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京剧】论唱戏应合演者身份:人能捧戏,戏能捧人;人能毁戏,戏能毁人
相关推荐
-
他走后,世间再无梅兰芳
贵妃醉酒 (1956) 物道君语: 岁月空逝一甲子,世间再无梅兰芳. 近代戏曲史上群星璀璨,可获得过"伶界大王"称号的人,只有两位.其一是老生谭鑫培,另一位则是"四大名旦 ...
-
舞台不止属于演员
名角儿登场,掌声响起来,好戏开场了. 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看到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演员,总是被闪光灯照耀,却不知道人家背后付出的心血.舞台通常与观众保持距离,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是因为舞台太 ...
-
他8岁学戏,11岁登台,去世60年后,依然是中国最值得追捧的明星
他出生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在舞台上活跃了近半个世纪: 他曾出访日本.苏联.美国等多个国家,将京剧介绍给世界认识: 他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戏剧表演体系,成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 他是梅兰 ...
-
戏曲中“角儿”的好坏,是维系它能否延续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戏不好看,不吸引人. 为什么呢?原因很多,但是,当今舞台上的那些所谓"名角儿"个人素质差是主要的一个原因. 板腔体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角儿的重要性.因为突出角儿,所以 ...
-
论唱戏应合演者身份:人能捧戏,戏能捧人;人能毁戏,戏能毁人
徐兰沅(1892-1977),京剧琴师,原籍江苏省苏州吴县,生于北京.他一生主要为谭鑫培.梅兰芳两位京剧艺术大师操琴,曾被梨园界誉为"胡琴圣手".他为京剧音乐的革新与创造,做出了重 ...
-
【侃京剧】不会唱戏?来看看戏曲演唱的十二条技巧,包你茅塞顿开!
交易担保 视频供销社 怎样才能唱出京剧的味道 小程序 一."气粗" 是讲运用气息缺乏控制技巧,把吸入的气息合筒呼出,由此造成了声音的浮浅不实."气弱"即气息不足 ...
-
【侃京剧】京剧的“别音”和“错字”应不应该改?
从前京剧界有些人,因为限于文化水平,往往把些"形体相似"的字在剧本中写错,或是在唱时把些"音同调异"的字念别了.例如:<黄鹤楼>(闯帐)的张飞有一句 ...
-
【侃京剧】冯志孝:关于学习马派艺术
马连良先生是一位勇于革新.兼收并蓄而又自辟蹊径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记得那是一九五三年, 当我第一次看马先生的演出时, 我获得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那时我在戏校学习, 经常出去看戏, 思想里自然 ...
-
【侃京剧】谈张学津的“得与失”
在马谭张裘那一代名伶之后,许多1960年代前已经崭露头角的老生在1976年后已经年过花甲,但更多的正值壮年,经过八十年代京剧的不景气,九十年代有了音配像,这些马谭张裘的学生辈重新焕发了神采.在这一批人 ...
-
【侃京剧】刘长瑜:我与荀派艺术
2015年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诞辰115周年,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层出不穷.每到这种时间节点,人们总会借纪念的契机回望.总结.反思.曾请益于荀慧生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对荀派情有独钟,对于荀派艺术, ...
-
【侃京剧】有感于“现代琴师”
曾见网上一帖题为<专为张派青衣伴奏>,不免对时下的"琴师"有点感慨. 小时候请琴师吊嗓,如果是吊零碎段子,只要说"我吊一段二黄原板"或"西 ...
-
【侃京剧】流派新说!
鹧鸪声声,流派新说,说什么耶?笔者直言了:我们中京坛上的戏迷们,在"流派"的问题上,争争吵吵,气气恼恼,空熬了过多心血,不合算,亏损特甚!人生苦短,我们应该过一日开心一日.尽管&q ...
-
关栋天、于魁智——南北对话侃京剧
关栋天.于魁智 在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中,须生行当有"南麒北马"一说,这就是上海的周信芳,北京的马连良.如今,南北梨园的中青年须生演员中也出现了两位优秀人物:上海的关栋天(原名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