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是以脑的生理活动为基础的一种心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不仅会发生身体机能上的老化,也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的问题。
有许多老年人反映自己的记忆力有减退的趋势,但是在减退出现的时间、速度和程度各方面,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老年人虽然年纪较大,但仍能保持很好的记忆功能。
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老年人记忆力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呢?
一些疾病是造成老年人记忆障碍的罪魁祸首,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躯体疾病都会影响到记忆力。具体来说,高血压患者有更高的风险患上轻度认知障碍,同时,糖尿病患者记忆功能与血糖控制情况有关,血糖降低的时候记忆功能会有所改善。
这些疾病多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所致。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疾病,是避免老年期发生记忆力下降的有效措施。
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科学研究,结果发现,大脑中Tau蛋白的异常,血液中血小板淀粉样前体蛋白、炎症因子等的异常,可能是造成认知障碍的重要因素。
睡眠也能影响到记忆功能。如果长期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记忆力会发生明显的下降。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能导致多种疾病和生理异常现象,对记忆力的影响亦不例外。父母或亲属患有老年痴呆,那么后代发生记忆力下降的可能性就会更高。但是,这种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记忆力衰退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多见。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情况等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记忆状态。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低,独居或丧偶,有不良生活习惯、与他人沟通交流较少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记忆障碍的问题。
此外,如果老年人得不到公正的对待和情感上的支持,就会由此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对新知识、新事物懒得关注,进而造成生理和智力迅速老化,记忆力也跟着下降。
因此,我们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与理解。
这篇文章就到此结束了。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大家对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1] 汤慈美.老年人记忆的特点及记忆障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9(02):89-90.[2] 温丽雅,陈长香,赵雅宁,李淑杏.影响老年人记忆功能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31(02):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