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胆经

中医养生 2021.06.08  土豆微信

人体中有数条经络,每一条经络堵塞都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其中有一条经络很神奇,每天敲打它50下,体内的水肿、代谢物自然就会去除,让你气血足了、裤管松了、身体也变好了!这条神奇的经络就是胆经。

敲胆经对身体的影响

1、敲掉一些白发

敲胆经可以提高人体的吸收能力,当头皮营养吸收充足,就能够更好的分泌黑色素,使白头发逐渐减少,黑头发越长越多。掉发的同样如此,头皮营养好,头发自然不掉发、越来越浓密。

2、调脂肪肝、胆结石

患有脂肪肝和胆结石的人,敲胆经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方法。

3、排出身体代谢废物

敲胆经能帮助身体排出体内代谢废物,让气血通畅,坚持一段时间,脸上的斑会越来越淡,皮肤也越来越白。

4、敲掉脂肪

由于敲胆经可以使胆经的活动加速,将大腿外侧堆积在胆经上的代谢废物排出。因此,这个运动直接就会使人的臀部和大腿外侧的脂肪减少,大约一至二个月就会感觉腿就瘦了、裤管变大了。

5、防病强身

根据中医理论,当脏器功能不佳时,刺激其相关的经络,可以强化经络的机能,同时改善脏器功能。因此,解决肝胆功能不佳的最好方法,就是敲胆经。
胆经畅不畅,一敲就知道
双脚正常站立,手臂自然下垂,双手握拳敲击大腿两侧的风市穴;如果您有酸胀的感觉,那说明您胆经不畅了!
胆经不畅的表现:「头痛、耳鸣、眩晕、口苦」。
胆经不通,毒素堆积
1
油性头发——由于胆汁分泌不足,无法有效分解吃进去的油脂,加上肝热的因素,就从头发排出来油了。
2
早生白发——人体的气血不足所致,中医有一句话:“发乃血之余”,营养供应不足,会造成白发。
3
面部眼角位置长斑——代谢物堆积。
4
胆经沿线的身体部位疼痛——肋下、腿、脚踝、脚疼或冷,说明胆经毒素淤积。
5
胆囊问题——结石,炎症等。
6
肝脏问题——代谢物无法顺利排泄,堆积形成脂肪肝等。
如何敲胆经:
如图,每天在大腿外侧的四个穴位点,用力敲打,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也就是左右各两百下。
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
注意事项:
1.力度:用空心拳即可,需要用力,但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伤到筋肉。刚开始敲的部位有酸痛感是正常的,就像跑步一样。
2.时间:晚上11点以后不可以再敲了。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是气血进入胆经的时候,敲胆经不应该在这个时间段进行,对身体不好。
利用白天的时间敲胆经是比较安全的做法,每天每条腿只要几分钟即可。
3.不生气:敲胆经是让人体的气血上升,如果生气的话,就会破坏气机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淤积,不利于身体健康。
遇到问题尽量不要生气,生气造成的病是很难治疗的,因为人体是无法驾御你的情绪的,而情绪却可以冲击内分泌,使身体内部混乱。
4.长期坚持:身体的保养是长期的。
 不适宜敲胆经的人 
1、老人少敲:老人敲胆经不要敲得太多,因为敲胆经会使气血运行加快,对于老年人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的影响。
2、孕妇不能敲:怀孕的人不能敲,因为不能让孕妇有痛感,会对宝宝有影响。
3、这类病人不能敲:有些人血气较低,微血管较为硬脆,敲胆经时有可能会出现瘀血,这时应该暂停敲胆经,等瘀血消失之后再继续。
患有血小板不足的人,也不适合敲胆经,以免出现微血管破裂而无法止血。
另外,曾经做过器官移植的人,在血气提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排斥作用,也不适合用这方法来养生。
俗话说常敲胆经一身轻,一旦堵塞,全身都可能受牵连,打通胆经,越活越年轻,人人适用。这么简单的方法,赶紧告诉身边的朋友试试看吧!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胆经不能随便敲,敲错反伤身!

拉筋拍打手法 2021.09.04   土豆微信

近年来,随着中医经络等理论的逐渐普及,流行起一种时髦的健身方式——敲胆经。

门诊上也经常见到这样的患者,在给医生叙述病情的时候,说他怎么样健身、敲胆经如何如何。

有些患者敲胆经,确实身体的病症有所缓解和改善,但是同样的健身方法,还有些患者锻炼之后却出现明显的不适,比如:头晕、恶心、身体发热、乏困无力、烦躁、失眠、月经不调等等,还有其它一些头面部上火的症状。

这是为什么呢?

医案:敲胆经引起烦躁和失眠

2007年9月,我在门诊就遇到这么一位姓杨的患者,这是一位中年女性。

这位妇女患的是慢性胃炎,用中医来辩证就是脾胃虚弱一类的病症,可是她自己心眼儿很小,又爱生气,性子还特别急躁,看了几次中医,换了好几次大夫,稍微吃上三五副药不见效,就觉得不对证,又去换另外的大夫,因此看病看了几年,走马灯儿似的不停地换大夫,四处求医,病反而越来越加重了。

后来她听别人说,某某的胃病是敲胆经敲好的,她就按照别人的样子自己敲胆经,刚开始一两个礼拜效果还是不错的,人也精神了,吃饭也香了,可是再后来越敲越没有效果了,胃又恢复了原样,不是疼就是胀,再后来就又增加了失眠的毛病,整夜整夜心烦、兴奋、睡不着觉,这才来门诊让我治疗。

同样是敲胆经,为什么有的人效果就比较好,而她反而越严重了呢?

这是因为她的病证主要是脾胃虚弱的缘故,病主要在于脾胃而不在于胆,再加上她敲的时间过长、力度过大,导致胆经的火气上升的缘故,因此不但胃病没有治好,反而引起了烦躁和失眠。

经络疗法也需要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特点是辨证论治,经络疗法属于中医的治法之一,自然不能违背这个原则。

01
运用经络疗法,首先得分辨病症的虚实寒热。

人体有十二条经络,分别对应身体内部的各个脏腑器官,脏腑的病变往往可以通过经络显示出来。

反之,也可以依据身体外部的异常征象,判断具体是哪条经络、哪个脏腑出现问题,从而通过调整经络(比如敲胆经)、理顺脏腑的气血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般而言,哪个脏腑的病变,当然首选所属的经络来治疗。比如心脏的病变首选心经、心包经来治疗,呼吸系统的病症首选肺经来治疗,坐骨神经疼痛首选膀胱经来治疗。

另外可以结合相为表里的经络来治疗,比如肠胃功能紊乱可以选择与它相为表里的脾经来治疗,胆经的病变不但可以“敲胆经”,也可以“敲肝经”。

02
经络疗法注重人体气机的调整。

阳经穴位多具有发散、升提气机的作用,如果气机不升出现乏困无力、精神倦怠,胃、子宫等内脏下垂等病症时,就要通过阳经来治疗;

阴经穴位多具有滋阴、敛降的作用,如果出现面红目赤、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这些病症的时候,就要通过阴经来治疗。

心腹、妇科的病变属于阴虚的较多,可以通过任脉来治疗;

颈椎、腰椎的病变,性功能障碍等属于阳虚的多,可以通过督脉来治疗。

此外,经络疗法绝不是简单的敲敲打打,用艾灸或者循经罐沿经络更深层次的疏通才更有效。

那么,胆经到底怎么敲呢?

胆经位置在哪里呢?

胆经是在身体外侧,从眼睛到脚趾的一条经脉。经络巡行图很复杂,但简而言之就是在身体的外侧。再具体来讲,胆经就在我们外侧裤缝。

敲胆经事项:

手势:微握拳,拳面,有节奏拍打
姿势:坐姿、站姿、平躺

哪些人可以敲胆经呢?

胆经气机不畅、平素阳虚的人可以敲胆经。

敲胆经可以疏通经络、排出病邪,不仅可以治疗胆经的病变,同时还可以改善胃肠功能。

但胆经终归属于人体的阳经,敲胆经是把人体的气机往外发散、往上升发的。

对于阴血亏虚的病人,尤其是已经出现了虚火上升的症状如头晕恶心、乏困无力、烦躁失眠以及牙痛的时候,敲胆经反而会加重病情。

胆属阳经,阳虚的人敲胆经,可以起到振奋人体的阳气的作用。

很显然,对于阳虚的病人敲胆经有可取之处,是会有效果的;但是对于阴虚的病人敲胆经就可能会损耗阴血,就会导致虚火上升,是不适宜的。

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了上虚火的症状,不听医生的嘱咐,还要不断地敲,那就是执迷不悟了。这时候建议可以食疗,吃些清肝火的食物或养肝茶之类。

中医治病,分清虚实很重要

中医治病首先要分清寒、热、虚、实,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凉药,虚证用补,实证用泻,这是一般情况下大体的原则。

如果患者本来就是虚证,你还用泻药来治他,如果患者本来身体内部就有瘀滞,你还要给他用补药,这就犯了“虚虚实实”之诫。

对经络穴位的良性刺激能够疏通气血、平衡阴阳,有利于健康养生,对经络的不良刺激也会造成疾病。即使同一个穴位由于补泻手法的不一样,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而言,顺时针捻转行针为补法,逆时针则为泻法;手法很轻柔,进出针都很慢为补法,手法很重,进出针都很快为泻法。

按摩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幅度地重手法操作也属于泻法。不懂手法胡乱地按压身体的某些部位和经络,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盲目跟风是大众养生康复的一个很大的误区,因此一定要根据身体状况找出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法,如果运用不当反而会害了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