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理真传》2.3:望色、闻声、问症、切脉(译文)
相关推荐
-
中医的诊断 (望.闻.问.切)|祖传四代名医杨晋
中医的诊断(望.闻.问.切) 图片来源:祖传四代名医杨晋朋友圈 文字来源:祖传四代名医杨晋朋友圈 [修心人生] 繁华闹市静心,烦躁恼怒静心.看破世事空心,享受人生悦心.世间诸事在心,诸般美景源心. [ ...
-
五脉
是脉学名词 即五脏之脉 五脏: 心.肝.脾.肺.肾 五个脏器的合称 脉:气血运行的管道 五脉应象: 肝脉弦 心脉钩(洪) 脾脉代(缓) 肺脉毛(浮) 肾脉石(沉) 五脏之脉 五脉与五行 五行 木(肝)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0
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如果病家体内出现了实性瘀滞,这会导致体内阴浊火热上冲,从而谵语,也就是胡言乱语. 如果体内虚弱不足,病家就会郑声,也就是 ...
-
中医脉诊的秘密
原创 王昌儒 王氏中医百年传承 2018-11-11 中医脉诊对许多人来说有非常大的神秘感,认为中医但靠诊脉就能明了患者的病情.真的是这样么?王中医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故事很好听,只是虚构 ...
-
《医理真传》1.2:坎卦解(译文)
坎卦诗 ☵天施地润水才通,一气含三造化工. 万物根基从此立,生生化化沐时中. 坎卦解 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 ...
-
《医理真传》1.3:离卦解(译文)
离卦诗 ☲地产天成号火王,阴阳互合隐维皇, 神明出入真无定,个里机关只伏藏. 离卦解 离为火,属阳,气也,而真阴寄焉.中二爻,即地也.地二生火,在人为心,一点真阴,藏于二阳之中,居于正南之位,有人君之 ...
-
《医理真传》1.7:三焦部位[说](译文)
上焦统心肺之气,至膈膜:中焦统脾胃之气,自膈膜下起而至脐中:下焦统肝肾之气,自脐中起而至足.上焦天也(即上元),中焦地也(即中元),下焦水也(即下元).天气下降于地,由地而入水:水气上升于地,由地而至 ...
-
《医理真传》2.5:六经定法贯解(译文)
凡病邪初入,必由太阳.太阳为寒水之区,居坎宫子位,人身之气机,日日俱从子时发起.子为一阳,故曰太阳.太阳如天之日(日从东海而出,海为储水之区,水性主寒,故日太阳寒水),无微不照,阳光自内而发外,一身上 ...
-
《医理真传》2.6:太阳经证解(译文)
按:太阳一经,以寒为本(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故也).少阴为中气(肾与膀胱为表里),太阳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太阳一经为病,有经病(本经自病),有伤风证(经证中之兼症),有伤寒证(经证中 ...
-
《医理真传》2.7:阳明经证解(译文)
按:阳明一经,以燥为本(阳明之上,燥气主之故也),太阴为中气(脾与胃为表里,阳明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有经证,有里证.有腑证,不可不知也.(以下承接上太阳经)太阳之寒邪未尽,势必传于 ...
-
《医理真传》2.8:少阳经证解(译文)
按:少阳一经,以火为本(少阳之上,相火主之故也),厥阴为中气(肝与胆为表里),少阳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有经证,有腑证,有半表半里证,不可不知也.(以下承接阳明经如阳明之邪未罢,势必 ...
-
《医理真传》2.9:太阴经证解(译文)
按:太阴一经,以湿为本(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故也),阳明为中气(胃与脾为表里),太阴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有经证,有五饮证,有着痹.行痹证,有阳黄.阴黄证(本经恒有之病),不可不知也 ...
-
《医理真传》3.0:少阴经证解(译文)
按:少阴一经,以热为本(少阴之上,君火主之,故也),太阳为中气(小肠与心为表里),少阴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有经证,有协火证,有协水证,不可不知也(本经上火下水,上火,即手少阴心:下 ...
-
《医理真传》3.1:厥阴经证解(译文)
按:厥阴一经,以风为本(厥阴之上,风气主之,故也),少阳为中气(胆与肝为表里),厥阴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有经证,有纯阳证,有纯阴证,有寒热错杂证,不可不知也.(以下承接少阴经)少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