此中的“大局优先”“任人唯贤”就是带着辩证的思考。

三是选用材料精当,做到叙议结合

辩证思维,是对问题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和思考,这在材料的选用中,就不能只选择一个角度的事例,必须做到正反事例并重或多则事例并举。通过不同方面的事例,进行分析和思考,再进行综合阐述,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如2019年全国Ⅲ卷的满分作文《师生情长,质朴无华》,先选用了乡村教师梁俊带孩子们高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赞美师生之情,然后联系当今社会,近乎严苛的要求来对待老师等等,号召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份情谊的珍贵与质朴。

【拓展阅读】

一件衣服,见证沧海桑田;一粒扣子,蕴含人生哲学。人成长的过程,犹如穿衣扣扣子的过程,开始很重要,别让第一颗扣子扣错位。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养成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的我们,充满着对多彩世界的探索,对好奇社会的追求,拥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是,形形色色的各种诱惑却时时刻刻潜伏在我们身边,在人生的道路上,稍有闪失就会坠入无尽的深渊。

因此,我们就要培养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别让第一个扣子扣错》

人生有时像扣扣子,扣错了,改过来,便又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贺舒婷《你凭什么上北大》里的主人公在高一时,她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从高中一开始她便像扣错了扣子一般,一切都错位了。她天生自傲,在高二开始时,她被高一期末考试刺激改名,然后她才有些觉醒,在老师的引导下,高三最后的时光中,她更是像疯一般扎在书堆里,终于在高考中像蝴蝶破茧一般绽放了自己的美丽,考上了北大,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从一个问题学生到考进北大,谁说从一开始扣错扣子的人不可以改过来,不可以拥有辉煌的人生?扣错扣子的人,只要及时改正,一样可以拥有前程似锦的一生。

              ——《扣子扣错,可以重来》

【对比赏读】两篇文章都是围绕“人生犹如扣扣子”展开的,第一篇是四平八稳的围绕“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展开,分析扣好人生路上第一个扣子的重要。第二篇带有辩证思维在其中,人生路上难免有错,其关键是要认清自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敢于正视,才能振作人生,重新扬帆起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原文呈现】

花开无声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洪丽艳

凌霄花开本无声,攀援而上,有人说她是是谄媚的,凭借他人力量,缺少主见。我认为,凌霄花的漂亮,是自然赋予的鲜活,她有她值得敬仰的方面,因为她能正视自我。

小草青青生长大地,正视自我,享受阳光和雨露,茁壮生长;人们希望探索地球之外的事物,于是靠着正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一次次地将进步和成功载入史册……人类的智慧、自然、科学在本质上的成就都懂得正视自我。

诸葛孔明草船借箭十万只,又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帮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军。危急的关头,他就善于正视现状,彰显自己的智慧,获得后人的尊重。上海姑娘张海迪,终身截瘫,即便如此,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励志经历,感动众人,如今她担任中国残联主席。回看我们,在迷茫无助时,老师、家长都会传授学习经验,吸取的教训,这样才能更进一步。这不正是如同凌霄为孕育花开而不断攀援一样吗?我们为了欣赏美景成就人生,为了实现目标而借助一些外在的事物,是合乎常理的,是让人理解和尊重的。

国家谋求进步,世界谋求发展,社会的发展更是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发展,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借助他国的资金和科技,来激励、激发我们奋斗、拼搏。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当我们个人在依靠前辈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发展自己的同时,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整个世界都在同我们一齐奋斗前行,空前的经验昭示着我们发展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这是积极向上的,是前进的。

青年成长,人生进步,虽有个人的情怀和实力,还是不够的。做为时代青年,要树立志气,再凭借自己的力量和外物的必要支持,“好风须借力,送你上青云”,定能取得成功。若只是一昧前进,不辨方向,可能背道而驰,而不能达到目的,最终因为“碰壁”,而丧失信心。

当今时代,一个人走,或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花开无声,花开有声。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留意身边的每一件事物,有意识地、有心地去利用它们,正视自我,奋力前行,更好踏上成功之路,担负起时代的责任,为国家奉献更多的力量。

【病文透析】

凌霄花的攀援,作者从“正视自我”角度来构思,虽能表现出凌霄花,因为自身的柔弱,只能认清自己,改变生活的环境,才能更好的生长。这个角度,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浮于表面,不能更好的彰显观点。文章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张海迪等事例来,他们是正视现状而敢于去改变,但是在论证说理上,略显浅显,不能更好的表达主题。为此,在面对凌霄花攀援而灿烂这一美景,进行深入思考,辩证的分析,从积极角度去审题立意,才能给读者带来一种崭新的形象,彰显人生哲理,感受到凌霄花与人性当中的共同点,引发共鸣。

【升格佳作】

善假于物  成功之路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洪丽艳

凌霄花开本无声,绚丽多彩,给生活环境增添了清新的气息。有人说,她是虚伪的,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张扬自我。我说,她这是善于借助外物,来获得自我的成功,是值得敬重的,也是古往今来,常见的情况。

小草青青,生长大地,享受阳光和雨露,它借助着自然条件茁壮生长;人们希望探索地球之外的事物,于是靠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一次次地将进步和成功载入史册……人类的智慧、自然、科学在本质上的成就都需要借助外物。牛顿的名言“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就说明他的成功,是借助于“巨人的肩膀”,才有他的辉煌成就吗?

荀子在《劝学》里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他草船借箭十万只,又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帮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军。危急的关头,他就善于借助外物来解决问题,彰显自己的智慧,获得后人的尊重。上海姑娘张海迪,终身截瘫,即便如此,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励志经历,感动众人,如今她担任中国残联主席。回看我们,在迷茫无助时,老师、家长都会传授学习经验,吸取的教训,这样才能更进一步。这不正是如同凌霄为孕育花开而不断攀援一样吗?我们为了欣赏美景成就人生,为了实现目标而借助一些外在的事物,是合乎常理的,是让人理解和尊重的。

国家谋求进步,世界谋求发展,社会的发展更是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发展,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借助他国的资金和科技,来激励、激发我们奋斗、拼搏。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当我们个人在依靠前辈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发展自己的同时,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整个世界都在同我们一齐奋斗前行,空前的经验昭示着我们发展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这是积极向上的,是前进的,更是需要“善假于物”的。

青年成长,人生进步,虽有个人的情怀和实力,还是不够的。《游褒禅山记》中说“有志与力,若无外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做为时代青年,要树立志气,再凭借自己的力量和外物的必要支持,“好风须借力,送你上青云”,不仅要借力,还要借“智”借“势”,取得成功才会更加快捷。

当今时代,一个人走,或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留意身边的每一件事物,有意识地、有心地去利用它们,善假于物,更好踏上成功之路,担负起时代的责任,为国家奉献更多的力量。

【升格点评】

标题观点清晰,开门见山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善假于物”,才是“成功之路”。在论述过程中,作者选用古今中外的事例,牛顿的名言,荀子的《劝学》,诸葛亮的事迹,更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里的名句。这些耳熟能详、众人皆知的言论,使得在分析和论述过程中,既看到作者丰富的知识积累,更看到紧扣主题表达观点的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