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为何一辈子离不开土地?

如果你现在 无 趣

请看看《文学顾事》

父亲
肖水清

父亲是从事科研工作的,默默耕耘,从1973年江西农大毕业至今,他是那届广丰籍大学毕业生唯一一个分配在地级市单位并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者,这就决定着他将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的确,父亲每天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最关心的事是种子发芽了没,稻子抽穗了没,地里长杂草了没,到了可以采种子了没……

烈日下,他弓着背弯着腰,卷着裤腿,即使戴草帽也难掩毒日的曝晒,汗水顺着他的脸颊蜿蜒而下,他也全然不顾,只是仔细观察,采摘稻穗放在网袋里,拿着笔在纸上记录着什么。父亲就是这样,一去田里就是一上午,有时甚至一整天,母亲看了心疼,常常埋怨父亲做事太认真,父亲则说那是他的工作。那时我还小,不懂事,只觉得父亲太傻。

长年累月的在地里风吹日晒,父亲原本的皮肤变得黝黑,尤其是手臂上的肌肉,是黑得发亮。父亲看起来不像个知识分子,倒像个十足的老农民。如今父亲退休了,被返聘到别家科研公司上班,他仍然像从前一样勤恳认真地工作,深得老板和其他人员的信赖和肯定。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似乎找不到父亲的影子,他没有陪我玩过,他甚至没有牵过我的手,我更不可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坐在父亲的膝头上与他撒娇、亲昵。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那么遥远,遥远得到了模糊。虽然遥远但我还是想念父亲,觉得父亲就像一座山可以给我们依靠。那时最羡慕别的孩子周末可以跟父母去街上玩(当年父亲的单位有客车,专门接送工作人员上下班,免费乘坐的),很想跟着去,但只能孤零零地站在那儿地望着车子绝尘而去。

母亲一个人既要上班又要带两个淘气的孩子,何其辛苦,但那时我们玩性十足,根本不能体会母亲的苦楚,常和弟弟央求着她带我们出去玩,母亲总跟我们说,等你父亲回来。于是我和弟弟傻傻地掰着手指算着父亲回来的日子,心中构想美丽的蓝图。当我们的美梦即将破碎的时候,父亲的电话来了(父亲的单位就只有值班室一部电话),我和弟弟凫趋雀跃地跑去接电话,听到父亲的有点陌生的声音时,我似有千言万语,此时却无语凝噎,直到耳边父亲喊我的小名,我才哭了起来,大声地喊着爸爸,那时弟弟还小,也跟在边上喊起来,噢噢噢,爸爸要回来咯,弟弟在旁欢呼着。从小缺少父爱的我们,多么渴望和父亲在一起。

父亲为了工作——培植新的稻种,一年至少有半载是待在海南的,隔着万重的山,隔着无边的海,路迢迢水漫漫。那时的交通不便,来去一趟不容易,往返常常要一周的时间,倘若遇上海浪,又要耽搁行期。那时和父亲的联系最多就是书信。母亲没有上过学,因此读信写信这个神圣的任务就交给我了,从小学三年级起我就开始学写信了,但那时和父亲还没什么交流,基本上是母亲口述我来写,写不来的字用拼音代替。

那时家里琐碎的事情很多,连猪最近长膘了也要写进去,母亲恨不能把所有心里话都写出来,至少是三张信笺,常常要写到深夜。有时信要写完了,母亲却说还要再添点事情进去,又得重新誊写一遍。我想哭,好困,但看到母亲严厉的样子,我又打起精神来写,真是苦不堪言。

但父亲的来信却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我慎重地拆信,认真地读信,母亲在旁仔细地听,连弟弟也变得乖巧起来,家里静悄悄的,只听得我骄傲的朗读声,一封信常常要读到两三遍,才能尽兴。父亲的文章写得很好,字也写得好,我常常刻意地模仿,在心底暗暗地崇拜父亲。

起初他的潦草字我不认识,我会向叔叔阿姨请教,久而久之,基本上掌握了父亲写字的风格,所以读起信来,也朗朗上口了。父亲的来信都会提到我和弟弟,这是我们感受父爱最亲近的时刻。只要父亲提到谁,谁的脸上就会流露出自豪的神情,因为少,所以渴望;因为少,所以珍惜。虽然时隔多年,但在心底仍然记惦那段的美好的幸福时光。

后来我慢慢地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在为母亲写完信后,便和父亲探讨起人生来,他教我怎样做人,教我如何照顾家人,和父亲有了思想的沟通,我感觉自己长大了,感觉到一份沉甸甸的爱和信任,从信件投入邮筒的那刻起,我便想象父亲读信时那种安然的样子,渐渐地我爱上了写信,这也为我后来热爱语文这门学科奠定了基础。

感谢那段有点苦涩的岁月,感谢那段有点寂寞的日子,感谢那段暖暖的亲情。

直到我上高中了,父亲才算是真正意义地回到了我们身边,我们终于可以和父亲朝夕相处了。父亲仍是在地里忙活,播种、插秧、采摘稻穗、考种(就是算一棵稻穗有多少颗实谷和秕谷),暑假我也被他抓去考种,但父亲从来不叫弟弟去,他说弟弟坐不住,非要让我去。

坐在堆满稻种的屋子里,不许开电风扇,不许开窗,因为只要有一点风,就会将轻如鸿毛细小的谷子吹走。稻梗上还有些贪玩的虫子,它们会偷偷爬到身上来叮咬你,很是糟糕。痛苦的是还要记录那些枯燥的数字,一棵水稻要计算有多少稻穗,一稻穗上有多少颗实谷和秕谷,还要一颗颗把它们弄下来,算好记录好,实谷装在信封里,写好品种名称。

就是这样烦闷的工作,父亲做着却是乐不知疲。整间屋子就是父亲和我,静悄悄的,只听得稻谷弄下来,掉在信笺上“嗒嗒”的声音,单调、无趣。有时父亲还要去田里工作,便嘱咐我在那算,要等到下班铃响了,才能回家。父亲一走,我就趴在桌上休息了等铃声回家吃饭。

满以为父亲下午会放过我,没想到继续叫我跟他去上班。父亲进门一看,工作没有丝毫进展,他铁青着脸,大着嗓门地对我说,下午必须把这蛇皮袋的品种算完。我吓得不敢吭声,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腹诽着凭什么要叫我算,一肚子怨气。

父亲最先坐下,后来我也硬着头皮坐下,开始计算。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我的动作很慢,简直是消极应对。父亲回头看见了,冷冷地对我说,今天弄不好、弄不完就不许回去吃饭。这就像是唐僧念的紧箍咒呀,不行也得行,没办法,为了肚子不挨饿,我只有快马加鞭了。干枯的水稻叶子割到手臂上,又痒又痛,我也要忍着。虽然是被动的工作,但效率还是提高了。夕阳西下时,在父亲的帮助下,我完成了任务,心里竟然有说不出的放松,但心底里感激父亲,若不是他的帮忙,我岂不是要欲哭无泪了?

站起来时,竟然发觉窗外的落日今天格外的美丽。第二天,仍是来考种,只是今天父亲分派的任务少了点,我很纳闷,问父亲,今天的稻种怎么那么少。父亲回答说,每天有每天的工作任务,计划好就要认真地去完成的,昨天是给你一个教训。我羞愧地吐了吐舌头。

在那时,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我学会了计划和构想,计划好了就要做好,否则就失去了计划的意义。在逐渐的计算中,我发现有的稻穗的谷子很饱满,而且颗数很多,便问父亲,如果每颗稻穗都有那么多稻谷就好了。父亲说,所以要选种,从综合数据中选种,然后杂交,这样才能提高产量。

哦,原来如此,心中暗自庆幸着:还好我没有胡乱地计算。科研工作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只有经过不断地试验,才能得出结果,并在来年的春天播上种子,等待夏季的收获,再考种,得出数据,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实践。我敬佩父亲的敬业精神,正是父亲对工作的极度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如今我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如此脚踏实地、勤勉地工作的。

本以为这样的事就过去了,有一天傍晚父亲下班回来,他一见面就给了我十八块钱,说这是我考种得来的钱,是我应得的。这是我帮父亲做事赚得的第一笔工资,意料之外的,这么多,我不知道该怎么花。弟弟眼红说父亲偏心,我说有本事你自己挣去。那时,我觉得父亲是多么的高大,觉得父亲是多么的和蔼可亲,是父亲教诲了我: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此后在学业上我也是如此应对的。至于钱是怎么花的,我忘了,但那份惊喜至今还记忆犹新着呢。

小时候父亲不在身边,现在父亲回来了,他总说要给我们弥补失去的父爱,所以父亲在工作之余,总和我们在一起,夜晚还陪我们做作业、看书呢,有了父亲的陪伴,读书的效果特别好。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自己不看电视,从单位借来报刊杂志,安安静静地坐在桌边看着,有时还会摘抄笔记,有时他也写材料,静谧的夜晚,有父亲的伴读,我们如沐春光,读书的劲头如夏日里蓬勃的野草,肆意生长……

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只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地工作了几十年。如今父亲老了,头发花白了,背弯了,俨然一个老人的模样,但父亲不忘初心,仍是扎在田里工作着。父亲是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的人,在去铅山工作的这几年,他研制成功了两个新品种,并获得了国家金奖,获得了省劳动模范,为公司创下了很多业绩。

前几天,省农业厅厅长还专门走访了父亲培育的稻种试验田,看后非常满意,欣然地给父亲竖起了大拇指,直夸父亲了不起,是实实在在的老黄牛!得到省级领导的一句肯定,父亲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如今,父亲既是公司的顶梁柱又是元老,且带着几个研究生一起工作。那是工作给了他激情,他常说还要再工作十年呢,可母亲不肯,说他这一辈子工作得太累了,为家庭也付出了很多,该颐养天年、好好休息一下了。

但父亲是个不肯停歇的人,从铅山回来,就是倒弄菜地,无论刮风下雨、烈日当头,都要去菜地看看今天他的豆子有没有发芽,辣椒有没有干枯…..父亲是种菜能手,很多人都要向他请教,或许跟他的专业有关吧,他把他的菜当做科学来研究。菜地里的菜品种多样,一垄一垄的,一蓬一蓬的。蔬菜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就送给我,送给邻居。父亲就是这样喜欢去田里,无论我们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我们总开玩笑对他说,是不是地里有黄金,他呢则笑而不语。其实是我们不懂父亲,直到昨天我才明白。

因为规划,父亲的宝贝土地被挖了,父亲因此黯然神伤了几天,他的心血,他的宝贝的菜呀。为此,我们也窃喜着,父亲终于可以停歇一下了。可没想到,父亲竟然到树底下刨出一小块土地,种上几株丝瓜、辣椒、茄子,每周回来都要查看,看是否要浇水、拔草,我们都笑他,只怕床底下没种上葱之类的菜了。

在我们认为不以为意的东西,但在父亲的眼里却很重要。昨天傍晚,我们在外面散步,没事,就跟父亲打了个电话,问他在干什么,当时快七点钟了,他说在那里种了点豆子。其实父亲是公司聘请的高级顾问,很多事不需要他亲力亲为,只是在选种、制种等实践时才必须要亲自上阵。

那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他始终不肯放弃他对土地的执着,即使我们多年的劝说和百般阻挠也不肯退缩。其实他才是真正热爱土地的人,热爱土地到了在哪里都要开垦土地,还有他爱家,爱到了,到了哪里也要为这个家创造财富。在那瞬间,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从心底里对父亲的肃然起敬。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平凡而又伟大,我爱我的父亲,以他为榜样,以他为奋斗的旗帜,以此来热爱自己的事业,奋斗自己的青春年华。

肖水清,昵称拈花一笑,系芦林学校教师,平时喜欢旅游、读书,偶尔的写作,追求自由、浪漫、美好的生活。

(0)

相关推荐

  • 小提琴| 我眼中的父母爱情

    我眼中的父母爱情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小提琴(西安) 我的父母出生在农村,自幼家境贫寒,父母凭借各自母亲的极力支持,困知勉行.孜孜不倦.发奋图强的读书,最终没有辜负奶奶.外 ...

  • 父亲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 三十年前,我还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一天傍晚,我正在院子门口玩耍,父亲的一个战友从省城赶来看他,两个大男人在家门口旁若无人的拥抱握手. 那位叔叔张口就来了一句:&qu ...

  • 我弟弟,是一个41岁靠父母养的巨婴

    关键词:巨婴 题主:女 问:冷爱,你好!关注你的公号一年多了.希望被抽中!今天提问的是如何改变巨婴的问题. 二线城市,我姊妹三个,我和妹妹已经结婚生子,弟弟今年41岁,初中毕业,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也不 ...

  • 【30位诗人悼念袁隆平】食物和诗歌成了我们的底线

    本期特别策划:凌 子  吴红铁       // 悼念袁隆平诗歌专辑// 吕本怀/张天子/潘虎/陆十一/李威/阳坡牛/高启强/唐春元/杨进修/罗启晁/王爱红/南国/姜红伟/石英杰/唐晓/徐彪/舒琼/静 ...

  • 【阅读悦读·散文】周志华《那些年那些事……》

    [作者简介]周志华,笔名蒲公英,内蒙赤峰人,酷爱阅读,闲暇时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作品散见于微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几张黑白照片锁住经年的记忆,往事云烟般浮起,那群山怀抱的小 ...

  • 回忆父亲二三事

    屈指一算,父亲离开我们,已有45个年头了.但是父亲的音容笑貌,却一直清晰的留在了记忆中.又是一年父亲节将至,关于父亲的些许往事,又历历在目,仿佛昨天般清晰,又如梦境样虚幻. 01 父亲留给我的印象,是 ...

  • [今日头条]蓝学奇的诗《水田》

    水田 1 家乡的旱地约占三分之一 剩余的是水田 旱地一部分还林 一部分还蒿 水田的一部分成了旱地 另一部分还是水田 2 犁铧深耕后的水田 泥土的波浪涌动 有人一而再地把它搬上木刻版画 此时的水田 气质 ...

  • 写给父亲

    张淑清 小时候,我不喜欢父亲.那年我十岁,夏天的午后,母亲嘱咐我去放四只小鹅,几个伙伴在大街上玩,我经不住诱惑也加入其中,等日头偏西,谁家女人呼唤孩子,我才如梦方醒,我的鹅呢?四周找遍了,只剩下两只, ...

  • 车祸醒来,得知妻子哭求医生放弃抢救,这个疙瘩我一辈子解不开!

    人生中的很多阴影,都是一念之差留下来的.但死死抓住这个过节,就是一辈子不开心.别跟自己过不去,小小的阴影,不该毁掉我们的一生. 两年来,陈极便一直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之中,甚至萌生了离婚的打算-- 201 ...

  • 分手后,她遇到一辈子为自己开车门的人:离开错的才能与对的相逢

    我是用文字温暖你的夕言,点击上方蓝色按键关注我哦. 01 爱上一个错的人是什么感觉?是你付出了全部,把心都掏了出来,对方却视而不见,甚至会把你的真心放在地上踩两脚.在这样的感情里,你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

  • 父亲,您在故乡的土地还好吗?

    父亲,时间真快,又到了清明.您在故乡的土地还好吗?听母亲说,在有月光的晚上,您常回来,把桌子搬出来放在院子里,然后炒几个自己喜欢吃的菜:接着呷一杯酒,自饮自乐,自言自语,飘然如仙.我在异乡,也时常梦见 ...

  • 离不开土地

    孩子,我们离不开土地 下午六点的阳光仍然火辣辣地照耀着大地,我在闷热的家里坐立不安.沿着村中新修的宽阔.笔直的水泥路来到村口乘凉.站在树荫下抬头向责任田望去,只见阳光之下的庄稼地里一个特别耀眼的金色喷 ...

  • 为什么猪一辈子离不开圈,狼却可以横行天下?

    @@做任何事业: @@不是最聪明的人成功了,也不是最笨的人成功了,而是最努力的人成功了: @@不是做得最快的人成功了,也不是最慢的人成功了,而是最相信的成功了: @@不是最强壮的成功了,也不是最弱小的 ...

  • (微小说)父亲的腰包/余仕开

    (微小说)父亲的腰包 余仕开 开家乡在外打拼两年了.两年间,我没有回过家,也从未跟父亲通过话. 我跟父亲冷战,始于他要种植马家柚. 我说,爸,以前村委会号召村民种植黄烟,说县卷烟厂包收烟叶,你种了.第 ...

  • 假装自己不在乎,却总是心不由己地想着你,你,是我一辈子逃不开情劫

    遇见一个能走进心底的人,不易:忘记一个真心爱过的人,很难. 庆幸,你曾来过我的世界,走进我的心中,你来过,我爱过,从此再也没有勇气忘记你的一切. 世间有一种无奈,叫情深缘浅:心中有一种遗憾,叫思而难见 ...

  • 文学原创•《勤劳朴实的父亲母亲》作者 花开腊月 朗诵 曹桂芝、欧阳晓平、冯燕

    勤劳朴实的父亲母亲 作者 花开腊月 朗诵 曹桂芝 欧阳晓平 冯 燕 我常常在北方宽广的土地和山脉中回过神来,原来这已经不是我年少时的南方,不是烟雨蒙蒙竹影摇曳的南方了--我时常想起南方的父亲.母亲,想 ...

  • 高血压,一辈子离不开降压药?纯中医:不用...

    高血压,一辈子离不开降压药?纯中医:不用一味降压药,却拿捏住高血压的'把柄',十年高压一朝降 我给一个高血压病人,开方:白豆蔻,薏苡仁,滑石,厚朴,莱菔子,藿香,法半夏,竹叶,石决明,菊花. 前后经过 ...