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技巧(上,下)

转自:登书山的博客

填词技巧(上)

词是一种最适宜表达芬芳绵缈之思的文体。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又说“诗之境阔,词之境长”。词的转折、腾挪远比诗复杂。词要写得像词,有词的味道,就得善于用笔,尤以长调为然。用笔之法,前人有主张“一气贯注,盘旋而下”的,有“着重上下照应”的,还有倡导“无垂不缩,无往不复”的。以上种种,实际上皆是指整篇的章法而言,本节课所要讲的用笔,指的是词中两个意象元之间的承接与转换。有问答、提顿、对照、透过、翻转、折进、虚笔、逆写、开阖等笔法,以下逐一论之。

填词技巧之问答

问答者,上句发问,下句作答,而所答之辞,又往往虚致空灵,不能是明确的答案。如: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李白《菩萨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黄庭坚《清平乐》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横塘路》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贺铸《石州慢》

何处是京华?暮云遮。——万俟咏《昭君怨》

填词技巧之提顿

提与顿,本来都是书法上的名词。笔锋在书写点画时不可能一样粗细,所谓提笔,是指当点画要求变细时毛笔就要提起,所谓顿笔,则是指线条点画要求变粗变特出时,用力下按,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因此,提与顿是相对而言的,互为依存的。提与顿,是两种相辅相成的笔法,没有提,就无所谓顿,没有顿,提也就失去了意义。词中提顿,第一种情况是是提笔在前渲染,而顿笔则在后明白了当地说明意思,这叫做正提顿。如: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朱敦儒《水龙吟》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逆提顿,则是顿笔在前实写,提笔在后虚写烘托。如: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王诜《忆故人》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织成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吴文英《浣溪沙》

填词技巧(下)  

词是一种最适宜表达芬芳绵缈之思的文体。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又说“诗之境阔,词之境长”。词的转折、腾挪远比诗复杂。词要写得像词,有词的味道,就得善于用笔,尤以长调为然。用笔之法,前人有主张“一气贯注,盘旋而下”的,有“着重上下照应”的,还有倡导“无垂不缩,无往不复”的。以上种种,实际上皆是指整篇的章法而言,本节课所要讲的用笔,指的是词中两个意象元之间的承接与转换。有问答、提顿、对照、透过、翻转、折进、虚笔、逆写、开阖等笔法,以下逐一论之。

填词技巧之虚笔

这一笔法,是实情虚写,明明是自己的情感,却借写他人或物象而映衬自己。比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不云重来有人琴之感,而云“旧游飞燕能说”。又: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

不谓前事涌现眼前,而谓“行人曾见”。姜夔《扬州慢》过片: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不写自己不堪回首之情,而以杜司勋事作替。吴文英《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

不写自己愁,却说西湖的翠澜底下,鱼总是愁鱼。王沂孙《天香·龙诞香》:

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

不曰自己因国亡家破,再无燃香的兴致,却借荀令顿老,映衬自身的绝望悲凉之情。又其《齐天乐·蝉》则云: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是借写蝉之阅世,隐喻自己看尽沧桑易代之悲。

填词技巧之逆写

逆写近似与修辞上的倒装,但倒装指的是同一句中语序的颠倒,而逆写则是意脉的颠倒。比如林逋的《点绛唇·草》: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应是王孙去后,南北东西路上萋萋芳草无数,一加逆写,笔力便见生峭。又如张先的《醉垂鞭》: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意思是说昨日来时衣上云,直使乱山皆昏。但如直写,便无此种写法真力弥漫。其馀像晏几道《阮郎归》: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意实为殷勤理旧狂,故而要佩紫兰、簪黄菊。惟逆笔写来,笔力便自健劲。

填词技巧之开阖

开阖,是一种被词人广泛采用的笔法。其法一为先开后阖,一为先阖后开。先开后阖,如:

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韦庄《思帝乡》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若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石孝友《卜算子》

未解画船留待月,缓歌金缕细留云。将云带月入东门。——毛滂《浣溪沙》

先阖后开,则如: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冯延巳《长命女》

一般离绪两消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刘招山《一剪梅》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

以上所举笔法,在填词过程中可综合运用,有助于全篇的曲折跌宕。不过,笔法终究只是技巧范畴的东西,诗词要写得好,最要紧的还是得有真气,也就是需要作者充沛的感情和高旷的胸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