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家乡的事,谁不关心就不是安平人”这句话说起
风是神州好,月是故乡明。

著名作家孙犁先生在给一个青年作家的信里这样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孙犁为什么不愿意得罪故乡和故乡人,而且执意留下老家的破房子:也不拆,也不卖,倒了拉倒,是因为他对故乡是有深深情怀的。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根,故乡是魂,故乡是遭了苦难唯一能收留自己,不嫌弃自己的地方,就像动物受了伤,总要回自己的窝舔舐伤口一样。
你如果得罪了故乡和故乡人,你是自绝后路,你就是死了埋身故乡,坟头也被人指指点点,也不敢立碑,生怕别人掘了你坟上的土。
所以,一个人,一个正常的人,一定是要深深热爱故乡的。因为故乡给了我们的血脉和灵魂,即使你没有出生在老家,你的父辈或者祖辈,吃着故乡的粮食,喝着故乡的水,制造出了你,你的身上永远流着家乡的血脉。所以,一个连家乡都不热爱的人,你还指望他热爱什么呢?
记得看过安平王彦博先生的一篇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初见乔先生(乔秀清)时, 见他鼻架秀瑯镜, 相貌文质彬彬, 想来当是儒雅文宿,但他说起话来却至为率真。2001年的春末一日, 我随同县里几位领导进京办事, 傍晚, 邀集在京的部分同乡,向他们汇报“家”况, 没想到乔秀清一见面就冲出一句 :“ 家乡的事,谁不关心就不是安平人 , 我第一个报名, 打前锋!” 说完,立即用手机联系落实有关内容……后来,我在《衡水日报》读到过他的多篇散文,诸如《丑姐》、《滹沱河,故乡的河》等,并都进行了剪报留存 ,感觉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 找不出一丝“粗”的意念, 有的全是优美细腻、情深意厚的“家乡恋歌”。
这就是一个共和国老兵对故乡的全部感情所在。
我还记得前国家领导人,小时候在填写籍贯一栏里,原先写的是 “泰州”,因为他出生在泰州,受到父亲指正后,从中学开始就一直填“安徽绩溪”。
后来,在一次全国团代会上,胡锦涛对来自安徽的代表说:“我也是安徽人,我的老家在徽州地区,我是绩溪人。”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一个人有了能力,在不违背大原则之下,一定要回馈故乡,奉献故乡。
我虽然无职无权,但是,我有一支秃笔,愿意为故乡唱赞歌,这也是我执意想写故乡,想留住乡愁,想给故乡助力添彩的原因,所以写村史,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这是全村人的职责和光荣,还说什么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怕得罪人,怕这怕那,我看这是对家乡没有感情,对这样的人,还搭理他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