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店经营的潇洒和简单,餐饮生存真的很难吗
突然想写这篇文章,是刚才偶然看到问答里,一个朋友问了一个问题:现在餐饮经营这么难,夫妻店该如何生存?用我最近见过的两个事例,给那位朋友提供了一些参考,但却引起了我的一个思考,为什么现在餐饮经营难,却有很多夫妻店,却活的潇洒而简单?

其实这来自于我最近的一些所见所闻,和我个人的一个习惯,就是看到经营很好,有自身特点的店,就总要琢磨个所以然出来,而最近我所看到的一些经营很好的特色店,确实是夫妻店,或者换一个概念说“家庭店”占了很大的比重。
这样的事例确实比比皆是,就往身边一看,都会很多,例如我前一顿时间专门写过的那家一家三口经营的牛肉面馆,还有我们这里一条老街上小两口经营的鸡蛋灌饼;我最近体验过的张家口坝上的一家蒙餐小馆,还有我们附近的一家饸饹面馆等。

这些馆子的经营者都是夫妻二人,人数最多的就是一家三口那家,却每一家都在周边小有名气,有着稳定的收入,虽然辛苦,却生存的很潇洒,很快乐,他们几乎是餐饮界寒冬里的一个另类群体。
要说这个原因,实际上也简单,先说现在的餐饮行业趋势,是由原来的“大而全”向“小而精”而转变的,突出核心品种的力量,树立个性标志,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成本增加的风险,并确立自己的顾客群。

而这些家庭店,就已经无意中具备了这些要素,因为我所见到的这些经营不错的店,都有着几个共同的特点:
1、品种结构简单而有特色。
例如说牛肉面馆,小菜就几种,砂锅就两个,主食就是老汤牛肉面,却是天天顾客盈门;小两口那个鸡蛋灌饼,就是将这一个品种做的香酥爽口,配菜,酱料有自己的特色,经常会排队,还有人来加盟和学徒。
那家蒙餐小馆,特色就是牛肉面、羊杂汤、牛肉蒸饺,还有两种锅仔,几种小食品,却每一样都让人入口不忘。

2、没有人员管理方面的困扰。
由于经营者是夫妻或者是家人,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努力,没有雇员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方面的一些问题,这种组合会让经营变得更简单,更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产品和经营上,让经营成果更实效。
3、店里能给顾客归属感的融洽氛围。
这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性,去这几家店,哪怕吃一道主食的简单交流,或者喝几杯小酒的随便交谈,我作为顾客来说,总有一种店主在家里待客的感觉,这些店主都具备这种与顾客融合的能力,也许这就是他们小店兴旺的要素之一。

例如蒙餐小馆的大姐那种自然的和顾客沟通,有时让陌生的酒客之间也能攀谈起来,互敬几杯;牛肉面馆老板的与客人小酌一杯,拉拉家常;饸饹面馆的两口子会不经意的问一下口味是否适合,不满意随时调整等,这举手投足间的细节,都体现着他们一种用“心”经营的态度,把他们的“家”的氛围扩大给了顾客,让顾客不自觉的有了一种归属感。
当然,夫妻店也好,家庭店也罢,自然也有一些局限性在里面,但只要有了好的经营状态,其它壁垒都是可以突破的,因为餐饮业,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用“心”来经营的行业,民以食为天!经营者只有具备了“诚意感动天”的心态,就必会有自己的一片空间,可以活的潇洒而简单!
自然门美食e族 一心一意做价值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